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阅读潜江要闻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莹 通讯员 王亚利)近日,园林街道袁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热闹非凡,一场积分兑换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自从社区推行‘积分制’,我把自家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不仅住着舒心,还能换福利,这政策真是好到了咱心坎里!”袁桥社区居民杨爱珍手捧刚兑换的生活用品,脸上洋溢着笑容。
走进袁桥社区,往日杂物堆积的角落如今整洁有序,曾经凌乱堆砌的菜园变身美丽小花园。1000余户居民主动投身环境整治,让这个地处城乡结合部、拥有千余户人家的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而这一切的改变,源于社区创新推行的“居民公约+双轨积分+福利联动”治理模式,用“小积分”激活了居民参与环境整治的“大动力”。
公约为基 立下环境整治“规矩”
人居环境整治,难在长效,贵在共识。袁桥社区从完善制度入手,组织党员、居民代表、乡贤人士反复研讨,将房前屋后无杂物、无乱堆乱放,定期清理三堆两垛等要求写入《袁桥社区居民公约》,让环境整治从“靠自觉”转变为“有约定”。
在讨论过程中,党员干部带头承诺不搞特殊、不徇私情,确保公约条款对全体居民一视同仁。“居民公约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大家商量出来的家务事。”社区党总支书记龚红燕介绍。
为推动公约落地,社区通过“党员居民代表会”“板凳会议”“清风夜话”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将居民最关心的环境卫生问题逐一列出,明确责任、标准和奖惩。比如规定“房前保持整洁无堆积杂物一月得40分,发现乱堆杂物积分为0”,简单明了的条款让居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也为环境整治划定了“硬杠杠”。
积分赋能 激活居民参与“热情”
如何让公约从“纸上”落到“地上”?袁桥社区创新推出“双轨积分制”。一方面,居民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及“三堆两垛”,并常态化维护环境卫生,社区每月进行一次巡查评分,居民可获得基础积分;另一方面,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矛盾调解、维护社区安全稳定、志愿服务、打造“小三园”等社区治理行为,经审核属实后获得赠与积分。
为满足居民不同的兑换需求,社区与辖区商超合作,丰富积分兑换形式。居民累计积分50分以下,可在社区积分兑换日兑换卫生纸、油等日常生活用品;50分以上,可在社区积分兑换日领取积分券,到社区指定的超市自由兑换物资。
为凝聚集中整治合力,每月“全民洁城日”,社区通过微信群提前通知、网格员入户动员、党员带头示范等方式,形成“社区发动、居民响应”的组织模式。曾经,不少居民房前屋后的高秆农作物疯长,藤蔓顺着电线杆肆意攀爬,缠绕得像一团乱麻;门口的小路被杂物挤占得只剩窄窄一道。
如今,在一次次集中整治中,居民自发清理杂草、清运积存垃圾、规整乱堆物料,不仅道路宽敞了,视野也变得豁然开朗,以往影响环境的旱厕,居民也主动申请拆除。在一次次有规律、有组织的集中行动中,整治效率显著提升,“共建共享”的理念也深入人心。
截至目前,在广大居民的自发行动下,累计清理房前屋后“三堆两垛”、废弃棚舍480余处,拆除整改旱厕25处,整改清理废品收购站、二手经营场所20余处。曾经的卫生死角变成了“小花园、小菜园”,主要道路两旁还种上了月季和冬青,居民出门见绿、移步见景。
福利联动 积分兑换民生实惠
“积分能换真金白银的福利”,这是袁桥社区撬动居民参与热情的“硬核激励”。社区将积分与民生保障深度绑定,推出福利兑换政策,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达标的家庭户,可凭累计综合积分为家中70岁以上老人兑换医保补贴和重阳节福利。
72岁的李奶奶家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自“积分制”实施以来,儿子儿媳坚持打扫庭院,攒下每月达标记录。上个月,不仅帮李奶奶换了200元医保补贴,等到重阳节还能领取一份慰问金。“孩子们扫院子更上心了,我看病能省点,心里暖乎乎的。”李奶奶的话道出了不少老人的感受。
这种“积分+福利”的联动模式,让居民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居民李广富算了一笔账:全家每月保持房前屋后整洁,参与社区组织的“全民洁城”“清洁家园”等活动,累计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再加上两个老人领取的医保重阳福利,一年下来足足有900元。“以前觉得环境整治是社区的事,现在才明白,自己动手受益的是全家。”李广富不禁感慨道。
环境好了,人心齐了,社区的凝聚力也更强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袁桥社区用“小积分”撬动了人居环境“大提升”。这不仅是一次治理方式的创新,更是一场凝聚民心的实践,当每一位居民都成为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受益者,美丽社区的蓝图便会在大家的手中徐徐绘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