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阅读潜江要闻
原标题:稳中有进 蓄势跃升——“十四五”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交出亮眼答卷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薛晓军 余晓勤)金秋十月,潜江各工业园区热潮涌动。从拔地而起的百亿项目,到智能转型的现代工厂,再到设备调试运转的忙碌声响……一幕幕发展实景,共同奏响了潜江“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乐章。
“十四五”以来,我市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运行稳中有进,产业链群加速升级,结构转型提速增效,企业活力充分释放,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持续巩固,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项目牵引
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近日,位于泽口街道的达诺尔(湖北)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已进入稳定试生产阶段。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新建装置3套及仓库、环保配套设施,全面投产后,将实现年增加5.3万吨超纯电子化学品的产能。
“目前各项数据基本达标,公司竞争力显著增强,预计今年销售收入有望实现翻番。”该公司二期项目总监刘丰波表示,将全力释放产能、优化服务,努力成为行业领先的供应商,为潜江“光芯屏端”产业布局注入更强动力。
“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实施重点工业项目超300个,通过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项目储备、开工建设、投产达效梯次推进格局。江汉盐穴储气库、中能高端新材料、压缩空气储能、金江新材料等百亿级项目加快推进。在一批“引擎项目”驱动下,我市工业投资稳步增长,为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预计‘十四五’末,全市工业增加值将突破400亿元,优势产业规模达650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40%。全市规上工业利润达157.8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7.6倍,营业收入利润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1个百分点,发展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市经信局运行科副科长庹圣杰说。
数“智”赋能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在老新镇湖北心辉粮油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内,工人正紧锣密鼓地对一套融合5G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控制系统进行调试。该公司总投资1.08亿元打造潜江虾稻智能数字化示范基地,即将正式投产。
“新工厂分为大米加工和稻谷烘干两大板块,采用全智能AI技术,打造工业4.0标准的‘无人工厂’模式,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该公司总经理许向辉介绍,项目建设了全自动无人打包车间和40组烘干机,实现从生产到包装全流程智能化,日加工大米产能达1200吨。
心辉粮油的智能实践,是潜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十四五”期间,全市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家,推动380余家规上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培育国家级、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一批,成功申报先进级智能工厂13家,数量达“十三五”时期的6.5倍。
绿色引领
可持续发展底色更亮

在潜江新亿宏有机化工有限公司中央控制室内,巨大的电子屏实时监控着生产全流程。
“企业每年投入数百万元升级环保设施,先后实施了树脂尾气吸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等10多项技改,全面优化了生产工艺。通过这些措施,公司的综合效益提升了20%以上,今年获得了省级绿色工厂称号。”该公司技术管理部部长张龙基说。
绿色,已成为潜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十四五”期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1.2%。同时,我市设立2亿元绿色发展基金支持技术改造,建立“两高”项目六部门联审机制,18家企业建成能耗在线监测系统,重点控排企业履约率保持100%。潜江经济开发区和江汉盐化工业园全面实施封闭化管理、完成D级园区创建、通过省级合格化工园区复核认定,重点推动江汉盐化工业园区创建“零碳园区”,争创绿色低碳标杆。
集群发展
产业能级持续跃升

在湖北幸福铝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新型工业用铝生产线扩建项目挤压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设备。
“我们改造了现有厂房、新建氧化车间、污水处理站等,配套购置关键设备201台(套),并淘汰老旧设备48台(套),同步建成了自动化物流系统、环保处理设施及水电气配套管网。”该公司总经理郑杰介绍,项目聚焦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等新兴领域,通过智能化改造与工艺优化,推动传统铝制品加工向高端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一期5万吨产能已于9月底投产,预计2026年3月实现满产,二期将重点布局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高端型材市场,力争打造全国领先的铝加工智能示范基地。”郑杰说。
“十四五”期间,我市产业体系更加完善,逐步形成“1+2+N”先进制造业格局,即1个主导产业(现代化工为龙头),2个特色产业(纺织服装、绿色食品为骨干),前瞻布局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农业微生物等N个未来新兴产业赛道,高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14.1%,较“十三五”时期提高9个百分点,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与此同时,全市产业规模加速跃升,构建5大优势产业集群13条优势产业链,推动产业量级能级双提升。龙头企业引领力不断增强,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0家,增幅达62.3%。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3家、国家“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倍增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日益巩固。
目之所及,皆是火热发展的图景;耳之所闻,皆是赶超跨越的铿锵声音。站在新的起点上,潜江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潜江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