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市街道多部门联诊解困境儿童成长难题

江江智能助手

为您阅读基层动态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 通讯员 温梦蝶)“民政给政策、妇联送关怀、学校补功课、卫生院做评估……这么多部门一起为孩子想办法,我们心里踏实多了!”走出杨市街道会议室,一名困境儿童监护人的话语道出心声。近期,一场聚焦两名困境儿童实际需求的个案会商会在此召开,民政、妇联、司法、公安、学校、卫生院、社工机构等多方力量围坐一堂,用“多部门联诊”的精准服务,为困境儿童筑牢成长防护墙。

这场特殊的“会诊”始于对儿童需求的精准摸排。会上,村(社区)儿童主任首先铺开“问题清单”,详细介绍两名儿童的家庭处境与成长困境;社工则结合长期服务记录,从专业视角提出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服务方向。

“诊断”明确后,各部门迅速启动“靶向治疗”。民政部门聚焦家庭照护短板,现场梳理经济救助、监护支持等政策适配方案;妇联联动“爱心妈妈”等志愿力量,敲定情感陪伴与生活关怀计划;司法部门针对监护责任模糊问题,同步开展法律权益普及;公安干警结合家庭周边环境,制定安全隐患定期排查机制;学校承诺开辟教育帮扶绿色通道,衔接课后辅导资源;卫生院则安排专人跟进,提供心理评估与康复指导服务。从物质保障到精神关爱,从安全防护到教育支持,全方位帮扶路径在会商中逐步清晰。

“未成年人保护不能靠‘单打独斗’,必须打破部门壁垒。”杨市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会商形成专项决议,明确建立“动态跟踪+定期评估”长效机制,由街道儿童督导员统筹协调,各部门按职责分工推进落实,通过“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帮扶不脱节、不断档。

这场聚焦“小个案”的会商会,正是杨市街道深化未成年人保护的生动实践。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凝聚协同合力,当地将“碎片化”的帮扶举措拧成“系统化”的保护链条,让困境儿童获得“全维度、可持续”的成长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