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稳稳托起幸福“夕阳红”

江江智能助手

为您阅读潜江要闻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宇杰)金秋时节,我市众多社区食堂里饭菜热气蒸腾,居家养老中心内欢声笑语,专业养老机构中护理细致入微……这些日常场景,共同绘就了一幅“老有颐养”的民生画卷。近年来,我市坚定践行“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理念,精准聚焦老年群体需求,从一顿暖心饭、一家照料中心到一套专业照护,系统构建起多层次、全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

老年助餐点:一餐热饭,暖胃更暖心

“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两荤一素才几块钱,这日子太舒坦了!”10月22日,在园林街道红庙社区老年助餐点,刚打完饭的龚奶奶笑意盈盈。

在这里,清晰的补贴政策、软嫩适老的菜品、“刷脸”支付的就餐系统,无不体现着服务的精细与温情。这正是我市破解老年人“吃饭难”的生动缩影。目前,我市已在中心城区统筹建成18个社区老年食堂,通过“自营+中央厨房配餐+餐饮企业合作”三种模式形成互补服务网络。凡65周岁以上老人每日可享3元就餐补贴,对高龄、独居等行动不便的老人,还贴心提供“送餐上门”服务。一顿家常便饭,筑牢的是养老服务的“民生底线”,传递的是城市的民生温度。

“每天能服务二三十位老人。”红庙社区助餐点、厨嫂当家店长刘芬介绍,目前已有30余位老人完成登记,“欢迎更多有需求的老年人前来体验,享受这份家门口的温暖与便利。”

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家门口的“幸福驿站”

“不用去养老院,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照顾,子女在外也放心多了。”在广华寺街道华美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80岁的王水清老人道出了许多受益居民的心声。

面对辖区高达31%的老年人口比例和95.6%的空巢老人现状,广华寺街道创新构建“4+11+N”三级养老服务体系,而华美社区养老综合体正是这一体系的成功实践。这个由专业机构运营的“社区嵌入式”养老中心,内设24小时照护区、老年课堂、康复理疗室等功能区域,适老化设施一应俱全,课程活动根据老人需求“量身定制”。

其特色的“喘息式服务”,为临时有事的子女解决了照料难题。该中心自今年2月投用以来,已提供上门照护1200人次,托管服务86人次,老人满意度高达98%。许多老人从最初的怀疑、抵触,逐渐转变为如今的依赖与信赖,这里已成为他们离不开的“第二个家”。

专业养老院:医养结合,守护“夕阳红”

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而言,专业的医疗照护是安享晚年的关键。在市社会福利院北院区,整洁舒适的环境、功能齐全的设施、24小时响应的呼叫系统以及常驻的医生护士团队,共同为老人们构筑起一道安全健康的坚实屏障。

“这里照顾得很细致,我们做子女的安心多了。”前来探望父亲的市民刘先生由衷感慨。该福利院负责人介绍,机构已形成集生活照料、专业护理、医疗康复于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将生活护理与医疗康复深度融合。

近年来,我市通过政策引导和标准化建设,持续推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培训,确保入住老人能获得有尊严、有质量的专业照护。

从一顿暖心饭的幸福滋味,到居家照料的便捷安心,再到专业机构的坚实守护,潜江养老服务的三个维度,清晰勾勒出这座城市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厚重足迹。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精准对接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以更坚定的决心和更务实的举措,持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老年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全方位推动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