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阅读潜江要闻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晓勤)初冬晨雾轻笼,位于总口管理区的晓飞歌虾蟹养殖基地里,连片蟹塘泛着粼粼波光。基地负责人林洁撑着小船在水面穿梭,船身轻晃,地笼被稳稳拉起,一只只青壳白肚的螃蟹跃出水面,鲜活有力。
“你瞧这螃蟹,平均每只都有三四两重。”林洁抹去额头的汗珠,笑容里透着自豪,“品质特别好的公蟹能长到7两以上,母蟹也能达到5两。螃蟹长得好,离不开这一池好水草。”

水草,是林洁养蟹近九年来最信赖的“伙伴”。它们不仅是天然的“净水器”,也是螃蟹的“餐厅”和“庇护所”。
“每天巡塘,我第一眼就看水草长势,只要草叶挺拔、颜色鲜亮,螃蟹的品质就稳了。”林洁说,每年1月投放蟹苗后,经过近9个月的精心培育,螃蟹才能在中秋节后陆续上市。
塘岸边,基地主播“淼小仙”正通过手机直播与粉丝互动。镜头中,刚出水的螃蟹张牙舞爪,引发弹幕刷屏。

“家人们看清楚了,清早现捞的蟹最鲜,现在下单下午发货,明天就能端上您的餐桌!”她拿起一只螃蟹翻转展示,“母蟹3两起、公蟹3.5两起,规格全透明,品质看得见。”
从蟹塘来到基地的包装车间,忙碌气息扑面而来。工人们戴着手套,熟练地按照重量,快速对螃蟹进行分拣、归类、捆扎、装箱。每只螃蟹都要经过严格筛选:青壳锃亮、白腹洁净、腿硬体厚,腹盖微微透出橙红膏黄的才算合格。
“我们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现在每天出货量稳定在800斤左右。”林洁介绍,为了锁住螃蟹的新鲜度,基地创新推出了“网订现捞”模式。线上接到订单后,工人当天捕捞筛选,随即与顺丰、京东等快递公司对接,通过冷链运输将螃蟹送往全国各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能实现“次日达”,而且全程免运费。本地顾客同样享受送货上门,保证打开箱螃蟹还是活蹦乱跳的。
谈及收益,林洁给记者算了笔明细账:基地100多亩蟹塘划分成7个标准化养殖池,每亩产蟹超300斤,毛收入1万多元;扣除蟹苗、水草、饵料等成本,每亩纯利润有四五千元,100多亩蟹塘一年纯利就有四五十万元。

定价方面,螃蟹按规格分级。“小一点的十几元一只,像主播手里那只四两母蟹,直播间能卖到46元。”林洁告诉记者,凭借优良品质,他们的螃蟹每天供不应求。针对不同消费者需求,基地还推出了“定制化服务”。
打包区里,工人们正用棉线细致捆绑螃蟹。“这可不是为了增重,是防止运输中螃蟹因打斗受伤。”林洁特意强调,基地坚持“先称重后捆绑”,绳子重量绝不计入售价,做长久生意,靠的就是诚信。
站在连片的蟹塘边,林洁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大力发展螃蟹特色养殖产业,持续拓宽销售渠道,着力打造自主品牌,把潜江的螃蟹做出规模、做出名气,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蟹’动力。”林洁满怀憧憬地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