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做好梅雨期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各区、镇、街道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农业局):
根据气象台信息,我市已于6月18日晚入梅。梅雨期易出现雨水集中、强度大、阴雨时间长、光照时间短,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藻毒素等有毒有害物质易超标,底部容易恶化,极易滋生各种病原微生物,鱼虾蟹缺氧浮头、翻塘或爬坡上草等现象时有发生。为积极做好梅雨期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减少可能发生的渔业灾害,保障我市渔业安全生产和市场供应稳定,现就落实梅雨期渔业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措施通知如下:
一、做好预警防范工作
(一)关注天气预警信息
要高度重视梅雨期洪涝灾害对渔业的风险,密切关注最新气象信息,及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二)提前做好生产保障
一是生产基地检修加固。对低而窄的池埂、田埂要进行相应的改造,及时加宽加高加固池埂、堤坝。及早修整进排水阀门和疏通沟渠,以免大雨冲塌池埂、田埂。对于容易漫埂的池塘、虾稻田,要及早在四周加设双层拦网,龙虾养殖要加固防逃设施,避免鱼虾蟹趁暴雨逃逸。
二是生产设施检修维护。及早检修设施线路,确保梅雨期安全使用。尤其是设施渔业要及早对发电机、增氧机等运行设备装置检修维护,抓紧修复受损设备,及时排除隐患,确保正常使用,防止出现漏电短路、断氧气,引发事故。
三是生产物质安全存放。对生产用房、临时工棚、活动板房等,做好检查加固。适当储备应对灾害发生的预备物资,如采购适量合法的化学增氧剂或水环境改良剂,应对灾害发生所致的养殖水体严重缺氧。将饲料、渔药等重要渔业生产物资存放至检修后的安全位置。
二、做好日常管理
一是坚持巡塘。每天查看鱼类吃食和活动情况,早晚巡塘1次,查测水色、透明度、pH值。如发现鱼类浮头等异常现象,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二是适量加注新水。养殖池塘一般7-10天加水一次,水位保持在1.5-2米,加注新水时,尽量避免将底质冲起。虾稻田尽量保持稻田水位在40-50公分。
三是水草管理。梅雨时节气温相对较高,水草生长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当水草长至20-25厘米长的时候,每蓬水草面积发展为面盆大小时,及时将草打头,割去水草上半部的1/3,防止中层草吸收不到阳光和养分而死亡,败坏水质,导致水草死亡。水草打头时应速战速决,以避免人为动作频繁使水质变混浊,造成水草叶面污物过多,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
四是合理使用增氧设备。在梅雨季节连续阴雨天气,光照较少,水中悬浮物增加,浑浊度较大,致使光合作用减弱,池塘溶解氧减少,有条件的要配备增氧机械以增加水中溶氧,防止池塘水体缺氧。科学使用增氧机的原则是“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傍晚不开,浮头之前开,连绵阴雨半夜开,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坚持每天开”。
五是调节水质。适时使用微生物制剂如EM菌等,降解水中氨氮等有害成分,减少池水有机质含量,防止水质恶化,增加透明度,促进藻类生长,达到改良水质的目的;使用底质改良剂改善底质,消除底部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有害物,定期合理使用改良剂,防止水质恶化,保持水质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六是合理投喂。投喂尽量选择优质饲料,采用“少量多次”的投喂方式,遵循“四定、三看”的投喂原则。晴天可多投喂饲料,阴天尽量少投喂饲料,雷雨天气时不投喂饲料;上午、中午可多投饲料,傍晚尽量少投喂饲料,晚上一般不投喂饲料。夏季投喂饲料量以达到养殖鱼类7-8成饱为宜,每次投喂掌握在1-2小时吃完为宜。
七是规范用药。一旦发现疾病,先确诊病症,然后合理用药、对症下药。要防治药物滥用,不得向池塘泼洒抗生素,不得低剂量内服抗生素预防疾病,不得使用违禁药物。严格遵循《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2年1、2号》中规定水产养殖药物。
三、渔业人身安全防护措施
养殖人员要时刻关注气象预报信息,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意识,严防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一是要采取防滑、防溺水、防漏电等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禁止醉酒使用生产用船、骑农用三轮车等进行渔业生产作业。三是在养殖池塘消毒杀菌过程中,禁用自用船装生石灰进行水解消毒作业,自用船禁止违规载人,禁止人网混装、人鱼混装。四是在临水作业过程中需全程穿戴救生衣等,避免发生翻船死亡事故。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2024年6月21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