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潜江人现在办事有多顺?

江江智能助手

为您阅读潜江要闻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 通讯员 余慧敏)“以前办企业迁移,市监、税务、人社等窗口得挨个跑,材料递了一遍又一遍,折腾大半个月才搞定。现在网上填张表,数据自己‘跑’,三天就办利索了!”近日,宜迅供应链有限公司吴女士看着电脑上的办理结果笑开了花。这抹笑容,正是潜江市“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结出的民生硕果。这场从流程再造起步、靠数据融合提速的变革,正以“体制机制+技术赋能+服务创新”的组合拳,将“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路”,让“多头奔波”成为“一窗通办”。

制度创新:把“烦心事”捋成“顺心事”

“以前申请公租房,材料得准备一沓,来来回回跑好几趟,俩月能批下来就不错了。”说起过去办事的难,园林街道居民王大爷直摆手。如今,在工作人员协助下,他直接网上申请即可完成办理。

这一变化源于潜江的“清单化管理”。针对个人、企业全生命周期的43项重点事项,当地逐项梳理流程,将串联审批的“线”拆开,重新织成并联办理的“网”。以公租房申请为例,事项从8个压减至整合流程后的简化环节,办理时间从59个工作日缩至29个,材料减少八成,申请人无需再“跑断腿”。

办事大厅的“局长坐窗”机制,让难题迎刃而解。今年夏天,市政数局牵头整合自建、应急、生态、市监“210企业专区”等窗口,试行分领域综合窗口模式。调整后,企业办事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15分钟,效率大幅提升。

14场“政务直播间”更火出圈。市公安局出入境副支队长曾在直播中详解:“护照和往来港澳通行证申办需要哪些材料,我来一一说明……”镜头前政策解读清晰,镜头后“学到了”“太方便了”的留言刷屏,单场直播吸引数千人围观,政企、政民距离显著拉近。

数据破壁: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

“开学报名不用带户口本、房产证去学校了?”市实验小学门口,家长李女士有些疑惑。老师解释:“在湖北政务服务网教育入学‘一件事’入口填写信息,系统会自动调用出生证明、户籍、房产等信息核验,几分钟就能申请好。” 今年,教育入学“一件事”调用证照数据14万次,像李女士这样的家长靠“数据跑路”实现“零跑腿”。

这背后是潜江织就的“数据网”:14个部门业务系统打通,4大基础库和11个专题数据库建成,2165.6万行数据汇聚成办事“活字典”。周矶管理区的张奶奶办理养老金时,便民服务中心“云综窗”远程操作,5分钟就完成办理,老人笑着说:“在家门口就办成事,真好!”

“鄂汇办・潜力办”APP的AI客服成了“24小时服务员”。市民王先生半夜咨询异地转诊备案所需资料,智能客服不仅列明材料,还告知线上线下办理方式。

企业也尝到了甜头。“以前找政策像大海捞针,现在系统自动匹配,几十万补贴直接到账,太省心了!”晶汇粮食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打开“惠企直通车”向记者展示,“专精特新奖励”“稳岗补贴”等政策一目了然。截至目前,200多家企业通过该平台领到了7000多万元“红包”。

场景重构:让“家门口”能办“所有事”

“退休手续在一个窗口就能办完?”市政务服务中心内,刚办完退休手续的刘师傅有些惊讶。工作人员解释:“材料一次性提交到窗口后,收件系统会自动流转至公安、医保、社保等部门办理,3天就能办好。” 此前需跑5个部门、等133天,如今“一窗通办”3天搞定,刘师傅竖起大拇指:“这改革改到了心坎里!”

这得益于潜江打造的“1+N”综合窗口——1个“关联事项集成办窗口”加人社、医保等N个分领域窗口,搭配智能叫号机、扫描终端,办事如“医院分诊”:前台收材料,后台分部门办理,窗口统一出结果,再也不用“部门间打转”。

线上办事同样便捷。“鄂汇办・潜力办”涵盖社保缴费、不动产登记、医保参保等1000多项“掌上办”业务。2025年以来,线上办件量超8万件,好评率达100%。“半夜想起交医保,点开手机就办了,不用等上班。”市民赵先生的体验道出了众人的感受。

如今,潜江政务服务改革交出亮眼成绩单:2024年上线25个重点事项,2025年上线12个,办理时间减少80%以上,跑动次数减少90%以上,总办件量超1.5万件。这场刀刃向内的改革,不仅让办事更快、更省、更方便,更透着民生温度。市政数局表示,将持续深化改革,针对办事痛点建立常态化机制,探索“小切口一件事”服务模式,拓展场景化服务领域,进一步提升办事便利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