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阅读潜江要闻
从“纸间传递”到“云端共享”
我市医保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全面启用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 莹)“以前开完处方得在医院排队结算拿药,现在,拿着手机就能去药店买,还能用医保报销,真是太方便了!”7月3日,在园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市民张阿姨,向记者展示手机上的电子处方后,步行5分钟到附近的定点药店,仅用3分钟就完成了购药和医保结算。
这一变化,源于我市全面启用的医保电子处方流转平台——1月1日起,“双通道”及“单独支付”药品率先通过该平台流转,7月1日起,门诊慢特病用药同步纳入,标志着我市医保服务进入“无纸化”新阶段。
从“纸间”到“指尖” 购药流程更顺畅
上午9时许,在园林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门诊大厅,65岁的糖尿病患者李大爷在便民门诊开具了胰岛素电子处方,处方信息自动同步至湖北省医保信息平台,在相距500米的“双通道”定点药店,执业药师通过医保电子处方中心下载了李大爷的处方,不到2分钟便完成了胰岛素的购买和医保报销。“系统自动核查处方有效期、药品匹配度等信息,我们只需按处方调剂即可。”工作人员介绍,药店已增设“电子处方购药”专窗,并配备专职药师指导参保人操作。
根据《湖北省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医保药品外配处方管理的通知》,我市电子处方流转分三阶段实施:1月1日起,“双通道”及“单独支付”药品通过平台流转;7月1日起,门诊慢特病用药同步纳入;11月1日起,门诊统筹基金支付的药品全面电子化。
“这一改革的核心是强化处方流转全流程监管,保障参保人就医购药合法权益,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搭建,可实现医疗机构与药店处方信息实时共享,参保人凭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电子处方,在开通“双通道”、门诊慢特病或门诊统筹的药店购药,符合规定的可以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流程再优化 待遇不变更安心
“以前总担心电子处方会影响报销,今天体验后发现待遇完全没变,反而省去了排队拿药的麻烦。”在泰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高血压患者陈女士说,她患有慢性病需长期服药,过去每月需到医院排队开药,如今医生开具电子处方后,可直接选择离家更近的定点药店购药,省时又省力。
“现在每盒药上都有追溯码,扫码就能看到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记录,心里特别踏实。”在国大药房园林店购药的市民刘先生向记者展示手机上的药品追溯信息,“电子处方流转后,我们参保人能选择的药店更多了,药品价格也更透明,再也不用担心药店会加价,报销比例也和医院一样了。”
记者随机采访的多位参保人均表示,对电子处方流转的接受度较高。“只要能保证药品质量和报销政策不变,我们更愿意尝试这种新方式。”市民王阿姨说。
规范应用管理 有迹可循更放心
为确保平台平稳运行,市定点医疗机构已推出多项便民服务——便民门诊全覆盖,全市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油田矿区指定卫生所均开通电子处方流转业务,参保人就诊后可直接获取电子处方;导诊服务优化,医疗机构增设导诊人员,引导参保人了解电子处方使用流程;药品配备扩容,医院药库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常用药储备,并在医院HIS系统中建立外配处方药物目录,确保处方“应传尽传”;医师规范开方,医生开具处方时优先选择医保目录内药品,若需使用目录外药品,须向患者充分说明并取得同意。
“我们已推动36家定点医疗机构设置便民门诊,通过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既维护了参保群众的合法权益,也进一步保障了医保基金的安全。”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子处方流转平台的应用,让每一张处方的开具、流转、使用均有迹可循,从源头杜绝了“人情方”“虚假方”等问题。
“截至目前,市医保局已对全市286家定点医药机构进行了医保电子处方流转系统操作培训。”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医保局将通过社区讲座、线上直播等方式帮助参保人熟悉流程,同时优化电子处方流转流程,完善信息系统建设,为参保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从“纸间传递”到“云端共享”,电子处方流转平台的启用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医保服务理念的革新。对参保人而言,它打破了就医购药的时空限制;对医疗机构和药店而言,它推动了服务流程的标准化与协同化。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市医保服务正朝着更高效、更便捷、更惠民的方向迈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