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江江智能助手

为您阅读潜江要闻

原标题: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医食住护一体化服务托起“幸福夕阳红”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莹 艾帅)“以前总怕给孩子添负担,也怕街坊邻居说闲话,更担心住进去受冷落。现在好了,这儿比家里热闹多了,一天到晚都乐呵呵的,子女也放心,有空就来看我们。”8月23日,90岁的郭宜城和老伴坐在华美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的活动室里,一边和老伴练习书法,一边跟人唠着嗑。

作为江汉油田总部所在地,广华寺街道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31%,其中,空巢老人占比95.6%。面对重度老龄化挑战,“养老院”在不少老人心中曾是“麻烦子女”“怕受委屈”的代名词。华美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的成功运营,正是广华寺街道深耕民生实事,创新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养老服务新模式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广华寺街道立足辖区养老需求实际,深入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工程,创新构建了“4+11+N”三级养老服务体系,一体化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系建设,用贴心服务打破偏见,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充满欢声笑语与浓浓暖意,这缕“幸福温度”让养老服务的“民生温差”渐趋平衡。

“家门口”服务:打破养老偏见的“第一扇窗”

“今年初他和老伴还在为‘去不去养老院’和子女争执不休。”华美社区党委书记王俊指着正在挥毫泼墨的郭爷爷,讲述了这个1400平方米“社区嵌入式”养老中心的蜕变故事。

这座由国企武汉吉年养老投资有限公司专业运营、政府提供场地并购买服务的养老综合体,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相邻而居。走进其中,二楼的24小时照护区里,适老化床头配有紧急呼叫铃,卫生间铺着防滑垫,走廊两侧安装了扶手;三楼的老年课堂里,几位老人正跟着志愿者学剪纸。

“这些都是根据老人需求开的课,上个月他们说想学手机拍照,这周就安排了数码课。”王俊介绍。

“当初想送父亲去养老院,母亲说啥也不同意,怕父亲受委屈。后来带父亲去实地一看,她当场就说‘这地方比家里还舒服’。”郭先生感慨道,如今父母在养老中心享受科学养护,闲暇生活丰富,每天都过得可惬意了,家人也很安心。

而该中心的“喘息式服务”也让不少居民直呼“人性化”。“子女临时有事,可以把老人交给我们托管几天。”华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曹寒指着几间布置温馨的单人房介绍。

“上周出差,把80岁的老母亲送来住了一周,帮我们解决了老人无人看管的难题。”李师傅笑道,“走的时候老太太说这比家里还热闹。”

数据显示,该中心自2025年2月投用以来,已累计提供上门照护服务1200人次,托管服务86人次,老人满意度达98%。如今,该中心床位入住率已达60%,越来越多的老人从最初的怀疑、抵触,变成了如今的依赖与信赖。

15分钟幸福圈:解决“关键小事”的民生答卷

“吃饭难,曾是许多独居老人面临的现实问题。”华美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而今年78岁的陈金元奶奶,现在每天下楼走5分钟,就能在社区幸福食堂吃到热乎的三菜一汤,为她的生活提供了不少方便。

“以前自己买菜做饭,累得腰酸背痛不说,做少了不够吃,做多了又浪费。现在食堂的饭菜合口味,还能和老邻居聊聊天,比一个人闷在家里强太多了。”陈金元端着餐盘,向记者展示今天的菜品:红烧肉炖土豆、清炒小白菜、冬瓜虾皮汤。

“食堂所有设计都是根据老人需求调整的,取餐台降低了高度,秋冬季节座椅会加上软垫。”食堂负责人说。

除了日常照料,看病就医也是老人们最关心的事。广华寺街道将社区闲置的住院部改造升级为康养照护中心,实现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无缝衔接。

“在这里住着特别安心,医生每天都会查房,身体有啥不舒服,按个呼叫铃,医生护士很快就能到床边。”88岁的王奶奶告诉记者,“再也不用麻烦子女请假陪我跑医院了,为我们省去了很多麻烦。”

与此同时,广华寺街道还构建了三级转诊网络,确保95%的老人就医需求能在15分钟内得到响应,让老人们看病更及时、更省心。

暖心答卷:从“焦虑”到“温暖”的民生跨越

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广华寺街道通过系统化布局养老服务设施,目前已建成由2家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1家日间照料中心、8家幸福食堂及4家专业养老机构组成的服务网络,形成覆盖全域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养老既是民生工程,更是发展工程。”广华寺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伍远姣介绍,通过将老年群体的“急难愁盼”转化为“幸福清单”,街道不仅实现60岁以上老人服务满意度92%、子女照护压力降低40%的民生改善,更带动相关产业增收超200万元,形成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目前,向中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已完成选址论证,广中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正加速建设,预计年底投用后将新增服务容量。通过持续完善服务网络,不断推动“15分钟养老服务圈”提质扩容,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有“医、食、住、护”一体化的高品质服务。如今,“老有颐养”已成为广华寺街道民生保障的闪亮名片,为城市发展注入温暖持久的人文动力。

“养老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广华寺街道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企地融合”,盘活更多油田移交资产,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让“专业机构+社区+居家”的模式更可持续,真正托起“幸福夕阳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