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园务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提升保教质量,促进我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普及普惠目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5%;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5%以上;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
(二)队伍建设目标。健全幼儿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坚持师德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并重,形成国家、省、市、镇、园五级教师培训培养体系,构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长效机制。
(三)常规办园目标。规范保教行为,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保教方式;凝练办园特色,推出一批科学保教、社会认可度高的典型园所。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稳步提升全市幼儿园保教质量。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坚持公益普惠,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科学布局学前教育资源,增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完善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按照动态管理原则,实施分类定级管理。
(二)坚持规范管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1.坚持依法办园。树立正确的办园思想,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遵守各项法规政策,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满意服务。
2.严格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安全设施,加强专项治理,做到安全教育常态化,实现安全教育全覆盖。强化食品经营办证许可,严格校车管理,保障幼儿园饮食安全、校车安全。
3.严格收费管理。公办园严格按照核定等级收费,民办园根据办园成本并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自主确定收费标准并向社会公示。不得违规向家长收取特长班、教材、园服等费用。
4.规范招生行为。严格遵照文件划定的区域招生,不得跨区域招生、不得压价招生,对因违规招生造成集体上访、群众投诉等恶劣影响的园所,一律吊销办园许可证。严格按照核定办园规模设置班级数,坚决消除“大班额”现象。
(三)坚持改革创新,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1.做好结对帮扶工作,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充分发挥省、市级示范园辐射引领作用,通过培训、研讨、相互交流、入园指导等形式,加强对乡镇薄弱幼儿园和民办园的帮扶工作,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2.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坚持师德师风培训和教师专业培训“两手抓”。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同时紧抓专业培养培训,分批次、分层次做好新教师、骨干教师、管理人员和各岗位人员培训,提升教师队伍专业能力。
3.做好教育科研工作,打造名师名园品牌。坚持走“科研立园、科研兴园”之路,教师逐步养成“工作研究化、研究常态化”的良好习惯。扩大名师工作室影响力,扎实做好相关成果展示、推广工作,进一步打造我市幼儿园名师、名园品牌。
(四)坚持内涵发展,切实提升保教质量
1.高质量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加强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评价的指导意见》(潜教基〔2016〕1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区域活动的组织、指导与评价,整理区域游戏活动资料,提炼经验做法,形成典型案例全面推广,提升我市区域游戏活动整体质量。
2.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规范幼儿园一日常规;进一步加强玩教具、幼儿读本配备,加大室内外活动区、功能室配建工作力度,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严格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做好小学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加大科学保教宣传力度,加强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积极推进家园共育。
2023年2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