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副业”里挖出“大效益”——江汉油田非油业务内外兼修激活发展新动能

江江智能助手

为您阅读基层动态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琼艳 通讯员 黄慧 徐娟 罗丹)近日,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一袋袋雪白的颗粒盐正被快速打包、装车。这批总量为661.88吨的“特制产品”,即将漂洋过海发往加拿大。

这是江汉油田非油业务开拓国际市场的又一成果。今年以来,江汉油田通过提质增效、开拓市场、推进外委转自营等举措,非油业务多点开花。截至10月底,江汉油田实现收入23.61亿元,其中外部市场收入2.71亿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提升产品服务质效 让业务“硬”起来

“为了增加销量,我们围绕顾客需求,提供产品订制服务。”江汉盐化工市场营销部国贸办副主任戴雷告诉记者,这次按加拿大某公司要求生产15-45目颗粒的特定粒径产品,仅这项服务今年就创收512万元。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江汉盐化工坚持以销定产、精准排产,紧盯市场动态与装置效能,优化营销策略,提升竞争力。1至10月,完成工业总产值9.41亿元、销售产值9.6亿元。

同时,江汉油田加快盘活存量资产。利用办公用房优化整合后出现的空置资源,打造五七餐饮休闲圈,完成原五七金茂酒店、原五七富迪超市对外招租,创收167万元。江汉油田还规范租金标准,追缴拖欠款项,为农田承租户提供技术支持与销售渠道对接,保障土地资产稳定续租。

在存续业务方面,江汉油田编制《江汉油田存续业务“十五五”规划》《存续业务三年滚动规划(2026-2028年)》等5项规划,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形成8项业务产出指标、1项效益指标及40个子项目量化指标;出台《后勤保障服务工作规范》及7项岗位操作指南,完成26项制度梳理承接转化。

后勤保障能力同步增强。构建“1+N”供应体系,实现六大工区食堂物资分区域集采,食材综合降点率同比下降10%;搭建水杉公寓信息化平台,设置22个集中生活区物资提货点,更新264项“低老坏”设备,维修调剂闲置家具729项,满意度达94%。承接内部水电及油井信息化运维,保障供电9.9亿千瓦时,助力光伏电站发电超1.07亿千瓦时。

开拓外部市场 让业务“多”起来

“虽然辛苦,但作为油田加油工首次对外揽活,为油田创效,我很自豪。”11月14日,加油工黄彬在湖北石油公司东风桥加油站开始一天的工作。今年7月,油田首批16名优选员工,进驻潜江区域4座加油站跟岗运行,标志着非油业务新增外部市场。

今年以来,油田积极开拓外部非油业务市场,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市场化机制盘活内部人力资源,增加企业效益。

在加油服务领域,与湖北石油深入沟通,商定在潜江区域开展试点合作,科学选定试点承接站点,明确入场流程环节要求,组织操作规程及营销标准化服务培训,为承接加油工业务奠定基础。

在LNG领域,主动对接涪陵LNG工厂、黄冈LNG工厂,争取工作量和效益提升。在涪陵LNG工厂运维一期项目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推进二期项目承揽与创效服务拓展。今年年初,选拔一期骨干核心员工组建二期承揽专项组,开设LNG操作工培训班,目前25名转岗培训人员已全部取证上岗。待二期项目投入运行后,预计每年可为采服中心新增外部市场收入约500万元。在黄冈LNG工厂生产运行业务项目稳定运行基础上,通过修订管理办法及83项操作规程,优化1213项工艺参数,构建科学制度体系,强化一线激励,助力甲方实现安全环保与节能降耗目标,为合同续签奠定基础。

推进外委转自营 让业务“活”起来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推进外委转自营工作,将具备自营能力的小区物业等非油业务项目交由内部单位实施承揽,压降外委费用,实现降本增效。”油田经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江汉采油厂224名员工完成转岗培训,承接向阳、电讯、石化、测井、向南、彭河小区的物业服务,有效降低外委费用。

针对“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矛盾,以及外委费用偏高的问题,江汉油田全面推进外委转自营改革,梳理出61个具备自营能力的项目,其中13项非油业务全部交由内部单位承接,涵盖小区物业、盐化工配套服务、中央厨房等领域。今年1至10月,共节约外包费用1833万元,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为保障非油项目实施,江汉油田建立了成本保障支撑机制和项目动态跟踪机制,解决成本保障和项目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将外委转自营纳入综合考核体系,完善“双向考核激励”政策,对项目发包方和承接方均给予考核奖励,引导内部各单位充分盘活富余人员,主动自营承接非油业务、加强向内发包,推进各单位盘活资源挖潜增效。

从“小副业”到“大效益”,江汉油田非油业务正以“质”的提升和“量”的扩张,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