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阅读基层动态
潜江新闻网(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艾帅 周莹)盛夏七月,万物并秀。7月27日,位于竹根滩镇左桥村的康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康鼎合作社”),480亩甜叶菊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田间地头,村民们手持镰刀穿梭忙碌,熟练地完成收割、捆扎、搬运等工序,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今年亩产干叶预计达到300公斤,总产值有望突破240万元!”康鼎合作社负责人鲁明华算起“丰收账”时难掩喜悦。他介绍,甜叶菊叶片中富含的天然甜味剂菊糖苷,因绿色健康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领域,市场需求稳定。为保障收益,合作社与下游企业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以17元/公斤的最低保护价兜底销售,从源头规避市场波动风险。
作为特色作物,甜叶菊在本地的种植并非一帆风顺。2024年首年试种时,因播种延迟导致亩产仅200公斤。合作社团队随即总结气候适应性规律,优化水肥管理方案,今年产量较去年提升50%。“摸清了本地水土‘脾气’,我们才敢扩大种植规模,目前生长态势完全达到预期。”鲁明华信心满满。
甜叶菊的丰收季,也是周边村民的“增收季”。农忙期间,基地用工高峰时每日超过200人。“每天能挣100元,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方便多了。”村民孙六香说。65岁的村民张运莲也坦言:“年纪大了出不了远门,在家门口干活时间灵活,还能赚点零花钱,心里踏实。”
除提供就业岗位外,合作社还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全程指导育苗、管护、采收等关键环节技术,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从3月栽苗到7月收购,我们全程跟踪服务。”技术员徐成华介绍。
从“试种探索”到“规模丰收”,竹根滩镇用甜叶菊书写了特色农业助农增收的鲜活案例。近年来,该镇持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立足本地水土条件,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甜叶菊产业的成功发展,为乡村开辟出“一地生金、农户增收”的新路径。
“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让‘小叶片’长成乡村振兴的‘大产业’。”竹根滩镇经济发展办主任邓丽梅表示,当地将以甜叶菊产业为突破口,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提升产业附加值。
如今,这片“甜蜜田野”不仅为合作社带来超过240万元的年产值,更通过订单农业和就业带动,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随着产业链不断延伸,甜叶菊这一特色作物,正让更多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