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卒中已成为我国
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
很多都忽略了#康复治疗#
其中约75%的患者
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如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言语认知障碍等
导致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和部分劳动能力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及时进行系统有效的康复训练
能够加速卒中的康复进程
降低潜在的护理费用
最重要的是
减轻卒中患者功能上的残疾
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
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
应尽早康复介入
脑卒中轻中度患者发病24小时后
即可进行床边康复、
早期离床期的康复训练
康复治疗宜早期开始
以脑卒中后3个月为康复治疗黄金期
经过正规系统的康复治疗
60%的脑卒中患者
日常生活能够自理
在不少人的理解中
康复训练就是“活动胳膊、用力练腿”
很多卒中患者不愿去专业康复中心
而是选择自己在家
按摩、拄拐、走路等
但这样不仅不能达到康复效果
反而可能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只是药物和手术,而是包含了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理疗、中医、心理治疗等多种学科的干预,不是个人在家、随意活动和按摩就可以完成或替代的。
康复训练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会量体裁衣地为每位患者提供适宜的康复治疗方案,尽可能地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言语功能及手部功能。康复训练的每个动作都不是随意的。
康复训练还要借助专业的医疗仪器设备,也不是普通的健身器材可以替代的。
因此,我们还是建议患者
到正规医院的康复学科接受治疗
针对脑卒中患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
现代康复治疗方式主要包括
物理治疗、作业治疗、
言语治疗与中医治疗等
分为手法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通常也包括运动训练。常用的神经康复手法有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反复促通疗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等系列神经发育疗法。
同时配合肌力训练、平衡协调训练、步态训练等运动训练,用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感觉功能障碍,物理因子治疗如肌电生物反馈、神经功能电刺激等。
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由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患者,进行评价、治疗和训练的过程。
这种疗法对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价值,能够改变其异常运动模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缩短其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过程。
是针对存在言语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的一系列治疗技术。包括失语症与构音障碍的训练、导管球囊扩张、吞咽反射能力的训练、营养计划的制定和进食管理等。
主要有头针、电针、按摩推拿、中药熏洗等疗法,针对不同时期的患者,会选用不同的方法。如软瘫期和痉挛期的患者,采取的针刺电流波形及强度是不一样的,并且刺激的穴位也有所区别。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
一些较为先进的如高压氧、
情景模拟训练、人工智能等技术
正逐渐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
再次提醒
拯救大脑 争分夺秒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一定要“赶早”
越早介入预后越好
康复训练虽艰苦
但坚持总会有回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