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阅读潜江要闻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洪苗苗 刘列刚)在龙湾镇腰河村六组一家看似平凡的理发店里,隐藏着一位不平凡的诗人——林咏。
走进店内,空间虽小却井井有条。理发椅旁,堆积如山的诗词格律书,彰显着主人对文学的热爱。理发店后面的房间,则是林咏创作诗词和书法的“心灵角落”。
初见林咏,他正手持理发剪,认真地为顾客修剪头发。他眼神专注、动作娴熟,不一会儿功夫,顾客的头发就被打理得整整齐齐。顾客满意离开时,他微笑送别。
林咏出生于1948年,命运在他8岁那年,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一场重病,无情地夺走了他倾听世界的权利,也让他难以用言语表达内心。仅上了一年小学,他便无奈辍学。而后的岁月里,他学过印花、雕刻,开过商店、桌球店,做过各种活计,最后在理发行业稳定下来,养起了家。慢慢地,他通过自学掌握了文字,生活的磨难不仅没有击垮他对生活的希望,反而成了他写作的素材,他对文字始终保持着一份纯真与热忱。
2016年,市诗词楹联学会龙湾分会热情地向他抛出橄榄枝。从此,林咏的生活如诗如画般增添了更多绚丽的色彩。每一次龙湾分会组织的活动,都能看到林咏积极参与的身影。他如同一块干涸的海绵,拼命汲取着知识的甘霖。
白天,他在理发店辛勤工作,为顾客们设计满意的发型;夜晚,当月光洒在窗前,他就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琢磨字句,思考韵律。
“荒湖改造变金仓,疑是蓬莱换地方。广场惹来仙女舞,村村奔上富康庄。”2017年,林咏的第一首诗歌《冯家湖感怀》在《章华台》诗集上发表。彼时,他重返故乡,湖乡巨变,有感而发。这一发表,便如同开启了一道闸门,他的创作灵感如泉涌,一发不可收拾。
他用优美的诗句讴歌返湾湖:“千树梨花,一湖异鸟,鱼翔舟荡清波绕。画廊幽静耸琼楼,栈桥十里田歌笑。”生动的描绘让人身临其境。
赞美寻湖大道时,他写道:“拖运新公路,村前有站亭。水光昌秀色,湖景满春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家乡变化的喜悦。
他写自己:“良药能驱疾,读书可解痴。青松长益寿,皓月久清脾。路远勤磨志,山高苦探知。人生多坎坷,矢志以持之。”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渴望。
写给爱妻徐乾培:“燕爱对栖梁,鹊恋双依树。风里飞来雨里游,风雨同相聚。鱼觑水边花,月照晨中露。漫漫天涯影相随,渡尽生平旅。”深情款款,让人感受到他们夫妻间的深厚情感。
反腐倡廉的题材在他笔下,也充满了力量:“惊雷烈,重拳惩治贪狼灭。贪狼灭,拍蝇打虎,党章坚决。倡廉反腐无休歇,从严法纪纲风崛。纲风崛,人心大快,政清民悦。”
他还感激自己的启蒙老师漆世让:“引我启蒙灯,指向前方路。引我攀山涉艺洲,垦植诗田树。霜雪结眉尖,岁月峥嵘旅。培育奇葩果压枝头,韵海峰尤著。”
林咏的诗词,不仅在当地的诗词圈子里引起了轰动,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的故事。每当有人来到他的理发店,与他交流诗词,他总是激动地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想法,那眼中闪烁的光芒,如同他笔下璀璨的诗句。
在林咏的人生旅途中,妻子是他最坚实的后盾。他们相识于青春年少,在岁月的长河中相濡以沫。徐乾培回忆起过去,眼中满是温柔:“他一直都对这些感兴趣,就算听不见说不了,也从未放弃过。我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他。”每当林咏完成一首诗词或一幅书法作品时,徐乾培总是第一个欣赏的人,她的眼神中充满了骄傲和欣慰。
林咏凭借着自学查字典记拼音,翻阅韵书,钻研格律,创作出诗词400余首、书法300余幅,作品刊登在《中华诗词》《湖北诗词》等国家级、省级诗刊上。去年,他还被纳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在这间小小的理发店里,林咏用理发剪为生活剪裁,用诗词为梦想添彩。在漫长无声的世界里,林咏用诗歌发出了最响亮的“声音”,奏响了一曲动人的逐梦之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