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阅读潜江要闻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成 妍)化工产品“走出”生产线,其产出的废水废料何去何从?
在潜江,有这样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能让成分复杂的废水经过层层“魔法”,变成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进入下一轮循环使用中,延伸出一条绿色新质生产线。
夏日炎炎,记者来到位于王场工业园区的永绍科技公司。
只见一辆辆装载废水的罐车排队有序驶入厂内,工作人员全副武装,攀爬上车逐一对废水进行初检及分类,引导车辆进入不同的处置区。
此时,公司检验室里,化验员吕晓佳正对已抽取的样品进行成分分析、浓度检测。
“这批是从武汉运来的废液,含氟量为174400mg/L,是国家允许排放标准的87200倍。”吕晓佳介绍,经过他们的工艺处理浓度可降至0.36mg/L,这是国家标准的六分之一。
这项工艺水平在我省已是首屈一指,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
该公司总经理王秋玮告诉记者,作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企业、全省唯一的含氟废水处理企业,他们公司年处理能力可达6.5万吨,业务范围辐射全国。今年一季度,该公司为长江存储、长飞光纤、武汉新芯等公司处理氢氟酸废液就达1.58万吨。
然而,永绍科技的发展之路并非坦途。
“我们最早就是一家化工企业,因生产氟化铝过程中产生的含氟废水无法处理达标,被关停整改。”王秋玮说,一夜之间,企业站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
废水去哪里?企业怎么办?当时,企业负责人力排众议,做出了关键的抉择——转型!走科技环保型的发展道路,专攻含氟废水的处置。
从“制污”到“治污”,是一次次科技创新的淬火历练。
为解决含氟废水的处理问题,永绍科技把目光转向了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科技攻关,终于将含氟废水浓度降到了0.36mg/L,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而这项“氟化铝工业含氟废水的处理、利用及其配制方法”专利技术,后来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潜江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废水里“淘金”的永绍科技,很快也尝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红利,企业快速壮大,规模效益逐年攀升,由原来占地5亩的小厂,扩建成占地200多亩的大企业。眼下,永绍科技的“朋友圈”逐步扩大,客户纷至沓来。
“企业生产过程中,每年会产生1000吨左右含氟废水,能否有效处置,实现达标排放,是关乎企业正常生产的关键因素。”菲利华融鉴公司总经理陈友杰表示,当初公司选择落户在王场工业园,就是看中了永绍科技这个国内非常专业的含氟废水处理企业,能为他们高效、低成本地处置好废液。
从“痛点”到“卖点”,永绍科技还将目光投射到微电子产业园企业所需上。
“因为省内没有相应处置能力,比如京东方的有机溶剂一直都是送往安徽进行处置,运输成本及风险都较大。”王秋玮告诉记者,去年起,他们启动了处理有机溶剂的新装置建设,目前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今年8月将进行试生产,预计年底全面投产。
采访中,王秋玮跟记者算了一笔账:原本需求企业处理有机溶剂每吨需花费约3000元,而送来永绍科技处置,我们不仅不收取处置费用,还能通过工艺将有机溶剂加工成永绍科技所需原材料,实现每吨1万元的收益。“对产业链上的企业来说,循环利用是多赢。”他说。
企业间小循环也带动了园区大循环。目前,我市依托2个省级合格化工园区,大力发展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耗氯精细化产品等高端新材料,实现产业链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达95%。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