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答好“期中卷” 赢取“全年红”

江江智能助手

为您阅读潜江要闻

原标题:答好“期中卷” 赢取“全年红”——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观察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琼艳)塔吊林立,长臂挥舞,热火朝天的场面随处可见;车辆穿梭,工人忙碌,节节攀升的建设速度催人奋进;发展为要、项目为重,拼经济搞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时值盛夏,潜江大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在全年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时间节点,7月25日至26日,2024年上半年项目集中拉练活动举行。

有对比,才能看到差距;争高低,才能激发干劲。

面对这堂“同题作答”的“公开课”,各地各部门铆足干劲,拿出最好表现,精心准备“项目大餐”。

第一站来到了育才路小学。烈日下,一栋栋红白相间的教学楼气势恢宏,观摩人员赞叹不已。

“项目总建筑面积22310.23㎡,规划教学班42个,学位1890个。”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工人们正抢抓时间进行装饰装修和配套设施建设,确保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

向南而行,万达广场也是一派繁忙的建设场景。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我市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业态最丰富的品牌商业综合体,预计年营收产值达5亿元以上,提供4000余个就业岗位,创造年税收3000万元以上。

随后,观摩人员来到红梅路西延、县河生态环境治理一期、海大集团年产20万吨生物配合饲料等17个项目现场。大家一路看、一路议、一路评,倾听拔节之音、感受发展脉动。

最终,经过评比,园林街道、泰丰街道、高石碑镇分别获得重点园区组、工农并举组和特色农业组第一名。

一场“年中考”,让各地各部门“燃”了起来。而紧接着召开的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更让大家心潮澎湃。

会上,我市半年经济“成绩单”新鲜出炉:

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1.6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5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5.9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16.21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8.7:43.4:47.9,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一组组“跃动”的数字,彰显了我市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承压下行的经济形势,我市坚定信心、乘势而上,锚定既定目标奋力攻坚克难,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实现总体平稳。

——主要指标企稳提升。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1.63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6亿元,可比增长17.7%,高于全省6.7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6,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4.2亿元,增长5.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全省排名第6,其中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9.6%、8.3%,高于全省14.6、4个百分点。

——先行指标持续向好。工业用电量20.66亿千瓦时、增长5.5%,增速相较1-5月上升3.4个百分点;工业增值税增长3.9%,高于全省12.6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58.08亿元,增长9.7%。公路、水上运输货运周转量增幅分别为21%、36%,邮政业务总量增幅20%。

——重点行业稳定增长。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9%。工业32个行业大类有21个保持正增长,14个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稳中向好的“期中卷”,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爆发力”。

——加快产业改造升级。当前,我市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36.44%,江汉盐化工、可赛化工等企业加速技改升级;新硅科技、达诺尔二期、和远电子等光电子信息项目,孚诺林三期、诺亚、阿科力、新轩宏等新材料等项目,中能建空气压缩储能、特变电工等新能源项目有序实施,江汉盐穴储气库有效库容达3000万立方以上,油地全方位深层次合作走深走实。

——加快打造创新高地。今年以来,我市以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为抓手,推进科创中心试运营,入驻产业技术研究院2个、企事业单位17家、省级科创平台21家。搭建以“用”为导向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的创新平台,促成88个项目完成供需对接。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78家,高新技术企业生成受理编号71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完成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30.13亿元、同比增长12.51%。

这些分量足、成色好的数据,如深置的基石,支撑起一座不断升高的经济大厦。

从春天出发,向希望而行。聚焦“奋战三季度、决战下半年”工作要求,全市上下将继续坚定信心、铆足干劲,乘势而上、砥砺奋进,全力以赴把项目一个个抓实,把事情一件件办好,推动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实现新突破、跑出好成绩,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潜江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