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人大九届二次会议003号建议案的答复
尊敬的漆雕良仁、张振成、夏华华、彭波、李涛、吴忠承、田勇、徐安兰、郭勇、柴社会等代表:
您在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潜江龙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议案》已收悉,您的建议着眼于推动潜江龙虾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体现了您对潜江龙虾产业的关心与支持,在此表示感谢,现答复如下:
一、潜江龙虾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潜江抢抓全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机遇,潜心耕耘龙虾产业,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打造优势特色小龙虾全产业链,进一步巩固潜江龙虾在全国小龙虾产业的引领地位、标杆地位。2022年虾-稻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660亿元。全市小龙虾养殖总面积达91.4万亩,其中池塘养虾面积5万亩,虾稻共作面积86.4万亩,建成了13个万亩和70个千亩集中连片虾稻共作标准化生态种养基地;拥有小龙虾加工企业48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年加工能力达70万吨,2022年全市完成小龙虾加工原料虾35万吨,加工产值210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集美食、旅游、文化一体的生态龙虾城,拥有龙虾餐饮直营和加盟店3000多家,创新推出128种龙虾菜品,其中“油焖大虾”、“蒜蓉大虾”入选中国名菜;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集散中心,高峰期日均交易量达1500吨,形成了覆盖全国500多个大中城市的冷链物流网,2022年鲜活虾交易量23万吨,交易额达135亿元。2023年,“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350.8亿元,连续五年蝉联中国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榜首。
二、提案中相关建议的回复
我们非常赞同你们提出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研发支持力度”、“加大品牌支持力度”、“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等观点,持续推进潜江龙虾产业链融合创新发展,为全国特色产业打造潜江样板,实现潜江龙虾高质量融合发展,必须持之以恒做好这些工作。
(一)关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议的回复
全市小龙虾产业链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发挥各自职能,积极争取和制定相关政策,有效促进了全产业链高质量融合发展。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2022年争取省级财政3578万元涉农项目资金,扶持熊口镇赵脑村10500亩集中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以及白鹭湖管理区2850亩集中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2023年推进落实《潜江市小龙虾产业链“四上”企业培育工作实施方案》,上半年完成小龙虾产业链“四上”企业56家转企进限任务。市商务局2022年在后湖管理区展开小龙虾交易中心市场主体“转企入限”试点工作,以建立“纳限入统”资金池的方式,保障纳限奖励及返税资金的发放效率,截至2022年底,后湖实现法人单位入库32家,超出全年目标任务4家,成效显著。市发改委印发出台《潜江市鼓励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试行)》《2023年潜江市“稳预期、扩内需、促消费”工作方案》《潜江市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47条)等方案或政策;2022年以来,高标准落实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措施,兑现潜网集团省级服务发展引导资金89万元、省级地方标准化建设奖励资金20万元、评定4A级物流企业奖励资金40万元;近三年来累计争取上级预算资金约3.2亿元,支持小龙虾产业强链、补链;2023年积极申报农村产业融合大战示范建设项目,拟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000万元,以实际行动推动小龙虾产业链发展壮大。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含2021年年终到位)针对已出台政策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现已到位项目有小龙虾产业集群850万、优质稻米产业链资金800万、小龙虾产业链资金1400万、省级以上贷款贴息资金896万,大部分资金已按实施方案实施完毕并拨付到位。市经信局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宣讲工作,2023年我市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家,其中小龙虾企业3家,分别是莱克食品、昌贵水产、中虾农业;深入开展科技副总对接工作,绿亿园成功申报由湖北省农科院对小龙虾加工用水中虾黄和蛋白质回收利用进行技术指导。市金融办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小龙虾产业链金融链长制”,为核心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为上游小龙虾养殖合作社提供“虾农贷”等一揽子特色金融服务;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当前已累计开发小龙虾产业链产品36个,截至4月末,全市银行机构小龙虾产业链贷款余额39.53亿元,小龙虾产业金融服务覆盖面超过90%;同时加大企业上市服务力度,积极向上推荐优质企业,当前处于有效期省“金种子”企业8家、省“银种子”企业6家,四板挂牌企业累计55家,其中小龙虾产业链企业16家;我市积极开展小龙虾保险,2022年全市共承保小龙虾保险55.59万亩。
(二)关于“加大研发支持力度”建议的回复
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2022年争取省级以上财政资金3100万元支持我市小龙虾加工企业工艺和设备的技改升级,扶持全市小龙虾加工企业优化工艺,升级加工设备,全市新增设备超300台套,生产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依托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水生所桂建芳院士团队合作,扎实推进湖北省2023年现代种业“揭榜挂帅”项目——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优质抗逆新品种(系)培育与产业化,开展小龙虾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培育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好、遗传性状稳定的小龙虾新品种。2023年将积极争取省级以上资金补助项目,全力推动全市小龙虾加工企业向现代化转型;整合省级科研院所和高校技术资源,开展小龙虾加工设备、精深加工、休闲食品等关键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在传统产品基础上开发小龙虾休闲食品、代餐食品,丰富产品种类;重点支持小龙虾精深加工、预制菜等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小龙虾加工附加值;持续推进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水生所桂建芳院士团队和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开展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科技攻关。
(三)关于“加大品牌支持力度”建议的回复
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积极探索“中央厨房+餐饮连锁”经营模式,推动“中央厨房”原辅料全国统一配送,在天天虾跳和潜虾共享虾游记2家品牌餐饮企业的带动下,依托50万吨小龙虾加工能力,实现“中央厨房”原辅料全国统一配送,为餐饮企业“走出去”和推广“中央厨房+餐饮连锁”轻餐连锁经营新模式夯实了基础。引导本土市场主体在省内外开设“潜江龙虾”主题直营店、加盟店、连锁店,初步统计今年新增在外开设“潜江龙虾”主题直营店、加盟店、连锁店或卡布灯箱34家(个),预计年底新开数量能突破400家(个);持续打造“一节一会”节庆文化品牌,进一步建设和推广“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2023年5月19日-21日成功举办第十四届湖北(潜江)龙虾节暨第七届虾稻博览会。市商务局为发挥潜江龙虾品牌理论研究、菜品研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认真推进小龙虾相关楚菜大师工作室培育计划,2022年联合潜江市烹饪酒店行业协会,完成“楚大厨”培训考核人数1008人。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农资打假相关工作,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加大对驰名商标、地理标志、涉外商标、老字号商标等的保护力度,重点加强小龙虾商标专用权保护。市市场监管局强化地理标志品牌,2022年申请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市场主体12家,同比增长100%,新增用标地理标志商标2件,用标率达100%;组织“潜江龙虾”等地理标志通过地标大赛、我最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湖北地理标志展馆等平台开展宣传;2023年组织制定潜江虾-稻全产业链标准体系8项最新团体标准,由潜江主导研制的标准共计36项,牢牢掌握了虾-稻一二三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话语权。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承担全市小龙虾及其制品的检验检测任务,对市域内小龙虾规模养殖基地实施每年例行抽检;派驻专业人员在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抽检,年抽检量550批次以上,保障潜江龙虾品质安全;为市域内小龙虾养殖、物流、加工、餐饮企业免费提供检测服务,全方位保障小龙虾品质质量安全,守好潜江龙虾靓丽“名片”。市文旅局以莫岭村、窑岭村等一批特色村庄为主体,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开发餐饮、民宿业态,承接龙虾美食游客;引导楚潜村韵、三园生态园、满园果生态农业园等一批休闲农庄的旅游发展,开发钓虾品虾等乡村旅游产品;开发龙虾主题旅游线路,先后发布龙虾研学、龙虾美食等系列主题旅游线路;以龙虾、虾稻米、荷花莲藕为原型,创作主题IP形象,开发系列周边文创产品。
(四)关于“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建议的回复
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积极争取中央渔业发展补助资金项目扶持潜网集团冷链仓储项目建设;市交通运输局提请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潜江市“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明确在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推进高石碑镇、竹根滩镇、周矶管理区、熊口镇、渔洋镇、后湖管理区等地的特色农产品主产区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实现全市农产品冷链源头基点网络全覆盖。在推进冷链集配中心建设方面,重点支持后湖潜网集团冷链物流、潜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冷链物流中心、潜江市公路传化港冷链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其中:潜江交投集团拓达物流有限公司冷链物流中心用地手续、规划设计手续、环评手续、施工许可证均已办理完成,已于2月份进场施工,一期工程可于2024年底前竣工;潜网集团10万吨冷链仓储一期项目已投入使用。围绕冷链消费品流通需要,加快推进潜江冷链商贸物流中心项目建设,主要服务于江汉平原地区农贸市场、酒店、餐饮企业、连锁超市以及零售网点,满足区域冷链食品物流存储、中转、分拨、配送服务的需求。市城发集团正在谋划潜江市农商物流小镇建设项目,该项目拟建成集农产品交易、农资交易、冷链仓储、物流周转、加工配套、会展、电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
你们提出的建议对促进潜江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将积极作为,履职尽责,为潜江龙虾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感谢你们对龙虾产业的关注和建言献策。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