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节庆非遗”创新实践入选全国典型

江江智能助手

为您阅读潜江要闻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 通讯员李彬 蔡宗林)11月23日,2025非遗品牌活动推广周在云南大理举办,中国旅游出版社正式揭晓2024“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典型创新实践名单,我市报送的节庆非遗的“潜江模式”——多元场景驱动文化消费与生活融合项目成功入选,成为全国51项典型创新实践之一。

本次评选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等单位主办,吸引全国31个省区市716个项目参与,经三轮专家评审,最终51个优质项目脱颖而出。潜江凭借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创新路径获权威认可,彰显了我市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融合的实践成效。

潜江非遗资源丰富,江汉平原皮影戏、荆州花鼓戏、潜江灯会等项目涵盖多个领域。近年来,市非遗中心构建“1+24+25+11”非遗阵地矩阵,通过“非遗六进”、节庆联动、文旅融合等多元举措,让非遗走进大众生活。每年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送戏下乡等活动500余场次,2013年以来累计服务群众超200万人次;打造“潜江灯会”“潜江皮影”等特色品牌,在龙虾节、曹禺文化周等活动中常态化展演,让非遗成为城市文化名片。

同时,潜江创新探索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开发研学旅游线路,在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景区植入非遗体验项目;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原创内容1000余篇,总点击量破3000万次,获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从非遗年货节的文创热销到校园里的技艺传承,从景区里的互动展演到线上的广泛传播,“潜江模式”让非遗在多元场景中实现创造性转化。

此次入选全国典型,是对潜江非遗保护工作的肯定。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探索,完善传承机制、培育青年传承人、拓展应用场景,让千年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为文化强市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