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人大九届一次会议第064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对市人大九届一次会议第064号建议的
答 复
王晓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竹根滩镇打造湖北半夏小镇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半夏产业的关注和关心,对于您提出的“完善竹根滩镇半夏产业链”、“市农业部门加强对‘大豆-半夏’使用避雨设施进行轮作的技术指导,防止粮地非粮化”、“加强对竹根滩镇半夏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等三个方面的建议,对我市半夏产业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我局党组高度重视该建议,专题研究部署办理工作,成立了办理工作专班,制定了建议办理工作方案,严格按照办理工作方案开展各项工作。综合市招商服务中心、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答复如下:
2022年上半年全市半夏种植面积6868.73亩,其中设施大棚种植面积990亩,露地种植面积5878.73亩。竹根滩镇种植面积达4000亩,其中设施种植面积800亩,露地种植面积3200亩。竹根滩镇半夏种植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58.23%。
全市成立了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市蔬菜办、市种子管理局等部门的园艺、植保、作栽、土肥、种子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了半夏产业发展技术指导组,负责全市半夏生产技术服务,开展相关技术试验示范,及时研究解决半夏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技术难点问题,并多次组织技术指导组全体技术人员召开座谈会议,交流我市半夏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建立健全半夏生产技术服务体系。目前,已在竹根滩镇、周矶管理区、王场镇等地开展了五项试验,一是在周矶管理区和竹根滩镇进行了半夏品系对照试验;二是在周矶管理区和竹根滩镇进行不同肥料的使用试验;三是在竹根滩镇进行病虫害试验调查;四是在王场镇进行半夏种植模式试验;五是在竹根滩镇进行肥料梯度试验。今年着手在竹根滩镇开展模式化种植试验,旨在解决粮地非粮化问题,提高经济效益。
关于“完善全镇半夏产业链”的建议。为扩大“荆特1号”种植面积,特邀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教授、专家开展品种选育,利用块茎、株芽、顶珠芽、佛焰苞等材料进行多方式繁育,提纯复壮“荆特1号”,打造纯种繁育基地。已邀请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相关部门及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教授、专家进行了荆特1号品鉴,成为中药领域第一个命名品种。农业部门与南章莆公司联合制定了半夏设施化栽培技术规范,已通过审核,作为我省设施化半夏生产技术规范。湖北南章莆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荆特1号”半夏品种在2021年获得全国优质药材“三无一全”品牌。经信部门加快推动南章莆公司创办湖北“荆半夏”协会、“荆半夏”农民技术培训学校等品牌培育基础,推动企业申报“科技副总”,主导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半夏企业、半夏种植户的信贷支持力度,在政策争取及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协调半夏种植加工,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目前已建设占地45亩集半夏加工厂、仓储冷链、物流、交易、技术培训于一体的荆半夏产业中心。可年加工半夏药材4000吨,加工产值4亿元,能够服务整个荆半夏道地产区2-3万亩的半夏初加工需求。
关于“市农业部门加强对‘大豆-半夏’使用避雨设施进行轮作的技术指导,防止粮地非粮化”的建议。为解决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做好粮药产业统筹发展,今年我局在竹根滩镇南章莆设施基地开展“半夏-大豆”套种模式试验,目前长势良好。农业技术人员与华中农业大学有关教授正在研究优化间作套种模式,提高综合产出效益。另外,我们还将进行林地套种半夏、玉米(青贮玉米)与半夏间作、半夏与蔬菜轮作等生产模式试验研究,以及在非基本农田内和房前屋后闲散地发展半夏种植,进一步扩大模式化种植面积。
关于“加强对竹根滩镇半夏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的建议。我局多渠道整合有关农业项目,加快对现有半夏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如乡村振兴项目,对湖北南章莆中药科技有限公司的群联村、周岭村半夏生产基地进行了道路硬化、沟渠建设、沟渠疏挖等工程建设;积极争取部级全国道地药材标准化技术集成试验示范项目,推进基地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省级中药材产业链建设项目和道地药园示范园建设项目,进一步对半夏种植及初加工进行了全面产业延伸。同时,全市半夏产业发展“以奖代补”资金,对竹根滩镇一定规模半夏生产主体给予了支持。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市招商服务中心、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建议内容服务半夏产业,一是积极探索“粮经”优化种植模式。在确保国家粮食前提下,大力推进“南红北绿”战略。积极探索半夏间作套种植模式,如玉米(半夏)套种、半夏-大豆轮作,既能稳定粮食产能,又可有序发展半夏种植。二是加快推进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打造“荆特1号”品牌,大力发展模式化种植以及在非基本农田内和房前屋后闲散地发展半夏种植,力争在两年内新增模式化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三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将潜江半夏纳入全省中药材产业链建设,力争更多的项目在潜江实施,将半夏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与项目进行整合,改善半夏基础设施条件。四是全力抓好半夏产业服务。组织专班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保障半夏生产全程服务,提高新型经营主体和半夏种植户的科技水平。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以半夏为原料的医药生产企业入驻,提升半夏加工能力,完善潜江半夏全产业链。
再次感谢您对半夏产业的关注和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关心和支持半夏产业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做大做强半夏产业,为乡村振兴谱新篇。
2022年5月6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