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情况报告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3-40716 主题分类: 安全生产监管 发布机构: 潜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文日期: 2023年11月09日 15:16:31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09日 15:16:31 名  称: 潜江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3-11-09 15:16 来源:潜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根据调研安排,现将潜江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潜江市地质灾害发生基本情况

潜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平均海拔38米,地势平缓,地表为数十米厚的冲洪积、湖积覆盖层,地下没有岩溶分布,因而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典型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极小。在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中,潜江市被划定为地质灾害一般不易发区,全省在库地质灾害隐患点16324处,潜江没有在库隐患点。

因市域内水系纵横发达,河水冲刷和水位涨落,河道边坡有出现坍塌现象,对河堤、公路、沿河建筑物和农田等产生一定的危害。 根据潜江市地质环境条件、气候、地质灾害隐患分布等特点,潜江市在汛期(5-9月)易发生溜坡、塌岸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平水期(10-12月)由于降雨较少,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二、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省国土(地质)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要求,潜江市于今年5月份启动2023年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先后开展了梅雨期间、“七下八上”期间行业重点领域、台风期间、工程建设领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等多轮排查,9月底,正式启动专项行动。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9月28日全省视频会议后,潜江市随即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专项行动,分管副市长孙刚同志出席会议并就排查工做作出安排。10月11日,潜江市以林业和地质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名义成立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潜江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专项行动进行具体安排和部署,明确排查重点、时限和整改具体要求。各区镇街道、各责任单位也分别制定专项行动方案,落实专班、指定专人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同时,各区镇街道和责任单位指定联络人,负责与排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联络协调。为确保排查工作专业性,潜江们邀请了湖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负责人作为技术督导员,顺利推进隐患排查工作开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为切实增强群众防灾、避灾、减灾的意识,潜江市强化地质灾害日常宣传,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6月的安全生产月以及当前专项行动加强宣传,全市发放各种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手册15000余份。今年汛情期间,潜江市还将印制包括地质灾害基本情况、预警信号、转移路线、避险地点等内容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卡和防灾明白卡两种明白卡发放到每户群众,张贴在墙上,同时对因汛情发生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警示宣传牌,划定风险区。同时,按照“四位一体”责任要求,完善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和群测群防网络,加强监测预警,特别是汛期,潜江市时刻关注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及时发布的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信息,判断分析灾害发展趋势,一旦发现灾情,及时上报、及时处置。

(三)突出重点边查边改。根据潜江市处于地质灾害一般不易发区的特点,潜江市排查工作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汛期堤防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该项排查方面以市水利和湖泊局和汉江、东荆河以及潜江市四大干渠、17个主要湖泊所在地的区镇街道为主,重点是突出汛期排查,在今年秋汛期间,潜江市共排查整治各类隐患12处,对水毁工程固堤修复1.3公里。二是工程建设领域地质隐患排查。对在建工程项目,分别由住建、交通、经信等部门负责,对城区高层、公路和厂房建设开展排查工作,成功处置因地基沉降影响周边民房信访事件1宗。为351省道东荆河大桥改建工程、农村安全饮水提标升级工程等5个重点项目出具地质灾害核实情况说明。三是人为集中活动区域地质隐患排查。组织卫健、教育等相关部门开展医院、学校等人员集中区开展排查,成功处置医院中央空调回灌井下陷问题,为火车站易涝点改造提供规划、地质技术支撑。四是燃气管道安全地质隐患排查。通过协调华润燃气,组织巡线检测人员重点对燃气场站及管网周边土壤沉降、塌陷以及施工(取土)等涉及天然气安全的典型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排查,暂时未发现坍塌、滑坡、地陷及大型人工取土影响燃气管网及设施安全的地质灾害安全隐患。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

通过此次排查潜江市发现:尽管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平原地区不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发生重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不高,部分干部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认识不太强,缺乏预防和治理的紧迫感,导致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缺乏,避险知识和技能不足,警惕性不高。

今后潜江市主要工作在完成排查整治基础上,主要做好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责任体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上下联动防治责任机制。各责任单位根据各自职责,不定时开展地质隐患巡查,利用已经初步建成的群防网络,政府组织、部门指导、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通过监测及时掌握隐患点的动态变化情况,自然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监测责任落实到各区镇街道政府和村、组等群众自治组织。危害公路、水利、电力、航道、通讯等基础设施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设施的主管部门负责监测。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由防灾责任单位负责监测。二是进一步完善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并按规定时期组织巡查,以增强快速反应能力。认真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一旦发现灾情,要及时上报,时间紧急时要边处置边上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危害。三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切实增强群众防灾、避灾、减灾的意识。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