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文化惠民润人心

江江智能助手

为您阅读潜江要闻

包罗万象的文化阵地,将文明之光照亮城乡;精彩丰富的文艺活动,让文明馨香浸润群众心田;别具一格的文旅盛会,让八方游客流连忘返……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纵深推进文化阵地建设、文艺创作惠民、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事业滋润人心、温暖民心、提振信心,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文化阵地“聚民心”

每逢周末,新华书店内,阅读氛围浓厚,看书、借书的市民络绎不绝。一楼皓月馆、二楼繁星馆、三楼旭日馆,新华书店各类图书如漫天繁星、琳琅满目。内设咖啡甜点、艺术长廊、文学作品、历史文化等4个区域,书香、茶香、咖啡香,交融出充满意境的文化氛围。

“这里环境好,图书的种类很多,在这里大家与书为友,与文学为伴,尽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收获满满。”前来购书的邓女士说。

市域内,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美术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场所免费开放,为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文化供给。

在农村,农家书屋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城区的图书馆。王场镇林圣村农家书屋内,村民们通过手机投屏,将数字农家书屋连接到电视机,播放寓言故事、国学诗词等有声读物,一群孩子听得津津有味。村民李大爷告诉记者,自从有了农家书屋,没事的时候来看看书,找找农业方面的书籍,通过学习文化知识、科学技术走向致富道路。

书屋内,布置全民阅读文化墙、举办百姓微课堂,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农家书屋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家园、文艺文化活动新阵地。

2023年,我市积极强化基层服务保障,充分发挥文化阵地服务作用,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水平。

一方面,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立足城乡特点,打造融合图书阅读、文化沙龙、网红基地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形态,现已完成红庙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播种潜江文化驿站、浩口镇图书分馆“红船书院”文化驿站;

另一方面,着力打造高品质的阅读空间,深入推进市、镇两级30个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现一证通用、通借通还,实施图书阅览室质量提升工程、推进特色农家书屋改造,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

同时,我市积极推进书屋数字化建设,依托“书香荆楚”数字阅读平台,精选10余万册电子书籍和3万多集有声图书,让全体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海量、最新的热门图书。

这些公共文化设施如同一座座知识的宝库、文化的灯塔,将文明之光照亮城乡,改变和提升着我市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使城乡居民充分享受到文化惠民工程带来的幸福“滋养”。

文艺活动“暖民心”

1月12日,“引领文明新风尚·百村村晚过大年”——2024年潜江市“乡村村晚”展演展示活动在竹根滩镇拉开帷幕。

现场,精彩接地气的节目轮番上演,村民们大饱眼福,掌声、欢笑声汇成一片。群众登台当“主角”,演身边的人,唱身边的事,用热闹、喜庆的形式展示新时代农民的新面貌和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热闹的文艺汇演,是我市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2023年,潜江文艺活动遍地开花。

——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送戏下乡100场,送流动图书下乡3万册次,“潜江大舞台”文化展演12场,“荆楚四季村晚”4场。

——常态化开展“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进万家”惠民文化活动近350场,惠及人次达220万。

——第十四届湖北(潜江)龙虾节万达虾乡彩虹音乐节、百万游客游潜江万达音乐节,涵盖音乐、时尚、美食等元素,来自全国各地的演出嘉宾带来风格多样的电子音乐,给观众强烈的视听享受,活动每天惠及2万人次。

——举办“文化力量 美丽潜江”广场舞展演,全市22个区镇街道文化站代表队共500人参与,惠及群众近3万人,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群众文化盛宴。

近年来,潜江文艺活动“遍地开花”,群众活动展演精彩纷呈,文体活动点燃激情,凝聚了基层文艺队伍,给全市百姓带来高品位视听盛宴的同时,增强群众参与度,激发基层文艺活力和创造力,为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注入了新动力,也为整个城市渲染出浓厚的文化气息。

文旅融合“提信心”

2023年,我市旅游市场供需两旺,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假日市场繁荣有序,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共接待游客614.91万人次,同比增长46.37%;实现旅游收入43.26亿元,同比增长46.89%。潜江已成为全国新晋“打卡地”。

每逢盛夏,数以百万的外地游客如候鸟来袭,只为那一盘最地道的小龙虾,品尝夏天的味道。

2023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我市开展“百万游客游潜江”主题活动,推出共计19项文化、体育、旅游消费活动。市内各大景区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推出主题多样的文旅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体验。

生态龙虾城推出“万人龙虾宴”活动,发放龙虾餐饮消费券,街区同步举办文艺表演、非遗表演、旅游景点推介等活动。

A级景区品牌效应持续释放。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办“楚台章华 好戏潜江”国庆系列活动,开展梦回章华文艺展演、楚文化体验游、非遗产品展销等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了楚文化和潜江非遗文化的魅力。拖船埠红色旅游景区举办帐篷音乐节,亲子乐园、游船等项目备受青睐。

戏剧文化游成亮点。曹禺大剧院夜间演绎精彩纷呈,乐队演唱会、脱口秀、花鼓戏轮番上演。

乡村旅游市场持续火爆。旅行社开发了不同主题的潜江乡村旅游线路产品,红色农垦小镇、星期8生态农业公园、楚潜村韵、凤林苑、三园生态园、莫岭村等乡村旅游点备受青睐,吸引众多团队游客。

近年来,我市依托楚章华台遗址、曹禺文化产业园、拖船埠等旅游资源,围绕潜江非遗文化、楚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特色元素,整合相关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旅游及相关品牌创建,推动旅游目的地建设和提档升级。

同时,进一步强化文旅市场管理。去年,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10次,出动执法人员1万余人次,检查各类文旅行业场馆场所4800余家次,发现整改各类隐患问题10余处,全力保障文旅市场快速复苏;进一步完善旅游投诉机制,旅游投诉回复率和游客满意率均达到100%;建立健全文旅行业诚信体系,以文明旅游、诚信经营推动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田园采摘、钓虾钓鱼、农家美食、特色非遗、帐篷露营……在潜江,不仅能领略水乡园林之美,还能探索到“中国虾稻之乡”的田园妙趣。

潜江,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龚华表示,2024年,该局将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优势文化品牌、推进旅游健康发展、促进遗产传承保护、强化文旅市场监管、推动体育事业发展、提升广电服务水平,推进我市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