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日新月异,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活力迸发、充满希望的信息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前所未有”深刻阐述了互联网发展的重大影响和作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其他科技成果所难以比拟的。互联网发展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带来的变革是前所未有的,给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的深刻调整是前所未有的,给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给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交流交融交锋产生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纵观全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已经成为事关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问题。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创新理论引领创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信息时代的“时”与“势”,紧密结合我国互联网发展治理实践,就网络安全和 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体系完备、博大精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要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我国互联网发展治理问题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管网治网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网信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引领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促进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展现出耀眼的真理光芒和强大的实践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后改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明确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召开党的历史上首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统筹谋划和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我国网信事业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从发展起步到不断壮大,党对网信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网络空间主旋律更加高昂,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日益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持续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取得突破,信息为民惠民成效显著,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全面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加快推进,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深化拓展,网信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我国正从网络大国向着网络强国阔步迈进。新时代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科学指引。
党的二十大鲜明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明确了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发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信息革命时代潮流发生历史性交汇,网信事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征程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向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信息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全党必须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系统、深入、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鲜明特征和重大意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 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贯穿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网上舆论支持、可靠网络安全保障和有力信息化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