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物价局四季度价格监测
潜江市2016年价格形势分析及
2017年走势预测
2016年,在我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市主要商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特别是生猪、油菜籽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增幅明显。总体上说,今年的价格形势呈稳中略涨的态势。在此环境下,我局大力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全力加强价格调控,着力打造生态物价、民生物价、阳光物价,围绕潜江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工作,2016年潜江市价格总水平保持了基本平稳的态势。
一、2016年有关商品价格基本情况
(一)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多跌少
1、食用油价格基本平稳。2016年我市食用油价格基本平稳,其中菜籽油、大豆油、色拉油分别比去年上涨1.06%、1.76%、1.13%;花生油价格保持稳定。
2、肉类商品价格大部分上涨。比2015年,鲜猪精瘦肉、鲜猪腿夹肉、鲜猪肋排、鸭肉、鸡蛋均价分别为每斤18.66元、14.66元、21.04元、8元、5.1元,分别上涨7.24%、19.09%、13.61%、12.52%、2.2%;牛肉、羊肉均价分别为每斤34.1元、31.3元,分别下跌3.62%、7.23%。受猪周期的影响,本年度生猪存栏量较少,生猪出场价格上涨,相关的猪肉零售价格上涨。
3、水产品价格上涨。比2015年,草鱼、胖头鱼、鲫鱼均价分别为每斤6.32元、6.74元、7.67元,分别上涨2.43%、6.48%、11.16%。导致今年水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极端天气;二是病毒感染。由于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已达极强标准,长江流域夏季遭遇持续暴雨,我市经历了持续一个多月的强降雨天气,使得鱼类出塘量减少,价格上涨。
4、生姜价格回落,大蒜价格大幅上涨。今年生姜均价为2.77元/斤,下跌33.41%;大蒜价格为7.21元/斤,上涨81.26%。今年大蒜价格不断走高,7至9月在高位震荡,10月价格大幅上涨,11月价格最高达8.5元/斤,并保持至今。大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今年大蒜产量的降低。受2015年年底雨雪、寒潮天气影响,国内多数大蒜产区出现不同程度减产,2016年大蒜产量低于去年,但大蒜需求基本稳定,大蒜市场呈现供不应求局面。二是大蒜价格也具有较强的上涨预期,在价格看涨的情况下,储存商的观望、惜售,又加剧了阶段性供需失衡,蒜价持续上涨。三是大蒜储存方式的特殊性,大蒜收获之后几乎全部入冷库存储,存储商掌握货源,大蒜价格过度上涨人为炒作因素较强。
生姜价格下跌,主要原因是供应充足。由于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生姜价格高企,种植户利润可观,生姜种植面积连续扩大,产量骤增,以致供给过多一直延续到2016年,使得生姜价格下跌。
5、米、面价格上涨。与2015年相比,面粉(标准粉)、面粉(特制一级)、早籼米、中晚籼米价格分别为2元/斤、1.9元/斤、2.2元/斤、2.5元/斤,上涨6.95%、7.34%、6.28%、4.6%;粳米价格为2.5元/斤,保持平稳。由于今年的米质总体较好,大米价格上涨。由于今年安徽小麦减产,且小麦在存放的过程中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导致小麦长芽、发生霉变的较多,质量不好,从而影响了安徽面粉的产量与质量。而安徽省为面粉消费大省,需求大,而我市面粉质量高于去年,因此我市面粉外调至安徽的较多,使得我市面粉价格上涨。
6、蔬菜价格整体上涨。2016年,监测的13种蔬菜的平均价格为每斤2.77元,比上年上涨11.69%。其中大白菜、小白菜、包菜、芹菜、黄瓜、冬瓜、豆角、茄子、西红柿、青椒、萝卜、土豆、莲藕的年均价分别为每斤1.56元、2.07元、1.48元、3元、3.22元、2.03元、4.48元、3.84元、3.48元、3.32元、1.54元、3.16元、3.84元,分别上涨13.87%、21.05%、7.25%、16.73%、11.42%、21.56%、11.72%、14.63%、21.25%、5.06%、10%、7.46%、0.52%。按照天气规律,每年的夏季为蔬菜价格的最低点,但是由于今年夏季长江流域连续暴雨,我市经历了连续一个多月的强降雨天气,不利于蔬菜的生产及运输,夏季蔬菜价格高于去年同期,从而拉高了今年的均价。
7、小杂粮价格涨跌互现。2016年,绿豆价格为5.81元/斤,下跌3.49%;黄豆价格为3.31%,上涨10.33%;糯米价格为3.5元/斤,保持平稳。大豆上涨的原因有:一是进口大豆受限,国产大豆减产。由于2015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持续下滑,大豆减产且质量较低,终端市场需求疲软,国产大豆受到较大的冲击,大豆价格较低且亏损严重。而我国大豆以进口为主,为了保护国产大豆价格不受进口豆低价冲击,今年港口持续封港,严禁进口大豆流入食品市场,因此市场上大豆少于去年,价格上涨。二是今年国产大豆质量较好,质高价优。7月中旬,国储拍卖放粮,质量较好且价格较低的2013年国储豆成为市场集中采购目标。
(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跌互现
1、化肥价格涨跌互现。2016年,尿素、三元复合肥均价为1.46元/kg、2.31元/kg,分别下跌15.61%、3.75%;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均价为0.75元/kg、0.56元/kg、3.2元/kg;分别上涨15.38%、14.29%、5.96%。尿素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国际国内产能过剩,市场供过于求,且2016年,我国尿素出口数量大幅下滑,国内市场库存较多,价格下跌;二是“十三五”规划要求低碳环保,影响化肥行业运行发展。
2、种子价格有涨有跌。比2015年,我市中晚稻种子、优质中晚稻种子分别下跌4.06%、1.56%;小麦种子、玉米种子分别上涨1.63%、4.42%;棉花种子、油菜籽种子价格保持平稳。
(三)农副产品价格有涨有跌
1、生猪收购价高于去年,全年先涨后跌再涨。今年我市生猪价格上涨,且呈两头低中间高的态势。2016年我市生猪均价为9.2元/斤,比2015年上涨19.61%,仔猪均价为21.9元/斤,上涨53.91%,猪粮比价为9.1:1,大大高于6:1的盈亏平衡点,养殖户盈利空间较大。2016年从年初开始,我市生猪价格持续上涨,5月达到最高,价格为10.2元/斤;随后持续小幅下跌,11月达到今年最低,价格为8.3元/斤;12月开始止跌回暖,价格为8.5元/斤。
2016年生猪价格居于高位,是近年生猪价格偏低引发产能适应性调整的结果。1--5月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猪肉供应量不足,供求缺口较大。前几年,养猪市场普遍亏损,大部分散养户退出了养殖行列,部分规模养殖场也通过淘汰母猪等方式来减少生猪存栏数量;二是新环保政策出台,导致一批不达标养殖场关闭,一些规模户也压缩了养殖规模;三是部分养殖户压栏待涨。 6-11月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有:一是近期受全国多地投放储备冻肉影响;二是高价位导致目前养殖户出栏积极性提高,而屠宰企业借机压价;三是天气转热,猪肉消费量下降等因素影响。12月生猪价格上涨的原因有:一是由于春节将至,居民有腌制腊肉、香肠、储备年货的习惯,生猪迎来消费旺季,二是随着汽油价格上涨,运费上涨,三是我市近期外调较多。
2、鸡蛋价格下跌。2016年,我市鸡蛋出厂价年均价为3.56元/斤,比2015年下跌6.41%。2016年我市鸡蛋价格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受鸡蛋供过于求的影响。由于2014年蛋价高涨,为近年来价格最高点,养殖利润大幅增加,刺激养殖户大量增加蛋鸡补栏,补栏的蛋鸡自2015年春季开始逐渐进入产蛋高峰期,造成鸡蛋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使得2016年较多的鸡蛋库存仍然存在,蛋价持续两年走低。
3、饲料价格以跌为主。2016年,我市豆粕均价为3.17元/公斤,上涨6.02%;麦麸、玉米均价为1.37元/公斤、2.06元/公斤,分别下跌11.04%、16.94%。由于今年美国玉米丰收,我国玉米进口量增加,市场上玉米较多,价格下跌。由于今年库存的小麦较多,且今年国库库存的麦麸也开仓售卖,使得市场上麦麸较多,价格下跌。
4、油菜籽价格上涨。2016年菜籽均价为2.08元/斤,比2015年上涨16%。5月20日,油菜籽的开秤价为1.95元/斤,比去年上涨8.3%。油菜籽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去年油菜籽普遍亏损,因此今年油菜籽种植面积减少,减产严重,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油菜籽自上市起价格就不断上提。二是由于油菜籽在收割的季节遭遇的持续性强降雨天气,使得油菜籽出现霉变、发芽的情况,再加上农民持涨价的预期,存在惜售心理,油菜籽的市场供应减少,油菜籽价格上涨。三是由于省外浓香菜籽油消费区成为湖北省油菜籽输出的主要流向,而四川地区油厂当地收购价在2.3元/斤左右,我省价格较低,外调较多,带动了湖北油菜籽收购价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5、水稻、小麦价格低于去年。2016年小麦均价为1元/斤,比去年下跌11.48%;优质稻均价为1.37元/斤,比去年下跌3.71%。今年小麦、中晚稻的托市收购价分别为1.18元/斤、1.38元/斤,和去年保持一致。
5月24日,新小麦收购价格为0.82元/斤-0.87元/斤,比去年刚上市的0.9元/斤-1元/斤,下跌近9%。小麦价低于去年的原因一是受气温影响,加之我市阴雨天持续不断,造成小麦水分较大,收购点对水分高的小麦需进行烘干后再加工,导致小麦价难升;二是库存陈年小麦数量过大,随着新小麦上市,小麦库存销售难度大。
今年我市中晚稻开始收割,其中毛谷、中等常规稻、优质稻开秤价格分别为1.07元/斤、1.3元/斤、1.35元/斤,比去年同期下跌17%、3.7%、2.7%。粮食收购价下跌主要是受稻谷市场供给充裕、质量下滑影响。由于受前期洪涝灾害影响,出米率偏低、米粒易碎、腹白偏大,今年中晚稻质量有所下滑。且在近年来粮食年年丰收、稻谷库存高企、进口攀升、需求疲弱的供应格局下,粮食收购价低于去年同期。
(四)工业生产资料涨幅明显
1、建筑材料、化学原料涨多跌少。比2015年,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浮法平板玻璃、钢化平板玻璃分别上涨4.58%、5.63%、7.9%、9.8%;盐酸、矿渣硅酸盐水泥、硫酸分别下跌2.6%、1.19%、3.41%;纯碱、烧碱价格保持平稳。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产能过剩的局面有所缓解,且由于今年汽油价格上涨,运输成本有所增加,因此我市建筑材料、化学原料价格大部分上涨。
2、成品油价格上涨。今年我市成品油有12次调价,就有8次是上调,我市汽油价格上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车用汽柴油(标准品)质量标准从第四阶段升级至第五阶段,今年12月我市市场上的成品油已经全部升级为国Ⅴ标准。2016年12月,市内各加油站成品油零售价格为:汽油价格92#6.16元/升、95#6.56元/升;柴油价格0#5.88元/升。
二、2017年价格走势预测
2016年,受油菜籽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猪周期”进入上行空间,蔬菜价格整体上涨,我市物价呈稳中略涨态势。综合考虑我市针对性开展物价调控工作将维持物价稳定等因素,预计2017年物价将温和上涨,呈前高后低态势。
1、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将平稳运行。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2016年10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17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2017年生产的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6年水平不变。2017年的稻谷价格怎么走,还取决于国家的相关政策措施。小麦与稻谷均为主要口粮,比价关系相对稳定,联动效应也较强。由于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公布较早,对稻谷最低收购价有一个导向作用。目前,小麦与稻谷的比价仍低于历史均值,2017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没有继续上调,稻谷最低收购价预计单独上调的可能性不大。预计我市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2017年将平稳运行。
2、生猪价格将低于2016年,但依然处于盈利状态。2017年春节将至,大部分市民有储备过节物质的习俗,猪肉进入消费旺季,后期肉禽蛋价格仍然存在上升空间。由于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生猪养殖行情较好,养殖户补栏积极,生猪、能繁母猪存栏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养殖业规模有所扩大,2017年可出栏生猪数量将高于上年同期,预计2017年全年生猪市场行情将低于2016年,但受猪周期影响,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至明年年底,2017年生猪养殖将依然处于盈利状态。
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可能上涨。随着2017年开春之后即将迎来春耕时节,化肥、种子、农药的需求较大,并且部分化肥的产能过剩情况在过去一年有所缓解,预计农资价格在2017年可能会保持稳中略涨的态势。
4、“蒜你狠”有望缓解,生姜价格可能下跌。大蒜、生姜价格的涨跌受市场供应、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较大,虽然今年很多主产区单产减少,但按照目前的价格,蒜农收益仍然可观,这将大大提高广大蒜农种植大蒜的积极性。如果不出现异常天气,明年2月、5月云南大蒜和北方新蒜会相继上市,供应量增加,或将抑制大蒜价格上涨。但鉴于后期随着诸多节假日的到来,市场需求旺盛,预计短期大蒜价格或将继续高位运行。由于2014年生姜暴富神话,姜农跟风种植,全国生姜种植面积扩大明显,市场供给充足,当前又正值生姜收割期,随着新姜陆续上市,如果没有人为炒作,哄抬价格,预计后期生姜价格或将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
三、稳定市场物价的建议
结合潜江市市场价格实际,对2017年的稳价控涨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努力稳控物价。一是谨慎推进价格改革,探索农产品目标价格管理办法等;二是继续深入开展“价比三家”活动,引导市民理性消费,督促商家合理定价。
(二)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价格秩序。重点加强对食品、药品价格和医疗、教育等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制止和纠正大型超市等零售商业企业、农产品交易市场的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恶意炒作、欺行霸市和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
(三)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和价格走势分析。切合实际进一步加强对价格趋势性变化的分析预测,有针对性地开展价格专项调查和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发现价格异常变化波动情况并进行认真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为政府调控市场价格提供科学、可靠依据。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