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气象局关于印发《潜江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2-46544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市气象局 发文日期: 2022年12月27日 11:00:00 文  号:潜气发〔2022〕21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9日 11:00:00 名  称: 潜江市气象局关于印发《潜江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2-19 11:00 来源:市气象局

各科室、台、中心

全面贯彻落实《潜江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工作部署,推进全市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制定《潜江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潜江市气象局

                                                 2022年12月19日


潜江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潜江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保《规划》各项发展目标和任务顺利实施,推进全市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保障,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满足潜江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现代化与智慧气象应用达到先进水平,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进一步彰显,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88%,气候预测准确率达到77%,强对流天气预警平均提前量达到49分钟;城市和乡村气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达到99%,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气候资源保护利用、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等气象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气象支撑能力显著增强。装备和人才队伍水平显著提高。

二、实施原则

(一)明确目标和任务。围绕《规划》实施,聚焦推进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对主要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内容进行分解,确保十四五潜江市气象事业发展目标如期完成。

(二)压实责任和担当。基于职责分工,将《规划》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分解落实到内设机构;各内设机构结合实际确定时序进度和具体措施。

(三)强化统筹和集约。要注重系统观念,将《规划》实施与贯彻《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专项规划及专项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等任务结合起来,协调推进,统筹发展,共同推进分工任务的落实见效。

三、发展指标

(一) 科技创新类指标

--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分。(责任科室:气象台)

--大数据应用水平达到90分。(责任科室:气象台)

(二) 精密监测类指标

--气象灾害监测能力达到80分。(责任科室:气象台)

--观测装备技术水平达到85分。(责任科室:气象台)

(三) 精准预报类指标

--区域模式空间分辨率实现百米级。(责任科室:气象台)

--强对流天气预警平均提前量到达49分钟。(责任科室:气象台)

--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88分。(责任科室:气象台)

--气候预测准确率77分。(牵责任科室:气象台)

(四) 精细服务类指标

--气象灾害风险综合普查县级覆盖率达到100%。(责任科室:气象台)

--重点行业气象灾害风险业务覆盖度达到80%。(责任科室:气象台)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达到70分。(责任科室:气象台)

--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大于等于99%。(责任科室:气象台)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大于等于90分。(责任科室:气象台)

(五) 气象治理类指标

--气象政务服务满意度95分。(责任科室:气象台)

--台站基础设施达标率达到95%。(责任科室:气象台)

--固定作业站点标准化率达到95%。(责任科室:气象台)

--气象标准化水平达到96分。(责任科室:气象台)

四、主要工作

(一)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1.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进一步明确各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职责,完善运行机制,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建设,实现乡镇(街道)气象灾害防御协调机构及工作专班全覆盖、乡镇(街道)气象应急预案全覆盖,推动气象灾害防御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着力解决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责任科室:气象台、综合管理科)

2.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技术支撑机构和能力建设,统筹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防雷中心等机构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职能作用。配合开展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建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教育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融入中小学科普教育体系,纳入党员干部日常培训学习。(责任科室:气象台、综合管理科、防雷中心)

3.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聚焦极端天气、重大灾害、重点区域和关键时期,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提升防灾减灾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加强气象预警能力建设。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规范化建设,推行气象灾害预警影响“叫应”服务,提高预警及时性、针对性。进一步健全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机制,加强突发事件预警平台建设,及时有效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强化气象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等工作的统筹联动,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效果,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风险。加强与周边县市气象部门应急联动,做好汉江流域等重点区域的天气联防联控,实现重点区域气象灾害应急信息互通共享。(责任科室:气象台、综合管理科)

4.强化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协同应急管理、住建等部门督促有关单位将防雷工作纳入安全生产体系,落实防雷安全措施,保障建设工程防雷安全,提升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发挥防雷减灾技术支撑作用,加强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公益性防雷检测、防雷技术指导、雷灾事故鉴定等工作。(责任科室:防雷中心、气象台、综合管理科)

(二)提升重点行业领域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5.提升交通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在国省干线建设交通智能气象监测站和视频实景观测系统,对大风、低能见度、强降水、路面结冰等进行自动监测。开展交通气象指数预报,实现交通气象灾害自动识别、精细预警、产品制作和靶向发布,提升恶劣天气交通安全处置和交通运营管控能力。(责任科室:气象台、综合管理科)

6.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气象服务能力。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气象服务协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气象、环保信息共享,丰富监测数据及决策服务产品,联合开展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综合分析会商和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强环境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评估能力建设,深化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展潜江大气污染气象成因解析,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以及相关控制策略研究,提高大气污染气象监测、预报和预警服务水平。(责任科室:气象台、综合管理科、人影办)

7.提升生态文明气象服务能力。开展生态质量气象监测评价和生态气候资源评估,形成以风云卫星和高分卫星为重点、多源卫星相结合的生态气象遥感业务体系,实现生态植被、生态保护红线、水资源、干旱、城市热岛、森林火险、雾霾等方面的智能化监测和评估。加强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开展城市小气候监测、城市热岛效应评估,继续推进区域气候可行性统一论证,将气象信息接入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系统。开展避暑、休闲、康养、宜居等生态气候资源评估,开展康养旅游气象领域技术研发。开展重点地区气候承载力评估,创建国家级气候品牌。(责任科室:气象台、综合管理科)

8.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围绕潜江战略发展需求,重点在智能监测预报预警、暴雨和强对流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大气污染环境气象服务、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智慧旅游气象服务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气象科技项目。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争取科技部门以气象核心科学技术为重点,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责任科室:气象台、综合管理科)

(三)提升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

9.推进农村气象防灾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标准体系,提升农村防范化解气象灾害重大风险能力,提升气象服务保障农村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质效。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纳入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强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手段建设,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网格员、群测群防员的作用,推动气象灾害防御向农村延伸。(责任科室:气象台、综合管理科)

10.提升现代气象为农服务能力。深化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气象服务,开展优势农业种养殖区局地小气候的实时监测设施建设。发展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技术,开展面向种养殖户的“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加强气象为农服务队伍建设,积极培育新型社会化农业气象服务主体,改进气象为农服务供给。紧贴农业生产需求,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抗旱作业。(责任科室:气象台、综合管理科、人影办)

(四)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

11.推进民生气象服务。强化气象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公共气象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对标人民美好生活对气象服务新需求,提高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供给质量,提供更加智能、精准、互动、普惠的公共气象服务。(责任科室:气象台、综合管理科)

12.推进突发事件应急气象保障服务。加强突发事件的现场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气象灾害监测核查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加强突发事件气象保障技术发展,提升森林火灾、城市内涝、重污染天气、火灾事故、地震等突发事件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向全市所有区、乡镇、村(社区)提供应急气象信息服务。(责任科室:气象台、综合管理科)

13.提升智能气象监测能力。实现重点区域、贫困地区、薄弱地区、监测盲区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全覆盖,构建基于多部门基础数据的共享服务平台。加强卫星遥感监测,提高生态环境气象观测能力。(责任科室:气象台、综合管理科)

14.提升气象预警预报技术。以智慧气象为目标,提高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增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开展针对本地天气气候变化规律的研究型业务,重点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和旱涝趋势气候预测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责任科室:气象台、综合管理科)

15.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保障能力。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平台,提升指挥调度和区域协同水平。开展多源融合云降水数据分析、作业条件预报业务的应用,提高作业条件识别和效果评估能力。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能力建设,开展作业装备质量提升行动,建立更为高效、安全的作业保障机制。(责任科室:气象台、综合管理科、人影办)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强化规划实施。(责任科室:局机关、气象台、综合管理科)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推动创新发展。(责任科室:局机关、气象台、综合管理科)

    --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提供资金支持。(责任科室:局机关、气象台、综合管理科)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