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碎田整合+设施升级 激活乡村振兴“田动力”

江江智能助手

为您阅读基层动态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 通讯员 易振斌)“地块碎如棋盘,农机难进田;高低差半米,浇水难匀透。”这是浩口原种场农工多年来的心病。如今,随着高标准农田平整项目的推进,推土机、挖掘机协同作业,昔日制约农业发展的“巴掌田”“鸡窝地”正逐步变身“连片田”“稳产田”。

浩口原种场此前的农田呈现典型的碎片化特征:田块分散、地势起伏,最大地块不足3亩,最小地块仅几分。“农机开不进田,播种收割全靠人工,一亩地要多耗两天工时;干旱时高坡地浇不上水,暴雨时低洼地易被淹,收成全看天。”农工杨新桥的吐槽,道出了当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卡壳”困境。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破解“种粮难、效率低”问题,浩口原种场启动高标准农田平整项目,聚焦农田碎片化、灌溉难、机械化程度低三大痛点精准施策。“项目核心就是把‘零碎田’整合为‘连片田’,将‘望天田’改造为‘稳产田’。”基层干部张城强介绍。

在项目施工现场,大型机械各司其职,推土机将高坡土方推至洼地找平,挖掘机精准开挖灌溉沟渠,测量人员用专业仪器校准地块,确保平整误差控制在3厘米内。据施工负责人介绍,目前土地平整工程已完成15%,主体工程预计2026年6月前竣工;后续还将配套建设4.8公里暗渠和10.65公里田间道路,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

“暗渠防渗漏,田间路通农机。听说项目完工后,机械化作业率能从现在的45%提升至90%以上,我们既能拿土地流转租金,还能就近务工,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围观施工的农工李大爷难掩喜悦。

据悉,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彻底解决当地农田灌溉排水难题,还将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壮大集体经济,推动粮食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转型。昔日的农业发展“痛点”,正加速转化为乡村振兴“亮点”,一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新画卷,正在浩口原种场徐徐展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