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传染病科普】第三十六期:疟疾
什么是疟疾
流行病学
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我国云南、海南、贵州、安徽、福建等为疟疾高发区。一般被叮咬后10~20天会发病,发病前往往有疲乏、不适、厌食等症状。发病时会经历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四个阶段。
01
传染源
02
传播途径
03
易感人群
临床表现
预防措施
▲ 疟疾是通过蚊媒传播,做好个人防护,防蚊虫叮咬最重要。特别是在户外,尽量穿有防护作用的衣物,如长袖、长裤,暴露在外的皮肤可涂抹驱蚊剂。
▲ 做好家庭防护,可使用蚊帐、纱门、纱窗,睡前在卧室喷洒灭蚊药。
▲ 注重环境卫生,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做好灭蚊工作。
▲出国前应了解目的地流行疾病状况。前往非洲、中南美洲、东南亚国家返回后,如出现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
▲一旦感染疟疾,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药,避免出现复发和耐药。疟疾经过科学治疗可以完全治愈,不必太过惊慌。
▲及时发现、报告、诊断和治疗输入性疟疾病例,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是实现消除疟疾的关键。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