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2020年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重点工作进度表
工作任务 | 落实举措 | 完成进展及成效 | 存在的问题 | 下一步措施 | |
一、服务创新 | 1.推进实施“六统一”、“四包一分”模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 | 依托创建的“三农”服务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庄稼医院开展“六统一”、“四包一分”农业社会化服务。 | 签订土地托管服务面积35万亩,开展农资供应2.6万吨、虾饲料供应 3.5万吨、小龙虾销售4.9万吨。 | 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投入大,回报期长,缺少财政资金扶持。 | 继续推进我社三农服务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庄稼医院建设。 |
2.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商务、服务一体化”的村级综合服务社提档升级工程。 | 加强与村“两委”合作,推进党务、政务服务。与建行合作建设“裕农通”网点,开展金融惠农便民服务。对村级综合服务社进行改造升级,打造村级电商服务站,开展村务、商务等服务。 | 升级改造村级电商网点365个,“裕农通”网点236个。打造星级综合服务社35个,其中。五星5个、四星6个、三星24个。 | 部分综合服务社经营场所面积偏小、商品种类偏少、经营设施简陋、便民服务项目单一等。 | 按照星级综合服务社创建标准,改善经营环境,丰富商品种类,完善便民服务项目。 | |
3.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 依托市龙虾投资公司,加强与我市建设银行、邮政储蓄、农村商业银行的“助农贷”合作,帮助解决三农服务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涉农企业在养殖、收购、销售等方面资金需求问题,推进助农金融服务。 | 系统有12家涉农企业取得银行助农贷款,助农贷款金额达到2100万元,有力保障了我市春耕生产、生产资料供应及农产品销售等。
| 生产、供销、信用三者之间关联度不高。 | 进一步加强与银行等部门助农金融合作;积极探索在合作社内部开展金融互助。 | |
4.推进探索供销合作社合作发展基金。 | 依托市龙虾投资公司,与我市有关银行开展合作,探索推进供销合作社合作发展基金。 | 正在整合系统资源,增加资产收益,争取政府支持,做实合作发展基金。 | 供销社自身经济实力不强,企业未改制,人员、债务等包袱沉重,资产收益有限 | 争取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加强与银行合作。 | |
工作任务 | 落实举措 | 完成进展及成效 | 存在的问题 | 下一步措施 | |
二、经营创新 | 5.推进提升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 | 以供合有限公司为建设主体,推进市级生活生产应急物资储备配送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1亿元,占地45亩。 | 目前已完成了项目申报用地选址环评安监审批等前期工作,即将进行土地招拍挂手续,计划6月份开工建设。 | 自有资金额度有限。 | 实行开门办社,开展招商引资,引进社会资本,实行合作共建。 |
6.推进电商平台融合发展。 | 通过发挥供销社综合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搭建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按“互联网+小龙虾+流通”线上交易线下供应模式,建设市、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形成了以潜江为中心农产品上行的全国专线物流配送服务体系。
| 现建有物流产业园1个,镇级服务站15个,村级网点375个。探索出“互联网+村级服务社+流通”的潜江农村电商O2O模式。今年以来,小龙虾交易总量达3.49万吨,交易额达16.6亿元。 | 受疫情影响,今年我市小龙虾出现滞销情况,平均价格比往年同期下降30%,虾农普遍出现亏损。 | 进一步拓宽市场销售渠道,促进我市小龙虾外销;注重品牌;保证质量;提高产品收储加工能力。 | |
7.推进消费扶贫。 |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主体,商贸连锁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商企业等流通主体广泛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活动,共同做好消费扶贫的工作. | 组织开展“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活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地区产品。 | 产品大众化,缺乏竞争力,供销社帮扶能力不强。 | 加强组织领导,将消费扶贫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推进消费扶贫。 | |
8.推进供销名优精品培育。 | 积极引导合作社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开展商标注册、品牌建设、质量管理、产品销售和品牌申报工作。
| 成功塑造“鸳鸯湖”小龙虾、“姓农”大米、“青禾”蔬菜、“潜黄湾”莲藕等一批具有供销社标识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 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缺乏统一管理、技术推广、资金的扶持等方面工作还需加大力度。 | 进一步强化品牌增效意识,实行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形成统一的对外销售形象。 | |
工作任务 | 落实举措 | 完成进展及成效 | 存在的问题 | 下一步措施 | |
三、组织创新 | 9.推进基层社改造提升。 | 根据全国总社《村级基层社建设指南》,以供销社为主导,广泛吸纳农民入股,与农民签订入社协议,与农民形成利益联结,建立长效利益分享机制。在浩口、积玉口、杨市新建3个村级基层社。 | 已完成1家村级供销社的建设任务并行成了可复制的经验;正在3个新建单位开展宣传,筹备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制定完善“三会”制度。 | 入社农民不够多,意愿不强,合作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完善。 | 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利益共享机制。 |
10.推进强化基层社合作制属性。 | 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要求,全面推进专项试点,着力强化与农民全方位联结,推动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再造和服务机制创新。 | 已组建成立了13家新型基层社,共吸纳农民入社10035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8个、社员股金3200多万元,农民社员所占比例达50%以上 | 新型基层社大多都是由大股东出资,大股东决策,入社农民缺少话语权,入社社员积极性不高。 | 进一步完善民管理机制,探索股份制与合作制的有机结合。 | |
11.推进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 实行开门办社,以资金、土地、资产等出资,积极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 已经领办创办合作社111家,今年计划新建5家,正在积极组织推进,并并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规范合作社经营管理行为。 | 供销社经济实力不强,缺少龙头企业,组织带动能力有限。 | 在组织和新形势上进行合作,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 |
12.宣传贯彻《供销合作社条例》及配套制度。 | 按照总社、省社统一安排部署,做好《条例》宣传工作,已纳入全系统今年学法用法培训计划表。 | 成立宣传领导小组。 | 宣传形势不够丰富多彩。 | 加大宣传力度。 | |
工作任务 | 落实举措 | 完成进展及成效 | 存在的问题 | 下一步措施 | |
四、体制机制创新
| 13.推进社有企业发展壮大。 | 组建社有资本投资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按照社企分开、双线运行的原则,经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授权,优化整合社有资产,打造统一、规范、高效的投融资平台为目的,以项目投资及有效实施为重点,以整合资源、资本运营为手段,不断挖掘、孵化和培育优良的投资项目,实现投资有效回报,资产有效利用,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 2019年11底成立潜江供合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目前,通过整合社有企业资本,开展项目投资和为农服务活动,社有资产收益明显提高,为农服务能力明显增强。2020年3月,由公司承建的潜江生活生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项目,累计投资1.1亿元,目前已完成项目报批手续,计划6月份开工建设。 | 企业人才短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投融资规模有限,阻碍了公司发展壮大在。 | 进一步加大资本整合力度,加强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努力扩大投融资规模,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
14.健全联合社“三会”制度。 | 按照供销社章程,已经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制度、理事会、监事会”制度。 | 已经编办批复成立监事会,明确了监事会人员编制,预计9月份召开全市社员代表大会。 | 很多社员、社属企事业职工在外打工或自谋生路,召集起来有一定困难。
| 加大召集力度,健全社员代表大会制度 | |
15.健全层级间工作评价和考核机制。 | 修订《综合业绩考核细则》,进一步完善工作评价与考核机制。 | 正在进行考核与评价细则修订。 | 综合业绩考核细则操作性不强。 | 减少一些行政化色彩,增加一些经济考核指标。 | |
16.加大对供销合作社的宣传力度。 | 继续办好“潜江供销”、“潜江供销合作网”等自媒体,加强与潜江日报社、潜江新闻网等市内媒体合作,营造宣传氛围。 | 截至目前,潜江供销合作网已重新改版升级,潜江供销微信号更新率提高到80%。市内媒体新闻稿件采用率95%。 | 新媒体人才缺乏;新闻素材编辑能力有待提高。 | 加强新闻写作培训,提高新闻稿件采用率;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振兴、综合改革栏目。 | |
注:1、表格填报指标要具体量化,用数字反映推进情况,用百分比反映完成进展情况。 2、典型经验做法可另附材料报送。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