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030号建议的答复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3-23734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布机构: 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发文日期: 2023年09月14日 16:30:19 文  号: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14日 16:30:19 名  称: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030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杨艳华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展水蛭养殖的建议》已收悉,您的提案从水蛭的人工养殖前景、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我市产养殖应着眼于未来中度老龄化进行水蛭养殖的产业布局,体现了您对潜江水产养殖事业的关心与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您在建议中指出“通过组建牵头单位、做好水蛭养殖致富案例宣传以及学习更加先进的水蛭养殖技术等方式,争取在全市大范围推广水蛭养殖,将其做大做强,到后期也可以引进相应企业投资做药物深加工”,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我市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高度重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全国水蛭养殖产需情况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林草中药材产业发展指南》的通知(办改字〔2022〕7号),全国医药市场对水蛭的干货产量需求在1000吨左右,目前市场上80%交易的水蛭主要依靠捕捞野生水蛭资源资源为主,野生资源主要捕捞区域在山东、江苏和浙江等地。由于水蛭自繁自育苗种较少,大多都靠捕捞野生面进行养殖,主要养殖区也同样在山东、江苏和浙江等地,其中以山东微山湖产量最大。

二、水蛭养殖基本情况

(一)技术不完善导致风险高。目前国内没有完整全国性人工养殖技术操作规程,虽然部分养殖区存在水蛭养殖技术规程,但是相应技术规程主要集中在医用需求等领域,而涉及水蛭养殖、苗种等技术领域的规程少之又少。导致农户养殖养殖水蛭的技术风险较大。

(二)缺乏稳定的苗种来源。由于水蛭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养殖2年以上才能性成熟并开始产卵。大多数养殖户很难通过自繁自养获取苗种,他们都是通过购买苗种进行养殖。然而上游优质苗种企业较少,大部分苗种企业获取苗种的方式也是来自野外捕获。为获取高额利润,部分投机企业炒作苗种甚至依次充好,导致养殖户在苗种投入方面的风险越来越大。

(三)下游需求和销量并不完善。由于水蛭养殖产品主要是用于医药方面,可食用方面的产品几乎没有,导致水蛭下游需求大幅度上升空间有限。并且主要级药材站采购也是根据上一年医院的用量以销定购,价格波动较大。假如水蛭市场价格超过药站的采购价格,药站可能较少水蛭采购量,采购同等药效并且价格实惠的药材代替水蛭。

(四)养殖投入成本相比较高。目前国内水蛭养殖成本主要集中在苗种、螺蛳(饲料)和设备等,长期养殖后设备需求资金将会下降,投入主要成本在苗种和螺蛳(饲料)。由于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水蛭的饲料,水蛭养殖中主要投入还是以投喂螺蛳为主,自从长江禁捕以后,所有的螺蛳不能从汉江以及湖泊里面捕捞,全部靠人工养殖,导致田螺的产量开始减少,而每公斤田螺的价格由几毛涨到目前几元一斤。经测算目前我市养殖水蛭亩平成本约7.5万左右。

三、我市水蛭养殖基本情况

我市水蛭养殖起步较早,2011年白鹭湖冉集分场的聂尚全成立了“潜江市白鹭湖源茂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专门养殖水蛭。2015年湖北频道—人民网曾报道我市后管理区“潜江市久来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华东带领村民通过养殖水蛭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故事,2022年潜江新闻网报道过周矶街道黄场村通过水蛭养殖走出特色致富路。该村通过“合作社+农户+深加工”的运营机制大面积养殖水蛭,养殖所需苗种是自繁自养以及购买部分苗种,养殖规模已有850亩,全村产量湿货产量约340吨(干货约70吨)。根据该村水蛭养殖大户龚平介绍,水蛭养殖属于高密度网箱养殖,一亩约50个网箱,一个网箱投放1200尾水蛭苗种,一个网箱产量大概是16-20斤水蛭(湿货),一亩水蛭产量约800斤(干货约200斤)。每斤按160元左右卖给上门收购的贩子,亩平毛收入约12.8万元,减去成本每亩7.5万元,亩平纯收入5.3万元左右。

目前全市养殖水蛭的位置有渔洋镇、总口管理区、王场镇、周矶街道、高石碑镇等区镇街道,初步统计养殖面积约2000亩。按亩产800斤计算,全市湿货产量约800吨(干货约160吨),产值约2.56亿元。尽管养殖水蛭效益可观,但由于水蛭需求量上升幅度有限、养殖成本又高、自繁自养苗种技术待突破、投喂主要以产量有限的螺蛳为主、长期高密度网箱养殖对水体环境污染非常大。我中心将把水蛭作为特种水产品种进行推广,让有经济能力、有技术条件的养殖户进行养殖。

四、下阶段重点工作安排

针对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建议以及目前水蛭养殖基本情况,下一步我中心将继续做好水产科研人员对周矶街道黄场村水蛭养殖技术服务,进一步掌握水蛭养殖及自繁自育苗种的技术要点,争取制定全国性的水蛭人工养殖技术操作过程,解决水蛭苗种繁育难题,争取将黄场村培育成全国水蛭人工苗种繁育基地以及深加工基地。

再次感谢您对潜江水产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