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居家,从“心”做起——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心理调适指南

发布日期:2022-11-30 14:30 来源:潜江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健康居家

从“心”做起

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心理调适指南


亲爱的同学们,由于疫情的反复波动,我们再次开启了居家学习模式,这无疑是对我们自主适应能力的一大挑战,我们需要调整的不仅有身体,还有心灵。如何在波动的、不确定的环境中,努力把握当下,对每一位同学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稳住内心,保持良好居家状态,最关键的就是从关照心灵做起。


乌卡时代的我们


       居家的这段时间,你的状态如何?看看这些表情包,哪一个最能代表现在的你?



       其实疫情之下,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许多不容易,面临着各自的挑战,2022年的我们处在一个充满变数的乌卡时代,所谓乌卡,就是波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代称;疫情带来的各种变化就是乌卡时代一个典型现象。

       这种变化和不确定性打乱我们正常的生活,扰乱我们的心绪。就像这段时间,烦扰我们的事情也比较多:核酸和网课会不会冲突?焦虑;网课学习效率不高,焦虑+1;什么时候才能返校,我不想上网课,烦躁;爸爸妈妈时不时还要说我两句,烦躁+1……当这些负面情绪凑在一起,可能就会蚌不住了,心态崩溃。

       如果你也曾经历过或是现在正在经历这样的崩溃时刻,一定首先告诉自己:我已经很不容易了,大家都在经历这样的时刻,这是正常的。我们也要相信,每一次的谷底,都是一次触底反弹的契机。而且,变化中的时代,也就意味着我们有更多成长的希望和可能。面对这些不确定,我们期待的一种状态就是:稳住,我们能赢!

       如何稳住,如何在这乌卡时代依然能够保持身心健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健康居家的“心”方法。



一、安心之法


       要能“稳住”,首先我们的心就要安定下来。


01

放下“本应该”

       不将预设和现实做比较,在心里放下“本应该”的执念:我本应该和同学们在校园里学习的;我本应该管好自己,不碰手机的;我本应该和以前一样优秀的;我本应该更认真地上网课的,我本应该开心起来的……

       同学们,感受一下,当我们生出这些“本应该”的想法时,伴随而来的情绪是怎样的呢?一定是非常负面的,对现实的不满,对他人的抱怨,对自我的责怪……生活中我们遇到的问题本身并不可怕,但因这些问题而产生的情绪却会有很大的伤害力;问题不会压垮你,但情绪会。

       放下“本应该”,就是对现状、对变化的接纳:接纳变化本身;接纳我面对这些变化时的感受;接纳变化带给我的结果和影响。此刻,我所做的,已经是现在的我能做到的最好,家人所做的,也是现在的他们能做到的最好,这样的信念,能让我们停止对他人、对自己的抱怨,减少精神内耗,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问题的解决上:以后的我,以后的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让关系更好,让生活更好?指向未来,可以让我们看见更多的资源和希望。


02

寻找“小确幸”

请同学们为你们目前的生活状态做一个评分,1—10分,1分表示非常糟糕,10分表示特别美好,感受一下,你会打多少分呢?有没有可能让这个分数再高一些呢?
答案藏在这张图里,这张图画的是什么呢?请你把关注点放在黑色的部分,你看见的是什么?——恶魔;如果请你调整一下,把关注点放在白色的部分,你看见的又是什么呢?——天使。同样的一张图,关注点不同,看到的景象也会不一样。生活也是如此,你的关注点决定了你对生活的感受。如果我们过于关注生活中黑色的不好的部分:居家时间又延长了;上网课好累啊;妈妈一起床就开始催促我……关注的都是这些,生活的幸福感怎么能高的起来;所以,转变一下,关注白的部分,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这些小确幸或许是来自身边人的善意与关爱:老师单独为我辅导;妈妈每天的爱心早餐、爸爸的一句鼓励等等;也或许是来自于我们行动后一些微小进步与改变:如:居家自习,我做到了完成作业前不看手机;今天,我新学会了一道菜;我向老师请教了一道难题、我和妈妈进行了一次深度的沟通、我坚持了每天运动一小时……
这些小确幸,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色彩与甜味,一天天储存起来,就足以让我们有力量去应对生活的那些变数与压力。从今天起,我们就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生活中的“小确幸”,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写下当天发生的三件好事,为彼此的生活加点甜。


03

练习“情绪稳定技术”

安心,还需要情绪的稳定。居家学习,活动空间受限,但需要处理的事情、接收的信息反而平时更多,每个人在这样信息过载、压力过载的情况下,都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情绪失控。每一次失控,都是在刺激大脑中的神经联结,让愤怒、焦虑、难过这些情绪的通道越来越顺畅,变成高速公路,外界稍微有一点刺激,这些通道就更容易被激活,情绪就会涌上来,又一次失控,通道就更顺畅了,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我们需要阻断这种循环,建立新的情绪反应通道。有一种方法,能让我们的大脑对压力反应的方式变得不同,帮助我们平复情绪,让心稳定下来。那就是每天10分钟左右的冥想,将注意力从繁杂纷扰的事情中抽离出来,关注自己的呼吸,进入想象中美好的情境,为大脑建立一个新的联结。



二、用心之术


       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在居家这段时间里,我们的情绪,或者我们和父母间的冲突,绝大多数时候都和什么有关?——和我们网课学习的状态有关。其实,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学习越来越“泛在”的今天,线上学习已不仅仅是疫情下的产物,它将成为一种学习的常态,如何提高网课学习效率,是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掌握的一项必备技能,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提升的一项能力。


01

隔离干扰

       首先我们要远离电子产品,在看书或写作业时,在空间距离上远离手机与电脑,将其放置于其他房间,从源头上消除受到干扰的机会。其次,我们应当固定学习场所,不要在床上、沙发上等休息的地方学习,因为学习环境的仪式感会激发潜意识,让大脑在学习与休息的模式间进行切换。此外,我们还应该打造整洁的环境,保持桌面整洁,避免被无关的物品分心。最后我们还要注意仪表着装,学习时尽量不要穿睡衣,睡裤,要换上较为正式的衣服,甚至可以是校服,用身体告诉大脑,我要开始学习啦,让自己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02

制定计划

一个好的计划应当长短结合,既有大阶段的目标,也要有具体到每一天的任务。计划还要容量适中,每天给自己安排适量的任务,按部就班的进行,能够被完成的计划也会不断增加我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计划还应当进行优先排序,利用时间管理四象限,以重要性和紧急性对事件进行分类,在计划表上把紧急且重要的任务排到最前面,再依次完成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的任务,将不紧急不重要的任务放到最后面去完成。我们还可以建立奖惩机制,只有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才可以放松,如此才能让计划更好地落实,督促我们表现得更好,还能促进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03

立刻行动

       如果迟迟不行动,好的学习状态就永远也不会到来。利用神奇的三分钟法则,遇到想要逃避的任务,不妨告诉自己,先做三分钟,你会发现自己会投入其中,反而不想停下来了。


04

时间管理

       首先推荐最佳时段学习法,如果同学们能在最佳时段学习,则会事半功倍。心理学研究表明,早晨或睡前记忆不受前摄抑制或后摄抑制的干扰,适合背诵记忆等学习任务。上午头脑清醒,适合需要动脑筋进行逻辑思考的学习任务。其次推荐番茄工作法。当一项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的学习任务被完成了,我们便可奖励自己放松一段较短的时间,随后再继续进行下一项学习工作,学习与放松交替进行,能够保障我们的注意力足够集中。


05

同伴监督

       可以借助班级的微信或QQ群,或者单独找几位好友成立学习小组,安排同样的作息时间,按时上课、准时休息,一起做手眼操,在群内相互交流等都能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06

劳逸结合

除了学习,我们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选择,可以画画、唱歌、跳舞、运动或者做家务,在放松身体的同时增强免疫力,提升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么做可以让大脑分泌多巴胺、血清素等快乐的激素。



三、齐心之路


       稳住,我们能赢的关键是“我们”,同学们,你们并不孤单,你们有着最为强大的后援团。社区的叔叔阿姨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老师为我们的学习保驾护航,还有心理工作者为我们的心态保驾护航,居家学习期间,同学们,或是家长们需要心理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可以和学校的心理老师联系,特殊时期,我们始终在一起。

       除了刚刚说到的这样一些力量,同学们的最强后援团中还有一类重要的支持——父母,他们全天候陪伴,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关心我们的身心健康,关注我们的学习情况。居家,让我们和父母有了更多的时间相处,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可随着“宅”在一起的日子越来越多,度过亲子相处最初的“甜蜜期”后,不和谐音符开始在这段“告白”中出现。大部分家长和同学都会碰到这样的烦恼:“情绪容易烦躁,经常对家人发脾气”。不管是同学还是家长,一定也很不喜欢这样的状态,主观上是不想对最亲近、最爱的家人发脾气的,可却总是难以控制,陷在了“烦躁—争吵—后悔—烦躁”的循环里。

       那,如何打破这样的循环呢?


01

3F倾听法

       在倾听中,有一个重要的3F法则,指的是人和人的交流,特别是重要关系的交流中,通常包含三个层次的信息,只有当我们把三个层次的信息都听见了、听懂了,才能真正理解对方。

       第一层信息:对方说的客观事实。即倾听对方表述的客观事实,不根据自己的想法或固定观念对对方的话进行评判。

第二层信息:对方的感受或情绪。在父母的话中,往往包含着他们的情绪和感受,如果我们能听得懂父母话中的情绪,一定会更加理解父母。就像这句话:“你怎么又在玩手机!”你能听到什么情绪?可能很多同学会脱口而出——“责备”!那父母为什么会责备你呢?—其实这背后真正的情绪是“担心”“着急”和“忧虑”。
第三层信息:对方的期望或者意图。父母的这些话背后的愿望是什么呢?你能听出来吗?或许是希望在这特殊的时期里,你能有适度的紧迫感,能展现出良好的自制力,能以更好的状态过好你人生的每一天。如果你能听到父母背后的愿望,其实也就知道如何让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更和谐融洽了。


02

非暴力沟通法

       听懂是第一步,听懂之后,我们还需要把听到的信息恰当表达给父母,如何表达?如何沟通?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别人的痛苦。于是,他发明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案例里E同学的回应就是一个典型的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说清事实:描述我的所见所闻,我看到/听到……
表达感受:表达我的主观感受/心情,我感到/觉得(开心、伤心、生气、紧张……)
说出需求: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因为我希望/我想/我在乎/我看重……

       提出具体请求:用请求的方式礼貌表达需要,请你/你可不可以……

所以下次你不妨将这个沟通方法运用在生活中试一试!


     同学们,我们今天分享了安心、用心、齐心的方法和技巧,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乌卡时代的各种变化中修炼应对变化的心态,提升应对变化的能力,在变化中获得更多的成长。


潜江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设计/编辑

郑雅晴 杨蕾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