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小”积分兑换服务 激发群众“大”动力

江江智能助手

为您阅读基层动态

参加志愿服务可以积分

参加社区各类活动也可以积分

配合社区干部开展工作同样也可以积分

......

小积分凝聚大能量

潜江市以“积分”激活治理“活水”

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家园建设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近日,泰丰街道南荷社区举办以“分”换“物”兑换活动。现场,居民们排起长队,用自己日常参与环境治理、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等活动累积的积分兑换生活物资。



今年以来,南荷社区陆续组织开展了庆元宵包汤圆、妇女节插花、火灾预防安全知识科普、“反诈”宣讲等多场主题活动,吸引了73名居民志愿者参与,累计积分达2350分。积分兑换现场,社区准备了17种常用生活物资供大家选择,工作人员按照积分规则,细致为居民核对积分、办理兑换手续,并详细解答大家的疑问。当日共有56位居民参与活动,累计兑换积分2000分。

在积分兑换环节结束后,社区开展了积分制推广居民代表动员会。会上,该社区党支部书记介绍了积分制管理的相关办法,居民代表们积极响应,纷纷表示愿意带头维护环境卫生、宣传积分规则。

下一步,南荷社区将持续加大积分制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形成文明新风尚。(记者 洪苗苗 通讯员 万亮生)


近日,泰丰街道棉原社区政府小区开展“星空夜话”活动,按照“共同议、共同定、共同守”的原则,现场向居民征集居民公约的修订意见。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就居民公约中公共秩序、环境卫生、安全防范、邻里关系等方面内容向居民们收集意见建议,并就积分制向大家进行推广说明,通过“行为量化-积分累积-价值转化”治理模式,将居民公约条款转化为可量化的积分,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居民们认真聆听、积极发言,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

下一步,棉原社区将坚持把居民公约积分制深度融合,让居民的每一个善举、每一次参与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激励,激发大家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共同推动社区治理取得实效。(记者 洪苗苗 通讯员 李谜)



今年以来,周矶管理区兴隆社区以“积分超市”为阵地,以志愿服务为载体,以积分兑换为动能,引导居民由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用“小积分”撬动“大治理”、发挥“大能量”,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小积分”带动“大群体” 激活群众参与动能



基层治理的核心在于发动群众,积分制如何落地,群众需求是关键。2025年初,社区“两委”组织党员干部走访居民100余户,召开10多场座谈会,收集意见50余条。在此基础上推出兴隆社区志愿服务积分管理模式,推行积分奖励,打造“积分超市”,明确积分对象覆盖全体居民,细化环境整治、文明宣传等12类积分内容,制定“1小时志愿服务积10分”等量化标准,确保积分规则公开透明、易于操作,让居民通过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积攒相应积分,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


为规范管理,社区设计并印发了第一批100多份志愿者服务手册,依托全国志愿者服务APP“志愿汇”和兴隆社区志愿者服务群二维码,实现“报名-服务-积分”的管理闭环。目前,社区在册志愿者已有100多人,涵盖退休人员、在职党员、爱心居民、在读学生等群体,志愿服务参与率逐步从不足30%提升至88%,“人人愿参与、人人能尽力”的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小积分”联动“大市场” 构建社企共赢生态



积分制与物质奖励深度融合后,“积分超市”的可持续运营成为新的课题。面对物资和资金压力,兴隆社区探索“党建引领+社企联动+居民参与”协同模式,主动向上争取的同时,积极对接辖区企业和商户。管理区提供5万元启动资金,社区与尝香思食品、红康药业等12家企业签订意向合作协议,创新“积分+市场”双轨兑换机制,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商户的关注与认可。


一方面,入驻社区“积分超市”的合作企业以成本价供应“拳头”产品,如红康药业准备提供的家庭医药箱,积分兑换价较市场价低30%左右;另一方面,居民可凭积分在合作商户处享受专属优惠,如聚兴隆餐馆计划推出“100积分兑换8折餐券”活动,廉美超市将设置积分换购专区。“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这种模式既能为企业带来流量,促进销售增长,提升品牌美誉度,又拓宽了积分应用场景,增强社会影响力。社区搭台、企业助力、商户合作、居民受益“四方共赢”的良性循环正在逐步实现。


“小积分”推动“大变化” 赋能社区治理升级



积分制的实施为社区治理带来显著变化。在志愿服务领域,护院巡逻队、环境整治队等6支志愿队伍常态化开展工作,累计开展“清洁家园”活动40余场次,1200余人次参与,成功整治背街小巷卫生死角43处,社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调解矛盾纠纷15起,排查安全隐患30余处,保障了社区平安稳定。在居民自治方面,积分制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在花园小区老旧小区改造中,居民自发成立自治小组,认领停车位规划、绿化维护等任务,推动小区实现居民自主管理。潜锦花园小区业委会在积分制和志愿服务的推动下成功换届,业委会这个“当家人”不再形同虚设,真心实意办成事办好事,居民们对业委会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小区内的和谐氛围日益浓厚。


社区文化也因积分制焕发活力。以积分兑换为激励,社区举办6场次文化节、读书分享会等文艺活动,选树“文明家庭”8户、“最美志愿者”4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双向奔赴让居民真切感受到付出有回报。数据显示,社区居民满意度从72%提升至95%,“积分改变生活,参与创造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参与有价值、付出有回报”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基层治理大舞台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多元共治”的舞台剧开始唱响。


以“小积分”撬动基层治理“大杠杆”,周矶管理区兴隆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合力,整合资源链接市场,激发动能推动变革,有效破解了群众参与难、资源整合难、治理见效难等问题,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生动实践。周矶管理区兴隆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兴隆社区将持续深化“党建+积分制”探索,让群众在基层治理中释放更大效能。(记者 洪苗苗 通讯员 刘杰)


近日,运粮湖管理区新场社区魏桥队开展积分兑换活动,12户“清洁家园”优秀家庭现场兑换到洗衣液、粮油等物资。


在“清洁家园”行动中,魏桥队推行积分制管理,将“房前屋后无垃圾、车辆无乱停、污水无乱倒”等“十个无”纳入量化考评。社区干部与居民代表组成评议小组每月核查,达标家庭按项积星。这一举措激活了居民主人翁意识:大家主动参与清洁家园、文明劝导活动,以“表现”换“积分”、用“积分”兑“实惠”,形成“积分改习惯、文明促治理”的良性循环。

“现在打扫庭院比收拾客厅还上心!”居民刘大姐感慨,积分制实施后,乱堆乱放、邻里纠纷显著减少。魏桥队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不仅绘就人居环境生态底色,更让居民的责任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持续升温。(记者 刘琼艳 通讯员 耿丽贞)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渔洋镇新台村。看到宽敞整洁的道路直通各家各户,道路两旁的篱笆庭院错落有致,墙面上色彩斑斓的彩绘勾勒出乡村生活的美好图景。村民们自发清扫房前屋后、修剪路边绿植,一派共建美好家园的热闹景象。


“村里环境好了,住着舒心,大家都愿意出份力!”村民牛明珍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去年,新台村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整合资金实施“四好农村路”、文体广场、校车停靠点、河渠休闲步道、虾稻田扩面、高标准农田等一系列改造项目,村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新台村以积分制管理为创新抓手,将村规民约细化为村治理、环境整治、平安建设、文明新风等多个积分类型,对村民参与各类活动给予积分奖励。“积分超市”内,生活用品整齐陈列,村民凭积分即可兑换。“打扫卫生、参加活动还能换东西,以后更要积极参与!”村民们热情高涨。积分制让村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有效激发了基层治理活力。

“下一步,我们将丰富积分兑换内容和形式,持续激发村民共建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让新台村更宜居、更美丽。” 新台村党支部书记漆世虎表示。(记者 谭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