今天是:

繁體   |  登录  |   注册

热门搜索:

潜江市审计工作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攻坚时期。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推进我市审计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根据潜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湖北省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审计工作实际,制定《潜江市审计工作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着力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快推进“五个潜江”建设,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二、总体目标。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全面推进审计工作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全面推进审计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更加充分发挥审计在保障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深化改革、促进依法治国、推进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三、主要任务。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从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入手,始终坚持“两手抓”,突出以下重点:

——着力推动深化改革。审计中要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始终关注改革部署的推进情况和创新探索,关注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关注体制性机制性问题,积极提出解决突出问题和推动长远发展的建议,促进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创新发展。

——着力推动政策落实。审计中要围绕国家和市委、市政府重大政策措施及宏观调控部署的贯彻落实,始终关注重大项目落地、重点资金保障、重大政策落实等情况,促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协调发展。

——着力推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把绩效理念贯穿审计工作始终,综合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着力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审计中要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更加关注扶贫、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政策落实情况,更加关注公共资源、公共资产、公共服务的公平合理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共享发展。

——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审计中要围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始终关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政策落实情况,促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绿色发展。

——着力推动依法治国。审计中要围绕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始终关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揭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促进依法行政;反映规章制度不适应、不衔接、不配套等问题,提出加强法治建设的意见建议,促进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湖北。

——着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审计中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要重拳出击,一查到底。要查源头、查原因、查责任、查后果,深入研究分析腐败案件发生的规律,推动建立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机制。

四、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树立政策审计常态化思维,紧紧抓住项目落地、资金保障、简政放权、政策落实、风险防范等“五个抓手”,把监督检查国家和市委、市政府重大政策措施及宏观调控部署落实作为重要内容,发挥政策落实“督查员”作用。

——持续跟踪审计各部门单位贯彻落实国家和市委、市政府重大政策措施的具体部署、执行进度和实际效果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促进政令畅通。

——加大对全面深化改革中突出问题、深层次矛盾和潜在风险的审计力度,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改革发展过程中行之有效的积极探索和创新举措,要促进总结完善,推动形成新的制度机制;密切关注各领域改革措施不配套、不衔接甚至相互矛盾、抵消等问题,积极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审计“倒逼”各项政策措施的完善,保障改革协调推进。

——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等重大履职不到位问题,以及重大失职渎职、重大损失浪费、重大风险隐患、重大违纪违法等问题的揭露和查处力度,推动整改问责。

——探索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方式方法、标准规范、结果运用,建立健全跟踪审计制度体系。

五、财政审计。把财政资金投入与项目进展、事业发展以及政策目标实现统筹考虑,把问效、问绩、问责贯穿始终,密切跟踪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等环节,持续关注财政资金的存量和增量,推动财政资金合理配置、高效使用。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每年对政府预算执行进行审计,监督检查预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重点关注财税体制运行、财税政策执行、政府预算体系建设、重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预算绩效管理、政府债务管理,以及推进政府资产报告制度、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财政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制度等情况。探索预算执行分阶段组织实施审计,促进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财政制度。

——部门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5年内至少审计1次,重点部门和单位每年审计,监督检查部门预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重点关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省委六条意见要求以及“三公”经费、会议费支出等情况,促进严格预算约束,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加大对政府采购及其政策功能的审计力度,推动完善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

六、民生审计。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加强对扶贫、“三农”、社会保障、科技、文化、教育、医疗、救灾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确保惠民富民强民政策落地生根,推进共享发展。

——扶贫资金和项目审计。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重点监督检查脱贫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推动扶贫资金统筹整合使用,促进提高扶贫实效,打赢脱贫攻坚战

——涉农资金和项目审计。密切关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耕地保护及轮作休耕、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重点监督检查政策执行、资金使用、项目实施、资源利用等方面情况,推动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促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社保资金审计。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重点,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和投资运营情况审计,揭示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保障基金安全规范运行,促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围绕新型城镇化目标,深化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加大对住房公积金等住房保障资金、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项目的审计力度,推动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等方面审计,推动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制度,维护社会公平。

——科教文卫领域审计。围绕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民生专项资金审计,对重点资金实施动态跟踪审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实施效果。及时反映相关领域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保障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七、经济责任审计。以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为目标,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深化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机制,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水平。

——突出经济责任审计重点。立足权力运行与责任落实,重点监督检查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情况,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情况,本部门本单位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制定、执行情况及效果,重大决策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效果,本人遵守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情况等,促进领导干部更好地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依法作为、主动作为、有效作为。

——积极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坚持全面推进和深层次试点并举,积极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通过审计,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提供依据,积极探索并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符合实际的审计规范,促进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促进绿色发展。

——促进抓好经济责任审计问责落实和结果运用。落实《潜江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问责暂行办法》,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干部管理、惩防体系建设、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责任追究有效“对接”,探索形成纪检监察监督、组织监督和审计监督有机结合的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及问责体系。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强化审计结果运用,推动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纳入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内容,作为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年度考核、任职考核的重要依据。

八、政府投资审计。围绕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绩效,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建设的公共工程项目审计,提高项目质量和资金效益。

——推进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全覆盖。对政府直接投资、国有企业投资、国有资产注资等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开展竣工决算审计,促进政府部门和项目单位加强管理。

——加强对政府重大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对建设周期长、资金量大的重点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实行跟踪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对策建议,促进相关单位完善内控制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

——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关注政府投资的规划布局和投向结构、分配依据和计划下达、资金使用和建设管理、土地环保和投资效益等情况,促进改善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加强援建项目审计。继续加强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八团对口支援项目建设审计工作,确保各项援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九、资源环境审计。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依法对土地、矿藏、水域、森林等国有自然资源,特许经营权、排污权等国有无形资产,以及国家所有的其他资源进行全面审计,推动绿色发展。

——土地资金项目审计。加强对土地出让金、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资金项目情况的审计,揭露和查处违规出让土地、浪费耕地资源、土地出让金流失等问题,促进严格保护耕地、土地依法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节能减排资金和相关政策法规执行审计。加强对节能减排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节能减排政策履行、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抑制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新能源建设等情况的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真履行节能减排责任与义务。

——污染防治情况审计。加强对水、大气、土壤、重金属、固体废弃物、核废弃物等污染防治情况的审计,重点关注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落实情况,环境治理基础制度改革情况,环境基础设施、环境治理保护重点工程建设情况,促进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推动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情况审计。加强对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修复、国土绿化行动、国土综合整治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情况和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推动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十、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努力探索和把握审计管理工作规律,狠抓审计基础建设,全方位推进审计管理数字化转型,实现审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加强审计计划统计管理在摸清审计对象底数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化平台和技术,建立分行业、分领域审计对象数据库,分类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频次,对重点部门、单位以及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加大审计频次,编制中长期审计项目计划,确保“十三五”期间实现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审计全覆盖。提升审计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注重审计统计分析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依据。

——加强审计资源管理。大力推广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审计项目组织模式,根据审计项目特点、审计资源状况,选择符合实际、管用、高效的审计组织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审计方式方法,努力实现多专业有机融合、多层级优势互补、多部门高效协同。进一步整合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资源,取长补短,优化组合,合理利用,全面构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格局。除涉密项目外,根据需要购买社会服务,并制定完善相应管理办法。

——加强审计成果管理。严格落实审计情况互通互用、审计情况必报、审计情况汇总报告等制度,进一步丰富审计信息共享平台,畅通审计情况共享渠道。建立审计成果“二次开发”制度,加强审计成果的深度挖掘,增加成果的附加值,实现审计成果效益最大化。采取信息专报、审计报告等不同形式,及时向党委政府、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公安检察以及被审计单位等上报、交流、反馈审计成果,着力推进审计成果在各个层面和领域中广泛利用。

——加强机关事务管理。加强审计档案、保密管理工作;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机关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推进财务公开;深化机关后勤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后勤保障服务水平;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审计信访举报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落实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创建平安和谐机关。

——加强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指导和监督。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督促依法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快现代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步伐。加强对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的核查,促进社会审计机构公正执业,提高业务质量。

十一、推进审计法治化建设。强化法治思维,坚持法治原则,始终把牢审计质量“生命线”,依法规范审计行为,稳步推进依法治审,打造法治型审计机关“升级版”。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督促审计人员认真学习和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建立学法用法考评机制,实行干部任前考试制度,将干部学法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审计普法宣传,增进全社会对审计监督的认识,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健全完善审计规章制度体系。围绕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严格界定和规范审计自由裁量权,实现审计执法操作的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进一步健全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审计执法监察、审计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审计风险防范等制度,约束和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

——突出加强审计质量管控。突出审计项目立项、审计方案编制、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处理等关键环节的质量管控,打造环环相扣的审计质量管控链条。突出审计职责权限质量管控,严格在法定范围内开展审计工作;突出审计程序质量管控,严格执行法定的审计程序;突出审计方式质量管控,严格规范审计取证、审计底稿编写、审计报告出具、审计项目审理、审计决定下达、审计结果公告等行为;突出审计标准质量管控,法定审计事项审深查透、如实报告,严格依照法定标准进行处理处罚。深化审计审理工作,强化同类项目对照审理,以审理的标准化促进审计执法规范化。

——加大审计执法力度。牢固树立依法揭露查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和经济案件线索是审计立身之本的意识,加大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充分发挥审计的反腐利器作用。对审计发现的重大疑点问题和案件线索,坚决不放过,查深查透,及时移交纪检监察及司法机关,起到查处一例、震慑一批、事半功倍的效果。

——狠抓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把发现问题、完善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狠抓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健全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督促,推动建立人大督办、政府督查、相关部门联动、被审计单位落实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审计整改结果公开,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工作、规范管理。

——强化对审计监督权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审计机关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形成审计计划、实施、审理、报告等各环节既相互制约又协调有序的审计权力运行机制。严格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干预审计工作行为登记报告等制度,增强纪律约束。主动接受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监督,定期报告工作。完善特约审计员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坚持和完善审计公开。进一步完善审计信息公开机制,正确把握公开与保密的关系,积极稳妥地对外公开机关党务、行政管理、财务收支、审计依据、审计结果等,畅通群众实现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渠道。审计公开后,积极做好与宣传部门的沟通,加强舆情监控,及时跟进媒体信息,正确发表意见。

十二、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应对大数据技术革命的挑战和考验。依托数字化平台,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探索大数据审计路子,着力构建大数据审计模式。

——完善大数据审计平台建设。紧扣大数据审计需求,以“智慧审计”为目标,实现分析流程的完整化,倒逼源头数据规范化。整合现有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提升数据处理能力。

——提升大数据技术运用能力。按照“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精确定位、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思路,加强对大数据环境下审计目标与思路的研究,及时总结计算机审计方法和经验,形成能有效运用的丰富多样的分析模型,不断充实和完善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探索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审计环境中的应用。

——加强信息化建设项目审计。围绕国家和湖北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为重点,加大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系统审计力度,促进国家和湖北大数据战略的顺利实施。

——完成金审三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审计机关公文处理、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的信息化,逐步实现审计计划编制、资源配置、组织管理、质量控制、成果利用等全过程的数字化。基本建成一体化信息综合服务支撑保障体系,实现审计机关设备和系统软件全部国产化。

十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洁建设主体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制度治党,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洁建设主体责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对党绝对忠诚,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

——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强化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把管党治党作为最大的政绩、第一位的工作抓实抓好。把党风廉洁建设与审计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建立并严格落实党风廉洁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和台账制度,层层分工负责,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抓好落实。

——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坚持把机关党的建设与审计业务工作融为一体。抓好审计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组织设置,规范组织制度,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监督和管理,增强党员意识,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每年开展1次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党员,切实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建工作重要内容,切实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加强审计一线党建工作,完善审计组临时党组织管理,更好地发挥其在审计现场的监督、保障和服务功能。

——深入推进党风廉洁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抓好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的执行。全面实行审计项目廉政责任书制度,加强审计现场管理,加大审计项目廉政回访力度。完善审计机关廉政教育制度,创新廉政教育形式,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加强审计权力运行风险防控制度建设,充分发挥风险防控体系作用,实现科技防控全覆盖。从严执纪问责,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持“零容忍”态度,实行“一案双查”,严肃追责问责。

十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坚持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品格为核心、作风为基础、能力为重点、业绩为导向,大力加强审计队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努力打造审计铁军。到2020年,形成一套健全高效的审计人才培养、激励、评价和使用机制,全面提升审计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人才总量和结构与审计事业发展总体要求基本适应。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