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都市圈农业科研成果在潜高效转化

江江智能助手

为您阅读潜江要闻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慧 通讯员 刘东)11月17日,武汉市农科院水产所专家组来我市开展武汉都市圈“科技强链”项目专项调研,实地核查项目执行情况,并对“武农一号”鳜鱼示范基地进行现场测产。数据显示,该基地通过实施“虾-稻-鳜”生态综合种养模式,每亩增收552元,标志着武汉都市圈跨区域农业科技协作取得实效,科研成果在潜江实现高效转化。

“武农一号”鳜鱼是武汉市农科院历经30余年选育的国审全雌单性品种,因生长100天即可达到上市规格,较普通鳜鱼养殖周期缩短30天,养殖成活率超80%,被誉为“百日鳜”。自纳入武汉都市圈“科技强链”项目后,该品种通过都市圈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快速完成潜江区域适应性试验、标准化养殖技术培训等推广环节。今年,潜江建成6个核心示范基地,总面积200亩,采用“虾-稻-鳜”“虾-鳜轮养”等生态模式,带动20余户养殖户参与。借助武汉都市圈技术支撑,不仅破解了传统鳜鱼养殖周期长、风险高的难题,还通过统一苗种供应、全程技术指导,为养殖户稳定增收保驾护航。

依托武汉都市圈科技协同机制,市农业农村局主动承接武汉市农科院优质科研成果,搭建“专家+基地+农户”推广体系,推动“实验室新品种”变身“田间致富果”。除“武农一号”鳜鱼外,武汉农科院培育的优质水稻品种“汉籼22”也在潜江多地示范种植,其抗病性强、米质优良,今年亩产达580公斤,商品粮收购价每公斤高出0.4元,每亩增收近230元,成为农户增收的“香饽饽”。武汉市农科院水产所专家组高度肯定潜江项目实施成效,为武汉都市圈农业“科技强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此次科研成果落地是武汉都市圈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生动实践,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加大项目支持力度,深化与武汉市农科院的合作,集成“稻-虾-鳜”生态种养技术成果,在全省推广这一现代渔业高效养殖模式,为湖北渔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潜江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