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平水畅民心暖 袁桥社区实事办出幸福味

江江智能助手

为您阅读基层动态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莹 通讯员 王亚利)秋收时节,东荆大堤旁的稻田翻涌着金色波浪。一辆辆满载稻谷的三轮车、小货车正平稳驶过崭新的水泥路。“以前这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拉粮车常打滑,稍不注意就会翻车。现在路修到田头,收割机、运输车直接进场,丰收的劲儿更足了!”正在拉粮的农户李艳平赞不绝口。

这条让农户安心的“幸福路”,是园林街道袁桥社区今年聚焦民生痛点实施的“丰收道”修缮工程。同步推进的15条农田沟渠疏挖项目,更让“灌溉水脉”重焕生机。从脚下的路到田间的渠,袁桥社区以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托起了农户稳稳的幸福。

民主共建“丰收道” 坑洼路变安心路

袁桥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毗邻东荆河的外滩,保留着连片耕地,是周边百余户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农户前往外滩劳作,需途经东荆大堤上的7条生产路。2022年汉江下游堤防工程修缮了3条,剩余4条因常年雨水冲刷,路面凹陷、坑槽密布,农忙时车辆颠簸打滑、侧翻事故时有发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今年年初,社区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意见,将“修缮剩余4条生产路”列为头号民生实事,并创新推行“居民民主监督”机制,让农户代表、党员全程参与方案设计与施工监管。在专题议事会上,农户代表围绕“路面宽度能否满足会车”“施工时间是否耽误秋收”等问题热烈讨论,社区工作人员逐条回应。最终确定道路宽3米、混凝土厚度20厘米,施工时间选在8月底至9月中旬的农闲“黄金间隙”。

由5名居民代表和3名老党员组成的监督队,每日清晨到工地巡查,对照施工标准手册逐项核验,不达标当场要求返工。经过10余天的紧张施工,4条约300米长的土路“变身”平整的水泥路,路边还新增了简易排水沟,彻底解决了农户出行和运粮难题。

精准疏挖“活水渠” 筑牢播种生命线

“沟渠直接影响收成!”农户张德兴坦言,此前15条农田沟渠因长期未清理,淤泥堆积、杂草丛生,雨季排水不畅导致内涝,旱季引水困难,去年因干旱,他家半亩芝麻差点绝收。

社区排查发现,这15条沟渠总长超5000米,覆盖外滩全部耕地,是农田灌溉的“生命线”。为确保疏挖精准有效,社区邀请老农户、种植大户参与规划,哪块地需深渠引水、哪段要加宽排水,他们都门儿清。最终方案根据不同地块需求,明确每条沟渠深度1.2至1.5米、宽度0.8至1.2米,确保水流畅达精准。

施工期间,民主监督小组再度“上岗”,每日沿渠核查施工进度、核对疏挖长度。目前,15条沟渠已全部疏挖完成,清澈的水流顺着沟渠缓缓注入农田。“有了这‘活水脉’,秋冬小麦、油菜播种不用愁了!”张德兴满脸笑意。

从“丰收道”到“活水渠”,从危桥改造到路灯安装,袁桥社区的民生实事不断落地。如今,东荆大堤旁,平整的水泥路延伸至田间,畅通的沟渠滋润着稻穗,农户们的笑声在秋风中格外爽朗。

“坚持让居民当‘主角’,把居民参与贯穿方案制定、质量监督全过程,才能把实事办到点子上、办进心坎里。”袁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龚红燕表示,社区将继续在细微处发力、关键处作为,让“民生温度”温暖每一寸土地,让群众的“幸福清单”越写越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