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小微权力”运行 监督护航民生工程

江江智能助手

为您阅读潜江要闻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 莹 通讯员 李玉方)“改造不仅让路好走了、污水不堵了,更重要的是从头到尾都明明白白,收多少钱、花在哪儿,我们看得一清二楚。”园林街道城南社区车站巷西二街居民张阿姨的感慨,道出了城南社区在民生工程中融入小微权力监督带来的显著成效。

这场下水道与道路改造,不仅成功解决了居民的生活难题,更以透明规范的监督让民心更暖、信任更实。

车站巷西二街作为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背街小巷,历经三十多年,管网老化、路面坑洼等问题接踵而至。每逢雨季,污水返涌、异味扰民,居民对此怨言已久。

“问题不能拖,但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得让大家放心。”社区工作人员坚定地表示。网格员挨家挨户记录居民诉求,将收集到的民意集中的7条具体问题,如“雨季下水道污水四溢”“道路破损”“邻里台阶占道”“巷口路面低洼”“自来水管网老化”等,逐条公示在社区公告栏和居民微信群。同时,明确“谁反映、谁跟进、及时反馈”,确保每一条诉求得到回应,为后续精准解决民生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改造工程需22.98万元资金,其中居民筹资1.98万元、社区自筹21万元。这笔资金怎么收、怎么用,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

社区用“监督清单”给出了清晰答案:对于居民筹资部分,明确每间房屋筹资标准为500元,涉及42户居民的筹资明细,经居民代表大会表决后公示3天,无异议才启动收取程序,充分保障了居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对于社区自筹的21万元,其来源为年度民生专项资金,资金使用范围涵盖管道采购、路面硬化、施工费等,全部录入社区“小微权力管理平台”,居民扫码即可查询。

工程期间,每月5日前公示上一月支出明细,小到一把铁锹的费用都清晰可溯,真正做到了每一分钱都花得明白、用得其所。

施工阶段,社区监督工作更是“步步紧跟”。招投标流程全程邀请3名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参与监督,中标施工队的资质、报价、工期承诺等现场公示,杜绝了“暗箱操作”,确保了施工队伍选择的公平公正。

社区组建“监督小分队”,每日巡查施工质量,对管道埋深是否达标、混凝土强度是否合格等关键指标进行严格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当场要求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拍照公示,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保障工程质量。

遇到居民与施工方的摩擦,如施工噪音扰民、材料堆放影响出行等问题,社区按“小微权力调解流程”,邀请双方共同协商,达成的解决方案书面存档,让“一碗水端平”有据可查,有效化解了施工过程中的矛盾纠纷,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工程竣工后,社区不仅公示了最终决算,还组织居民代表现场验收,满意度达100%。如今的车站巷西二街,路面平整、排水通畅,居民遛弯、出行再无烦恼。

“监督不是挑刺,而是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暖心工程、放心工程。”社区党委书记罗庆富表示,未来,将把这种小微权力监督模式复制到更多民生小事中,让每一项惠民举措都经得起检验,让居民的幸福感既有“温度”,更有“透明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