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繁體   |  登录  |   注册

热门搜索:

潜江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潜江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潜江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潜江市气象局

2021年8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为推进潜江气象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实现潜江气象高质量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湖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要求,根据《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潜江气象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重要依据,规划范围为潜江市行政区域,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基础现状

(一)“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就

十三五期间,在湖北省气象局、潜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市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防灾减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生产生活的各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1.综合气象观测更加精密

综合气象观测体系不断完善,实现综合观测自动化。全市共建成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28个区域自动气象站、3个交通自动气象站、1个大气成分观测站、1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1个GNSS/MET水汽监测站、1个负离子自动观测站,1套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1套实景监测系统,提升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

2.气象预报更加精准

加强气象预报业务能力建设,提高预报准确率。强化各类精细化数值预报产品的业务应用,预报产品的种类不断丰富,通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1062121预警平台、传真、抖音、微信、电子显示屏、电视、大喇叭以及地方主流媒体等渠道对外发布。应用县级预报预警综合业务服务系统,强化天气预报会商、重大过程预报分析和技术总结,业务人员预报技术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我市24小时城镇晴雨预报准确率、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为86.8%、80.9%、87.3%,暴雨预报准确率19.4%。

3.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更加及时

应用新一代雷达产品共享应用系统、自动站资料综合显示系统、灾害性天气临近预警业务系统(SWAN)、预警信息一键式发布系统等业务系统,研发本地化的灾害性天气预警指标,优化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制作业务流程,强化预报预警服务规范化建设,多渠道、全方位提升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和提前量。暴雨、大风类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量达到60分钟,暴雨预警准确率77.9%。

4.气象服务供给更加精细

强化决策气象服务。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标准化建设全覆盖,优化调整气象信息员队伍,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5%。成功应对2016、2020年特大洪涝。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坚强领导下,成功应对202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长最强梅雨期,准确预报9场大暴雨天气过程,单站最大降雨量达1044.4毫米,降雨量是历史同期的2.5倍,排名位居历史同期第1位。重大灾害性天气服务无失误、无漏报,为全市防汛救灾、升降应急响应级别、是否分洪等提供科学决策参考,最大限度减轻或避免了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发挥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强化公众气象服务。服务供给方式更加普惠亲民,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89分。2020年底,改版升级天气预报节目,在潜江新闻栏目恢复天气预报。

强化特色气象服务。推广“楚农气象APP、钉钉平台”等智慧农业气象客户端,有效覆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作发布小龙虾养殖专题、作物生育全程农气系列服务指南。2017年,我市被中国气象局评定为“全国第四批气象为农服务标准示范县”。建设气象灾害实景监测系统、虾稻基地气象站8个。与华农水产学院、市龙居湾虾稻共生专业合作社开展三方合作,提升虾稻共作模式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造乡音乡气、乡企乡气“乡字号”特色气象服务品牌。

强化“三农”气象服务。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疫后重振、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气象保障有力有效。出色完成张金镇小南湖村、铁匠沟村68户237人驻点扶贫包联工作,全部按期实现脱贫摘帽。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实现季节性、应急型向全年常态化转变,累计实施增(消)雨、消霾试验作业80余次。重要农事季节、重大活动、重要节日保障等服务精细,领导、用户满意。

5.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

市人民政府印发《潜江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联络员会议制度,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基本形成。成立了潜江市气象防灾减灾办公室,各区、镇、处成立了气象防灾减灾机构或领导小组;基层气象信息员队伍扩大到800余名;完成了防灾减灾“六个一”建设,实现了多灾种预警信息发布“一张网”,防灾减灾数据“一张图”;与三大通讯运营商签署了气象预警信息传播合作协议;与市广播电影电视局签署了气象信息传播合作协议;联合推进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2020年我市泰丰办事处棉原社区被授予“湖北省防灾减灾示范社区”。

6.人才队伍建设与科技创新得到加强

引进大气科学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5人,上挂、下派、交流7人,交流到上级机关和外省工作3人,职务职级职称晋升晋级24人次。《三农气象服务系列科普丛书》、潜江市气象灾害实景监测系统、极目.潜江APP、区域自动站远程控制系十三科技成果投入转化应用。在各类期刊杂志发表科技论文17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五统等”时期潜江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短板和弱项,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对标新时代气象事业战略定位和战略任务,对照发达地区气象事业发展水平,潜江气象事业发展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发展短板。

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突发事件气象应急保障、农业气象服务、生态文明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等方面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新探测资料、新产品的本地化开发利用程度不高,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亟待加强,科技研发力量薄弱。

二是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不强,观测站网分布不均,自动气象站设备老化,探测环境日趋恶化,观测数据准确性和及时率有待提高,特别是局地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精密监测、快速识别能力不足。

三是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不能满足精细服务的需要,重大气象灾害短临预警时效和时空精准度不能满足需求,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水平不高。

四是气象服务供给方式和供给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要,气象服务流程和机制有待优化,决策气象服务和重大活动气象服务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公众气象服务覆盖面和创新力有待提升,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智慧气象服务水平不高。

二、“十四五”发展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和湖北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潜江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新遵循。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气象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根本方向,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战略任务,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战略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期望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赋予湖北重大政治责任和光荣历史使命。“十四五”时期,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和湖北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对标“气象强省”和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潜江实际,科学谋划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潜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潜江气象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潜江气象事业发展提出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新机遇。潜江“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必须强化科技创新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发展进程,更有效地参与湖北气象强省建设,更有力地服务潜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对潜江气象事业发展提出了新期待。“十四五”时期,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加急迫,出行便捷、生活宜居、生态优良、安全舒适、文化欣赏成为人民新的向往,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原生动力。“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使命,加快推进气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精细化、个性化、便捷化、智慧型的公共气象服务,不断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回应人民在安全、健康、生态、文化等领域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

新时代技术变革对潜江气象事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新一轮科技变革带动气象探测、预报、服务和管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应用,推进传输便捷化、应用云端化、业务智能化、管理扁平化,为气象业务服务管理机制、技术、模式创新提供新动力,推动气象预报数字化、智能化、无缝隙。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的领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方向,以更好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为战略定位,以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为战略重点,以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战略任务,不断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以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保障潜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潜江“百强进位”。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立足“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始终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气象服务保障水平,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坚持创新驱动。针对发展短板,着眼服务需求,聚集气象核心业务和关键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新技术应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出成果、创新出效益、创新出人才的良好环境。

坚持统筹协调。完善气象事业统筹协调机制,整合地方和部门优势资源,共同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一体推进城市和农村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大力提升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水平,深入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进程,让气象现代化成果惠及全体社会公众。

坚持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在防灾减灾中的“避害”作用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趋利”作用,加强统一领导,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提高气象保障综合效益。

(三)发展目标

2025年,基本建成适应潜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现代化水平保持全省同级台站前列。推进双偏振天气雷达落户潜江。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24小时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88%,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到90%;强对流天气预警精细到乡镇(街道),提前量增加3-5分钟,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应对气候变化、气候资源保护利用、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等气象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气象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气象核心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信息、装备和人才队伍水平显著提高。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强基工程”固本作用更加彰显。

四、重大发展任务

(一)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提高应对气象灾害重大风险能力

1.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

强化各级气象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职能作用,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推动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政府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纳入乡镇基本公共服务职能。优化“多员合一”的基层气象信息员队伍,建立“网格化管理、直通式服务、多元化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基层网格化组织体系。

2.强化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

高标准完成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发展高敏感行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完善中小河流洪水、地质灾害、城市内涝、森林火险、重污染天气等气象风险预警。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统筹建立气象灾害防御中心。统筹城乡气象综合防灾减灾,施行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制度,联合推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完善气象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深化气象巨灾保险、重大灾害性天气停学停工停业停运等制度。全面履行安全生产委员会和相关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推进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融入中小学科普教育体系,推进气象科普融入社会科普场馆建设。

3.强化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建设

推进潜江国家气象观测站迁建工作,编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并纳入城市控制性详规,确保新的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得到长期保护。优化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加强农业、水利、交通、旅游、电力等重点行业、重大工程以及城乡气象观测网建设,实现气象灾害易发区、监测盲区、乡镇级行政区自动气象观测站全覆盖。推进小型无人机、便携式观测装备、5G网络的应用,实现气象观测站网5G传输,提升气象观测智能化水平。推进气象观测站点标准化建设。开展气象设施社会化保障。

4.强化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

大力发展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提升智能网格预报订正能力。推进重大气象灾害、重点区域、重要用户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建设。提升基于大数据的预报服务能力,加强应急管理、水利和湖泊、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气象等部门大数据综合分析及应用。推动广覆盖立体化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设施建设,制作个性化、通俗易懂的预警信息,畅通预警发布绿色通道,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开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分区域精细化发布,建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等渠道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强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枢纽作用。

(二)加强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

5.强化粮食和农业生产气象服务

积极推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加强农业气象精准服务示范基地建设,做好主要粮油作物全生育期服务。开展面向农业经营主体的个性化、直通式农业生产全过程气象服务。紧贴农业生产需求,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抗旱作业。优化气象为农服务队伍,培育新型社会化农业气象服务主体,提升农业气象灾害应对能力。

6.强化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大力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积极创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打造后湖“中国虾谷”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开展潜江龙虾、潜江虾稻等特色农业气象观测,开展作物品质提升、病虫害防御等为农气象服务。围绕潜江龙虾、潜江虾稻、潜江半夏等开展气候品质认证,打造“气候好产品”。结合潜江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推进“中国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特色气候小镇”等生态气候品牌创建,助力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

(三)加强生态文明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气象保障能力

7.强化生态气象保障服务

加强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应用,积极推进气象与生态环境、水利和湖泊、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等部门的生态环境协同观测。挖掘利用气候资源,开展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评估,做好风电场建设气象服务。积极打造水乡园林气象主题公园。

8.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气象服务

开展大气污染物监测,提高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监测预警水平。开展河流、水库等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气象决策服务、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防治效果影响评估服务。气象与生态环境部门加强数据信息的共享应用,提升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建立重污染天气会商研判和应急联动机制,有效缓解或消除重污染天气的影响。

9.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强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自动化建设。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实施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兴隆水利等重点水源区水资源保护等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项行动计划,提升生态服务型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

(四)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经济社会和民生气象服务供给能力

10.强化智慧城市气象服务

开展中心城区气象灾害分区预警工作,开展城市渍涝气象预报预警,气象预警预报信息接入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平台。完善城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优化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气象灾害联动响应机制,开展城市社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开展城市小气候规律监测评估,推进城市规划和工业园区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和影响评估。开展面向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交通和智能管理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气象保障服务。

11.强化民生气象服务

丰富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开展基于智能网格预报产品的生活、康养、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公众气象服务。强化融媒体气象服务,开发结合声音、图形、动画等多种形式的气象服务产品,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拓宽公众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开展气象信息精准推送、服务需求实时跟踪等个性化智慧气象服务。

12.强化重点行业气象服务

推进气象与各行业融合发展,与交通、发改、水利和湖泊、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协同推进专业气象观测站建设,开展关键行业、关键地区气象灾害风险预警预报服务业务,增强交通、能源、水利、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五)加强气象技术装备工程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现代化支撑能力

13.强化气象科技创新

重点在智能监测预报预警、暴雨和强对流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大气污染环境气象服务、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智慧旅游气象服务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气象科技项目。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服务保障协同发展。  

五、重大气象保障工程

(一)气象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和气象综合观测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潜江气象监测预警中心、潜江国家气象观测站、双偏振天气雷达建设。加快推进应急、农业、水利、交通、旅游、电力、城市建设等重点行业专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升级区镇处区域自动气象站,站点标准化率达到100%。加强5G、无人机、新型雷达等新技术应用,提升智能气象观测和应急气象观测能力。建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加强卫星、雷达、综合观测等数据利用,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北斗卫星等新技术,开发气象数据分析和应用系统,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二)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加强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建设潜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推进“一县一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创建潜江小龙虾、虾稻、潜半夏等本地特色智慧农业气象观测示范基地,建设荆州农试站潜江分站。开展“气候好产品”认证。做好江汉平原农业示范区特色气象服务保障。建设乡村振兴气象保障工程,整合乡村“村村响”、显示屏等设施,建设融媒体气象服务集约化业务平台、乡村应急气象发布平台。

(三)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加强生态型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强化气象卫星遥感监测运用。建设城市小气候规律监测评估系统,探索“气候+服务”模式,开展气候标志认证,推进“中国生态宜居城市”、“中国天然氧吧”、“国家气候标志”、“避暑旅游目的地”、“水乡园林气象主题公园”、“江汉平原最美湿地”等生态气候品牌创建。探索利用气候资源,开展太阳能、风能气候资源评估,做好风电场气象服务。强化物联网技术运用,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自动化作业装备建设,增配1-2个火箭发射装置及牵引车辆,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机动能力和覆盖率。

(四)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工程

推进气象信息接入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系统,建设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区,提高渍涝等城市气象灾害智能化、精细化服务水平。建设完善气象监测预警平台,强化决策气象服务。强化大数据分析运用,强化融媒体气象服务,开发结合声音、图形、动画等多种形式气象服务产品。

(五)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推进强基础、补短板工程,完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气象文化设施建设、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气象科普馆、局史馆建设。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完善规划实施协调机制,做好规划实施与预算编制、执行的对接,提高规划执行水平和实施效益。

(二)强化开放合作

强化流域、区域协作。推进厅市合作,加强部门、局校、局企合作,建立完善合作机制,整合区域气象资源,持续完善防灾减灾政策储备工作,提升科技创新实力,提升智慧气象观测、预报预警和气象科普能力,提升气象服务和应急保障水平,提升气象服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效益。

(三)强化人才建设

聚焦高影响灾害性天气,加大关键业务与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围绕我市特色农业“南红北绿”总体布局,打造“绿夏虾更红”业务品牌。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推动基层业务人员转型交流发展。加快建立创新基层人才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稳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全力提升我市气象科研能力。

(四)强化财政保障

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分级保障气象事业人员经费、事业运行维持经费、现代化建设经费,完善双重计划财务制度,建立长期稳定的气象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机制。深度凝练科技问题,组织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大重大科研课题立项。推进“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重大科研课题立项建设

(五)加强党建引领

坚持党建引领,以严格纪律和严实作风,高效、高质量落实好各项工作。围绕气象部门职能职责,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擦亮“风雨润潜城,绿夏虾更红”党建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