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阅读潜江要闻
原标题:从“满天星”到“冠军星”——潜江校园足球“一条龙”培育体系观察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 孙琴琴 关洪磊)“我们是——冠军!”近日,在湖北省中学生足球决赛现场,我市实验高中女足姑娘们的呐喊声响彻赛场。这支来自“小龙虾之乡”的队伍,捧起了全省最高奖杯。
这座含金量十足的奖杯,不是“横空出世”。连日来,记者走进全市各中小学校,循着足球滚动的轨迹发现:从小学操场的欢声笑语,到初中赛场的热血对抗,再到“满天星”训练营的淬火打磨,最终到高中赛场的巅峰绽放,我市已然形成“扎根-壮苗-拔节-结果”的校园足球培育“潜江模式”。
扎根:把足球变成“快乐游戏”
“我带球像不像梅西?”9月23日,在市田家炳实验小学(北校区)的足球课上,二年级男生邓智勋跌跌撞撞地带着球,虽然步伐还有些踉跄,但脸上写满了纯粹的骄傲和快乐。
宽阔的操场上,孩子们被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接力运球”“快乐驿站”“家园保卫战”等足球游戏,欢声笑语取代了严肃的指令。“很喜欢踢足球,是课后托管学的,不知不觉就会颠球、传球了。”二年级(6)班的丁芷霖一边灵活地用脚内侧推着球绕过圆锥标志筒,一边对记者说。
“我们的任务不是选苗子,而是‘撒种子’。”体育老师周妍卉看着奔跑的孩子们,眼中带着笑意,“关键是让娃娃们觉得踢球好玩,是件酷事儿。种子撒得足够广,总有一些会深深扎根。”
该校副校长欧阳波向记者介绍了普及足球兴趣的“秘诀”:“我们始终坚持‘让每个孩子都能接触足球、爱上足球’的理念,把足球融入课后托管,开设零基础足球课程,从颠球、传球等基础技能教起,大大降低了参与门槛。”他特别提到,学校31名专职体育教师中,有5名是持中国足协D级证书的足球教练。
“用专业的指导让孩子觉得‘足球不难,还很好玩’,才能真正把普及落到实处。”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潜江各小学,足球的种子悄然播撒进无数幼小的心田。
壮苗:让基本功在联赛中“磨出来”
当小学里播下的足球种子逐渐发芽,孩子们升入初中,“潜江模式”也随之进入“壮苗”阶段——曾经的“快乐游戏”,开始向更具竞技性的“基本功打磨”转变,而班级联赛,正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练兵场”。
“脚步快一点!抬头观察!”在园林二中,教练响亮的喊声伴随着清脆的哨音,在秋日的空气中回荡。9月23日下午,八(10)班正与八(3)班进行班级足球联赛。场上队员全神贯注,传接球、跑位、战术执行有板有眼;场下拉拉队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说话间,场上传来一阵欢呼——八(10)班前锋一脚射门,球擦着门柱入网,八(3)班的队员们没有沮丧,反而围在一起讨论防守漏洞。
“乱花渐欲迷人眼,今年十班最耀眼!”八(10)班的学生方利文激动地喊出班级口号,他抹了一把汗说,“以前踢球就是瞎跑,现在知道要跟队友配合。和队友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努力的感觉,超燃!感觉班级因为这次联赛更加团结融洽了。”
“初中阶段,我们要把‘兴趣’变成‘基本功’。系统化的竞赛体系是筑基的关键。”园林二中副校长蔡高华站在操场边,看着孩子们在比赛中互相提醒、配合。学校每周都有足球社团活动,每学期都举办校级足球联赛,让孩子在兼具趣味和竞技的比赛中成长。这既巩固了他们的基本功,也为有潜力的孩子向更专业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足球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拔节:“满天星”下炼出“好苗子”
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基本功打磨,一部分天赋与热爱并存的孩子,迎来了“潜江模式”中最关键的“拔节”期——以曹禺中学(泰丰校区)等学校为基地的“满天星”训练营,如同一个专业的“淬火炉”,将分散在各校的“好苗子”集中起来,进行系统化、高强度的精英培养。
近日,在曹禺中学(泰丰校区)“满天星”训练场上,节奏明显加快。孩子们在教练的指导下,反复演练着区域控球、攻防转换等战术细节。“周一至周五校队训练一个多小时,周末在‘满天星’也只休息半天,主要学习停、传、带、射等技术,还有战术理解。”“满天星”训练营教练杨磊介绍。
“在这里,我才知道足球可以这么踢!每周除了校队训练,还有‘满天星’的战术课和高质量比赛,感觉自己像开了挂一样进步飞快。”“满天星”队员蔡生蓉说,“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每一个不服输的瞬间,我会在足球的道路上坚定走下去。”
曹禺中学(泰丰校区)校长助理罗士军介绍:“自潜江被认定为全国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单位后,我校作为分营区就开始实行‘市队校管’模式,负责小学、初中组市级足球队的日常学习与训练。这种集中优秀球员进行专门管理的方式,便于整合资源进行重点培养,让学生能真正兼顾学业与足球训练。”
我市“满天星”训练营成果显著:累计52人入选湖北省校园足球夏令营最佳阵容,4人入选全国最佳阵容,为省级运动队输送运动员6名。
结果:拼出来的“冠军”
从小学“扎根”、初中“壮苗”,到“满天星”训练营“拔节”,所有的积累与沉淀,最终在高中阶段迎来“结果”的时刻——市实验高中作为“潜江模式”的最后一环,将经过层层筛选的队员们凝聚成一支专业队伍,向着更高的赛场发起冲击。
“蓝色队,拉开一点,到旁边接球!拿球后要快速判断!”下午时分,实验高中女足队员们正在进行每日雷打不动的训练。教练胡绪方在场边一边大声指导,一边介绍:“我们保持竞技状态的秘诀就是‘两训一赛’(每周两次系统训练、一场比赛),每天有半个小时的高强度小型对抗赛。为提高竞技水平,经常和男足队员对抗,还与周边城市开展赛事交流,做到以赛促训。”
正是前面打好了基础,加上高中的拔高训练,实验高中女足在今年湖北省中学生足球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点球大战中6比5战胜武汉队夺得冠军!此外,队员吴思彤在整个赛事中打入13球,获得“最佳射手”和“最佳中场”称号。回顾决赛最后一刻,吴思彤仍心潮澎湃:“对方获得角球时,场面快失控了,当时非常紧张,但我们坚持下来了!足球让我快乐,教会我不放弃和拼搏。”
“从2024年的省亚军,再到今年的省冠军,这是厚积薄发的结果。”谈及此次夺冠,市实验高中副校长匡祀廷归功于多方合力,“首先是上级的支持,在队员选拔、教练配备、资金和政策上的倾斜。其次,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坚持,我们以足球为突破口,探索多元化成长路径。最后,关键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足球的热爱,他们刻苦训练、科学训练、顽强拼搏,终于圆梦2025。”
校园足球的硕果不止冠军。近年来,潜江先后入选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全国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单位和湖北省“体教融合”试点示范区等……潜江凭借一套环环相扣、充满活力的足球教育生态系统,用科学与温暖,为每个热爱足球的孩子搭建起成长的阶梯。
“我们追求的不只是一个冠军,而是让更多孩子在足球里找到成长的力量。”市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中心党支部副书记伍代军说,将持续深化体教融合,优化“市队校管”模式,强化教练队伍建设,让更多孩子在绿茵场上实现足球梦,让校园足球成为潜江素质教育的闪亮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