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潜江市“希望家园”建设工作情况

2018年团潜江市委严格按照团省委的统一部署,持续推进和全面规范农村留守儿童“希望家园”建设,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学校等场所阵地,深入推进全市“希望家园”建设,有效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现将我市“希望家园”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6下旬,团潜江市委积极落实全市“希望家园”建设工作,制定工作方案,以“希望家园”为载体,整合社会资源,引入专业力量,发挥基层团组织的优势,做好了一系列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活动计划。针对留守儿童心灵缺乏关爱和学业缺少辅导等主要问题,团市委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动员优势,招募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经济学院“选派计划”大学生、高中应届毕业生、中小学教师、各企事业单位等组成的97名志愿者,深入各区、镇、处的26个“希望家园”建设点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素质拓展、安全自护、心里关爱等服务,帮助全市550余名留守儿童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阵地建设,全力推进“希望家园”建设。为深入推进我市“希望家园”建设,团市委召开全市“希望家园”建设动员会,统一安排部署全市“希望家园”建设工作,发放《志愿者日志》、《工作台账》及统一的“希望家园”标识。各基层团组织立即行动,根据各地留守儿童分布情况,以乡镇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条件具备的学校等为阵地,落实了“希望家园”活动场地,每个“希望家园”配备了一名安全保障员,统一“希望家园”标识,并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信息。

二是狠抓队伍建设,创新丰富活动载体。团市委根据前期社会动员、组织招募的情况,组织当地大学生村官、准大学生、大学生“选派计划”志愿者等组建志愿者团队,在乡镇团组织的安排下与“希望家园”对接,全面参与“希望家园”建设工作,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泰丰办事处联合鲨鱼健身开展湖北新青年“筑梦计划”——街舞公益课堂项让留守儿童共同度过一个欢乐充实的假期。潜江经济开发区·竹根滩镇“希望家园”由20名大学生开设基础英语、趣味数学、音乐舞蹈、感恩教育、手工制作、安全常识、运动休闲等丰富书本及实践课程,让竹根滩镇近40多名留守儿童丰富了暑假生活,使他们不再孤单。结合留守儿童的现实需求,采取集中授课、个别辅导、游戏互动等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学习帮助熊口镇新林、马场“希望家园”建设点,采取集中授课、个别辅导、游戏互动等方式结合留守儿童的现实需求,收集留守儿童微心愿,为留守儿童带去文具、图书等“爱心捐赠”,实现小小愿望。

三是强化管理和保障,制定运行机制。为进一步规范“希望家园”建设,确保“希望家园”安全有效运转,每个“希望家园”均确定一名项目安全保障员和一名“希望家园”负责人,制定相关制度,与家长签订安全保障承诺书,切实保障“希望家园”安全平稳运行。并要求各级团委在开班前对志愿者和家长、孩子进行培训。积极争取人社局支持,保障大学生“选派计划”志愿者人均每月1000元的实习实训补贴,“希望家园”志愿者提供生活补贴建立市镇两级团委制定信息反馈机制,要求各乡镇及时将工作开展情况向上报送。目前为止,已有多个乡镇的希望家园信息上报到团市委。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希望家园”建设情况纳入“希望工程”助学工作等专项考核和对各区镇处的年度工作考核中,提高各级团组织对“希望家园”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希望家园”打造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喜欢、家长放心、群众满意的校外关爱服务平台,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