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潜江市教育事业“十一·五” 发展规划》的通知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2-37924 主题分类: 教育 发布机构: 潜江市教育局 发文日期: 2006年03月02日 17:30:00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06年03月02日 17:30:00 名  称: 关于印发《潜江市教育事业“十一·五” 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6-03-02 17:30 来源:潜江市教育局

市  教  育  局

关于印发《潜江市教育事业“十一·五”

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学区、园林分局、市直各单位:

根据省教育厅、市政府关于编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我们组织专班,广泛调研,反复论证,编制了《潜江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现将《潜江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执行。

             

                      二〇〇六年三月二日

潜江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育改革有了新的突破,素质教育成效显著,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教育科研成果丰硕,教育信息化规范程度进一步提高,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教育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潜江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和园林城市,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促进潜江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潜江市教育事业“十一·五” 发展专项规划。

一、潜江教育事业“十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潜江市教育事业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与跨越式的发展。

1、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学前教育大发展,全市各类幼儿园112所,适龄儿童入园率达81.6%。

●“普九”成果不断巩固提高。顺利实现义务教育八年制向九年制的学制过渡。2004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年巩固率均为100%,初中完成率达到97.1%;残疾少儿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1.2%。“普九”工作再次通过省级复查。

●高中教育稳步发展。2000年,我市普通高中11所,在校学生1.6万人,“十五”以来,我市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9月,我市普通高中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达2.2万人。

●职业教育有了新起色。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已于2004年5月9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成为我市第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全市有五所中、高等职业院校,常设职业培训机构11个,各类职工教育培训机构16个。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5个机构参与,培训5000余人次。

●特殊教育健康发展。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格局。2003年,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级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市,三类残疾少儿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

●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全市中小学校由299所调整到198所,学校布局更加合理。

2、教育体制改革有新的突破。

●顺利完成了市、镇处两级教育行政机构改革。2001年,市教委和市体育局合并组建市教育局,镇处教育管理机构改革设立学区,精简分流人员200余人。

●基本落实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一是基本做到“三个到位”,即转移支付资金到位、危房改造资金到位、中小学公用经费到位。二是实现了“三个直达”,即教师工资个人部分直达到人、公用经费直达到学校、政府投入用于学校偿还“普九”债务的资金直达债权人。三是完善了全市中小学教师全员纳入医保工作。四是继续执行了“两分离”政策偿还“普九”债务。

●人事制度改革成绩显著。2001年起,全面推行了以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为中心的“三制”改革工作。

●认真落实教育人才引进政策。根据师资缺口和学科结构的实际需要,从高校本科毕业生中择优引进173人,2001年、2004年面向社会共招考教师95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中教师紧缺和农村中小学师资结构失调的矛盾。

●全面实施“名师工程”。评选湖北名师3名、省特级教师15名、省级骨干教师74名、市级学科带头人30人、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447人。市政府从2003年起,每年拿出20万元作为对优秀教育人才的奖励。

●顺利实施油田、农场教育移交工作。整体接收了江汉油田教育集团教职工1352人、退休教职工608人。接收了市域内6个农场教职工884人,并正式开始履行对油田和农场教师的管理职能。

●民办教育新突破,全市有2所民办中小学、2所改制学校、71所民办幼儿园。

3、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德育工作得到有效加强。至2004年,我市已建立45个德育基地和68个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十五”期间,我市高考过重点线人数超过4000人,考入北大、清华48人,包括高职、高专的高考升学率超过90%。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2500多人次,其中获国家一等奖达400余人次。

●学校体育蓬勃发展。坚持两年一届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在全省第九、十届中学生运动会中,我市学生获金牌17枚,6人次打破省中学生运动会记录,并分获团体总分第四名和第六名。

●艺术教育硕果累累。参加省第六届黄鹤美育节,共有3节优质课、5个文艺节目、8件美术作品获省一等奖。市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在2004年全国中、小学生春节联欢晚会上市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

●科技教育成为我市素质教育的一大亮点。“十五”期间,我市有五项中小学生的科技成果获国家级一等奖,四十余项科技成果获省级一等奖,获市级奖励的科技成果近千项。2004年,我市再次被授予“全国科技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科技教育走进央视。2005年7月,我市中小学生编演的9档科学实验项目走进了央视,99人在央视第七演播室进行了现场节目录制,68人在央视演播室与清华附小等北京名校师生现场互动。中央电视台授予我市教育局和6所学校“最佳创意奖”。

4、课程改革稳步推进。

●全面启动课程改革。2001年,我市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22个省级试验区之一。2002年秋季,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正式启动。2005年秋季,我市中小学共7个年级进入课改实验,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人数的80%。

●为课程改革提供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十五”期间,以新课程通识培训和新课程实验教材培训为重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办法,培训中小学教师6000余人次。

5、教育科研的先导地位得到了有效加强。

●科研兴教蔚然成风。“十五”期间,我市独立承担了一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十余项省级科研课题,参与国家、省级科研课题达70余项,市级立项课题300余项。

●科研成果丰硕。“十五”期间,我市共有20余件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励,获省级奖励的科研成果达50余件,有300余件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得了市级奖励。

6、信息技术教育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装备建设稳步发展。新建了十多个高标准实验室;新建计算机网络教室32间;全市微机总台数由原来的500多台增加到现在的2800多台;3所学校建起了校园网;全市155所农村中小学实现了“校校通”工程。

●实验、电教研究成果丰厚。在全省新教材、新媒体、新策略“三新”评比活动中,累计获奖200多人次,连续五年获得省组织奖。3件电脑作品在全国评比中获奖,20多件作品在全省评比中获奖。

二、潜江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1、“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税费改革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运转困难,举步艰难。

2、素质教育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少数学校没有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严重。

3、教师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市中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都存在与实施新课程不相适应的矛盾,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偏低。

4、控制初中生流失的任务仍十分繁重。需进一步落实“以法治流、以责堵流、以帮控流、以评防流”等多项措施。

5、教育信息技术装备滞后。各种功能室、图书室以及仪器、设备严重缺乏,原有功能室被挤占的现象十分严重,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偏低。

6、职成教育与基础教育比例失调。我市教育基本上是基础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职业成人学校招生困难。

7、教育资源需进一步整合。油田、农场教育划归地方管理后,教育资源较为分散。农场学校存在着部分经费未落实的现象。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小、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油田教育怎样整合有待研究和探讨。

8、民办教育和多元化办学进展缓慢。全市仅有两所民办学校和一所改制学校,尚未形成大的气候,在校学生人数比例远远低于周边县市,公平竞争机制和共同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潜江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深刻反映了我市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即:新旧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方式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教育体制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矛盾。如何处理好上述矛盾,将潜江教育带入持续、和谐、健康发展的轨道,是“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三、潜江教育事业“十一·五”期间发展态势和师资状况预测

(一)学前教育发展态势

表一:学前教育规模预测表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3

7060

7356

7791

6630

7330

7520

4

7316

7060

7356

7791

6630

7330

5

8146

7316

7060

7356

7791

6630

小计

22522

21732

22207

21777

22151

21880

我市各类幼儿园除市机关幼儿园为公办外,其余均为民办性质。今后的学前教育要进一步严格管理,加强指导,积极创建合格幼儿园,培植示范幼儿园。

(二)小学教育发展态势

表二:小学教育规模预测表

年份

适龄

学生数

预计

新生数

上年在校学生数

毕业

学生数

预计

在校数

折合

班级数

2005

8292

8392

65370

11636

60794

1520

2006

8146

8961

60794

14068

55687

1392

2007

7316

8048

55687

11451

52284

1307

2008

7060

7766

52284

9797

50253

1256

2009

7356

8092

50253

8986

49359

1234

2010

7791

8570

49359

8100

49829

1246

注:1、预计新生数按适龄学生数增加10%计算。

2、班级数按教育部规定标准班折算。

从全市情况看,小学总人数呈递减态势,到2010年小学在校生人数将减少10965人,减少274个标准班。必须认真统筹规划,扎实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

(三)初中教育发展态势

表三:初中教育规模预测表

年份

小学

毕业数

预计

新生数

上年在校生数

初中

毕业数

预计在校生数

折合

班级数

2005

12740

11473

41596

16562

34635

866

2006

14068

13646

34635

11937

35975

899

2007

11451

11107

35975

10530

36226

906

2008

9797

9503

36226

11129

34256

856

2009

8986

8716

34256

13237

29326

733

2010

8100

7857

29326

10774

26076

652

由表可见,初中总人数呈递减态势,到2010年初中在校生人数将减少8560人,减少214个教学班,现有初中班额过大的问题,将得以缓解。

(四)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态势

表四:高中阶段教育规模预测表

年份

当年初中毕业生

预计当年招生数

升学率%

当年

毕业数

当年

在校数

较上年增加数

2005

13980

9504

68

7865

24124


2006

11937

8475

71

6386

26016

1892

2007

10530

7792

74

6738

26862

846

2008

11129

8569

77

9219

25927

-935

2009

13237

10590

80

8221

28042

2115

2010

10774

9158

85

7228

29408

1366

由表可见,按现有规模,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人数将增加5284人。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政策导向和调控。一是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扩大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二是加强高中薄弱学校改造;三是开放中职教育与高中教育市场,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四是政府要加大高中阶段教育投入。

(五)城区小学、初中教育发展态势


表五:园林城区小学规模预测表

年份

适龄学生数

拟招生数

在校生数

实小

一小

二实小

三小

四小

五小

马小

拟招生数

在校生数

拟招生数

在校生数

拟招生数

在校生数

拟招生数

在校生数

拟招生数

在校生数

拟招生数

在校生数

拟招生数

在校生数

2005

1234

1234

9183

370

2550

240

1732

309

2061

144

1127

25

342

91

738

55

586

2006

1350

1865

9121

370

2550

250

1621

300

1936

300

1176

200

426

200

852

150

560

2007

1315

1470

8869

370

2471

250

1560

250

1787

150

1118

150

507

150

852

150

574

2008

1267

1370

8764

370

2432

200

1491

250

1698

150

1078

150

592

100

830

150

643

2009

1332

1320

8461

370

2304

250

1441

250

1515

150

1059

100

650

100

823

100

669

2010

1305

1220

8365

370

2220

200

1390

250

1459

150

1044

100

725

100

832

100

695

注:适龄学生数按适龄儿童增加10%计算;拟招生数为现有容量的招生规模。


今后五年,按现有人口测算招生规模呈递减态势,但是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必须适应城市化带来的人口增加的教育需求,努力改造薄弱学校,促进各校协调发展。

表六:园林城区初中规模预测表

年份

小学毕业数

预计新生数

合计

园林一中

园林二中

普通部

园林二中

实验部

园林三中

增减情况

拟招

生数

在校数

拟招

生数

在校数

拟招

生数

在校数

拟招

生数

在校数

拟招

生数

在校数

2005

1371

1590

1590

5092

439

1379

524

1940

384

1145

243

628

0

2006

1912

2294

1834

5132

750

1661

450

1640

384

1152

250

679

460

2007

1722

2066

1434

4858

400

1589

450

1424

384

1152

200

693

632

2008

1472

1766

1434

4702

400

1550

400

1300

384

1152

250

700

332

2009

1523

1828

1434

4702

750

1550

450

1300

384

1152

250

700

394

2010

1371

1645

1434

4702

400

1550

450

1300

384

1152

200

700

211

注:表中预计新生数按小学毕业数的20%增加人数;拟招生数为现有容量的招生规模;增减数为预计新生数与拟招生数的增加人数情况。

由表可见,2006年呈高峰期,以后逐渐趋于平缓。根据2005年招生情况,必须加大政策调控力度,促进城区初中的均衡发展。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和大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决定了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到城镇和中心城区的趋势。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城区教育的发展。原则上园林城区小学、初中,可以不再新建学校,但必须增加城区各学校办学规模,加大改善城区中、小学办学条件的力度,加强城郊寄宿制学校建设,扩建园林三中、马家台小学,促进城区学校规范化办学,解决班额过大问题。

(六)师资状况预测

到2010年,按人口出生数和现有学生数预测,小学、初中教师将比2005年减少500人。随着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到2010年,高中阶段在校学生人数将增加5284人,教师将增加383人。现有教师中的代课教师680人将在“十一·五”期间被淘汰,加之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年龄结构老化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57岁以上教师473人即将退休,考虑到教师分布非均衡性以及自然减员等因素。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市教师总数将有600人的缺口。

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缺口主要集中在英语、体、音、美、史、地、生等小科,尤其是村级小学大多数是50岁以上教师,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十一·五”期间,必须每年新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60人,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队伍的正常新陈代谢。高中阶段教师每年需引进师资60人,同时采取引、聘、培训提高等多种途径增加师资,以满足高中阶段教育的正常运行。

四、“十一·五”期间潜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基本宗旨,贯彻“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依法治教,规范办学。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发展战略,为打造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和园林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巩固和提高全市“两基”水平,全面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初步建立适应学习型社会需要的国民教育体系。极大的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受教育权利,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教育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努力建成教育强市。

●具体目标和任务

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农村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城镇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每个乡镇场建立1所中心幼儿园。

——市级示范幼儿园达到20所以上、2所幼儿园达到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

2、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

——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巩固率达97%以上。

——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4所初中、小学进入省级示范学校行列。

3、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85%以上。

——全市建设6所优质普通高中,2所高中达到省级示范高中标准。

——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普职招生比例大体相当。

——市职教中心进入省“325”工程(三年时间建20所5000人规模的职教中心)行列,争创国家级重点职高。

4、继续办好特殊教育。

——三类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入学率达到90%。

——聋哑儿童进入特校学习,入学率达到90%。

——市特校进入全国先进特教学校行列。

5、努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原址扩建,两年创合格,五年创省级示范高等职业学院。

——以江汉艺术职业学院为龙头,整合市域范围内包括江汉油田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资源。

6、初步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团体,努力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内。

——恢复和建设好农村成人文化学校,每年培训农村新增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2万人次。

——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每年培训在岗职工1万人次,培训下岗人员5000余人次。

7、全面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实施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5000名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开展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教育,“十一·五”末,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学历者达到70%,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者达到50%,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者的比例有一定程度提高。

——实施“名师工程方案”,培养潜江名师1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50名,市级骨干校长20名,市级骨干教师500名。

8、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努力扶持民办教育,使各类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

——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

9、全力改善办学条件。

——消除中小学C级危房。

——统筹规划学校布局调整。

——40%城镇学校和农村初中建立校园网。

——新增微机2000台,生机比小学、初中分别达到15:1和20:1。

——建立潜江市教育网络中心,到2010年底全市内所有公办中小学接入潜江教育信息网。

——加强教师电子备课室建设,到2010年底所有公办中小学建起电子备课室。

(三)2020年发展目标展望

到2020年,把全市6岁及以上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提升到11年以上,基本形成潜江“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五、“十一·五”期间潜江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将投资3个亿的资金,实施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扩建工程、镇处场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初中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潜江中学的省级示范高中的创建工程、青少年活动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设工程等十六大工程项目建设。重点突破七大战略重点。

(一)加大力度,巩固“两基”,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

●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巩固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体系。

●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学校的均衡发展。

●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完善“防流控辍”制度,大力推进零辍学乡镇、学校、班级创建工作,着力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按照市办高中、镇办初中、联村办中心小学、偏远地区办教学点的思路,统筹规划学校布局调整。组织实施好“二期危房改造计划”,消除中小学C级危房。

●积极推进新时期农村扫盲工作。

●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逐步建立以社区和村为基础的服务网络。

●实施“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整合农村教育和科技资源,实现农村学校的多功能,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促进农村教育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进行农村教育课程内容和课程模式的改革,开设地方课程《科技》,实施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和农村初中后、高中后,短期职业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按照国家规定,逐步实行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教育。启动农村高中阶段家庭贫困学生资助计划,主要用于资助中等职业教育的入学生源;启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解决好农村留守子女入学问题,保障农民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二)创造条件,适应发展,加快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步伐

●努力创办省级示范初中、小学,扩大城区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城区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办学水平。

●加大城区薄弱学校改造的工作力度,促进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

●改善城区(含园林、杨市、泽口)各中小学办学条件。扩大园林三中、马家台小学办学规模,建设城郊寄宿制学校,满足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

●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提高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素质,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加大城区中、小学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工程的建设力度。

(三)开放市场,积极普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坚持“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社会参与、学校自主”发展方针,大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开放高中阶段教育市场,积极探索发展民办高中教育路子,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新突破。

●努力盘活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存量,实现市域范围内包括江汉油田、农场的教育资源整合与重组,大力发展优质高中,发挥优质高中的名校优势,努力增加优质高中办学容量,促进高中教育的规范化办学。

●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明确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为重点,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的方针,努力使普职招生比例大体相当。

(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成教育

●强化政府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职责,统筹各类职业教育、职业短训教育资源。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

●高、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沟通”,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

●加大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扩建工作的力度,实施学院发展与产业对接策略。

●积极探索中等职业教育体制和中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改革,开放中等职业教育市场,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

●加快市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并在对口升学、学生实习实践方面与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和江汉石油高级技工学校等做到资源共享。

●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培养一批专业化的骨干师资队伍,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改革课程和教学模式,以江汉艺术职业学院为依托、以职教中心为重点,构建特色鲜明的高、中等职业教育体系。

●以服务为宗旨,恢复和发展镇、处成人教育。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把镇、处成人学校办成农民文化、科技和就业指导的教育基地。

(五)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改造薄弱学校,逐步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机制,坚持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小学到高中全面推广和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施“课程建设计划”,加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推行“校本教研”制度,改革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模式和方法。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突破口,以建立教育质量监控和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制度为保证,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形成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局面。

●加快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步伐,推动学校考试评价制度创新。

●增加教育质量的科研含量,实施教育科研“550”工程(5年时间,50所实验学校、50名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50项省以上课题、50项省以上科研成果、50篇学术论文),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

●深化科技教育创新,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研究,开设地方课程《科技》,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科技活动。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体育、美育、健康教育工作,完善学校体、卫、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健康水平和艺术素养,组织中小学生运动会、美育节等系列活动。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建立学校安全卫生责任制,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与安宁。

(六)加强教师教育,优化教师素质,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以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竞争和人员合理流动机制,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投入的使用效率和办学效率。

●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任”。

●出台人才引进、培养和合理使用的政策举措,稳定教师队伍。解决好各学段教师结构性短缺和高中阶段教育师资短缺问题。

●积极探索并试行校长职级制。建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任用机制,健全校长考核、培训、激励、监督机制。

●加强教师教育与培训机构建设,形成“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格局。

●整合我市教育系统人力资源。建设一支集培训、教学、教研于一体的培训者师资队伍,形成师资库和专门的管理体系。

●大力提高师资水平。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促进教师和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实施“名师工程方案”。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水准。

(七)增加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强教师电子备课室的建设,2010年底前,所有公办中小学建起教师电子备课室。

●加强多媒体教室的建设,50%的公办中小学能够在教室利用远程教育卫星资源和网络资源教学。

●积极开展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建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资格认证管理体系,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

●加快教育信息资源建设,采取向公司购买、自主开发、网上收集多种途径丰富教育软件资源。建立市级教育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资源共享,以信息化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

六、实现潜江教育“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举措与保障体系

(一)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和重视教育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明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变巨大的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教育是根本的途径。明确教育在调节社会不同阶层利益、保证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基本属性。

●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加强领导,落实教育优化发展的政策举措,做到教育经费优先拨付,学校用地优先规划,人员编制优先考虑,教师工资优先保障等,建立党政领导教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党政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

●净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环境。营造素质教育的环境,广泛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通过多种形式支持教育的发展。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各有关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要求学校在省定收费项目之外为其代收任何费用,不得违反规定向学校乱集资、乱摊派。

●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建立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制度,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新机制,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依法落实政府在教育投入中的主渠道作用,确保对教育的正常投入是保障教育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要坚持义务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机制。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切实予以保障,落实财政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要求。

●要切实做到“一保五到位”,即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要依法将教师工资、政策性津补贴、教师医保等社会保障资金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教师工资做到统一筹措、统一标准、统一发放,教师社会保障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五到位”,即转移支付资金到位;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发展费足额征收到位;上级教育专款必须专用,全额及时拨付到位;学校公用经费必须按省定标准足额预算,全额及时拨付到位;危房改造资金到位。

●加大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要研究制定促进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依法增加职业教育投入。从2006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一般性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稳定现有普通高中收费政策,增加财政对高中资金投入,着力解决高中学校校舍不足、装备陈旧、班额过大、宿舍拥挤、生活卫生条件较差的现状。

●设立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基金,加大投入,确保城市化带来的人口增加的教育需求。

●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拓宽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完善教育收费制度,保证政府投入,鼓励社会资助,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企业。

●彻底解决“普九”债务。“普九”债务由政府负责偿还,各级政府要制定偿还计划,明确资金来源渠道,尽快彻底解决“普九”债务。

●建立贫困生救助机制。开辟入学“绿色通道”。各级财政要安排贫困生救助专项资金,建立贫困生救助资金制度,积极鼓励捐资助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依法落实教育优惠政策。各级、各部门,特别是规划、文化、物价、土地、城建、财政、税收、金融和电力部门要积极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减免各种配套费用。

●建立教育经费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大对“三个专户”、“五项机制”的监督检查力度,任何地方和单位不得截留、平调、挪用教育经费。各部门、各单位到教育部门进行检查、收费等活动,应事先通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作好安排,有关单位要求做出罚款决定的,应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

(三)深化教育体制与机制创新,打好教育持续发展的体制性基础

●推进办学体制创新,增强办学活力,制定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步伐,使民办学校有规模、有品牌、有特色、有质量、有信誉,充分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积极扶持教育质量高、社会声誉好、办学行为规范、有发展潜力的民办学校,做大、做强、组建教育集团。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抢抓机遇,积极融入8+1武汉城市圈。选择条件较好的学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加强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

●创新职业教育体制。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提高办学效益。

●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实行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开展“订单式”培训,为本地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型人才。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制度,促进地方劳动力职业技能的不断提高。

●推进教育服务“三农”的制度创新,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建立由政府统筹的“农科教”结合的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以江汉艺术职业学院为依托,以市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镇成校为骨干,以村成校为基础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

(四)依法治教,积极维护教育系统的大局稳定

●加大教育法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深入开展普及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使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和教职员工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不断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行政、依法治教。

●理顺政府、社会与学校的关系,依法保障学校“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力,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各级政府应承担“普九”责任,建立健全“两基”巩固提高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督导评估制度,重视教育督导评估结果的使用,使其成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学校评估的重要依据。

●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加强督导机构建设和人员培训,完善督导和监测手段,增强教育督导评估的权威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坚持年度评议制度。

●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建立和完善制度惩治和预防教育乱收经费的长效机制,纠正招生、考试等方面的不正之风,遏止和惩治教育腐败,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五)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进一步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强化“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氛围。

●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管理、学校发展、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实行决策听证制度,增强教育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