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湿地生态好 引得鸟儿来

江江智能助手

为您阅读潜江要闻

秋日清晨,85公顷的潜江省级森林公园内,阳光透过银针般的水杉树叶,照在林间的草地上显得斑驳陆离。翠鸟相互问好,斑姬啄木鸟在树干上尽情的弹奏,一大群白鹭从树梢飞起,姿态轻盈优美。苍翠的公园,笔直的水杉和嬉戏的候鸟,构成一幅生态和谐的美丽画卷。

“森林公园有乌鸫、戴胜、噪鹃、池鹭等多种候鸟,估计在2万只以上。”9月18日,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冯必忠向记者介绍。

鸟儿青睐潜江,并非森林公园一处。根据2022年底全省越冬水鸟调查,被国家林草局列为“国家重要湿地”的返湾湖,水鸟种群数量达到62095只。

“湿”情画意,生态潜江。近年来,我市遵循“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和合理利用”的原则,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综合施策,扎实有序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湿地面积达到24296.96公顷,其中重点湿地4276.12公顷,一般湿地20020.84公顷,湿地保护率17.6%。

我市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开展长江高水平保护攻坚提升行动,出台了《潜江市国土绿化和湿地保护修复攻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2021-2025年,深入推进汉江、东荆河等重点湿地流域的岸线修复,完成两岸造林绿化3.5万亩,森林质量提升5万亩,力争3年内全市重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更加合理,湿地功能更加完备,湿地生态效益更加显著。

小湖、小河、小塘零落分布,是我市城乡自然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湿地保护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充分发挥这类小微湿地对水环境调控、生物多样性保育及绿色发展的生态作用,我市先后在张金黄罗岗、渔洋拖船埠、后湖莫岭等地,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开展共同缔造行动,实施退池(渔)还湖(湿)项目,支持打造小微湿地,助推乡村振兴,两年新增大苏湖、冯家湖等多处湿地906公顷。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法》宣传贯彻力度,积极开展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为打造鸟语花香、生态和谐的美丽潜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