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ZJ032号议案的回复
钱新伟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武汉“光芯屏端网”配套产业的议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区域协同发展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省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和“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坚持以产业协同为纽带,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积极对接全省“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沿链聚合,参与产业链协同分工,着力构建我市“光芯屏端网”配套产业集群。
一、工作相关情况
(一)建立健全产业链工作机制。一是实施链长负责制。成立由市政协主席黎喜斌,市委常委、副市长雷玉成,副市长赵曜亲自担任链长、副链长的石油化工及光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工作专班,总揽产业链发展大局,按照“一个产业、一名链长、一个牵头单位、一个工作专班、一笔专项经费、一个发展规划、一个行动方案、一套支持政策”的工作模式,建立产业链发展推进机制,促进“强链、补链、延链”举措实行,促进光电子信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二是领导高度重视。与省经信厅(省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工作专班)等部门开展常态化对接,及时汇报我市贯彻落实省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三年行动方案有关情况。成功推动省领导来我市视察调研,6月3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调研潜江鼎龙光电材料产业园项目,6月13日,副省长盛阅春调研潜江孚诺林新材料有限公司。省领导肯定了我市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支持我市继续发挥资源丰富、产业特色鲜明的优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深入对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针对“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二)实行产业规划政策引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研究制定光电子信息产业各项政策措施,先后组织编制《潜江市光电子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建设规划(2022-2024年)》、《潜江高新区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4年)》、《潜江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规划方案,形成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协同发展格局。为提高我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做强光电子信息产业,已于近期由市经信局聘请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为我市编制《潜江市光电子信息产业招商图谱》。
(三)加大产业发展政策扶持。一是积极开展政策兑现。认真落实《潜江市关于促进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七条措施》、《潜江市支持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若干政策》等支持产业和企业发展政策,突出光电子信息产业在潜江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为集群发展指明产业链拓展、技术创新方向。加强政策兑现,先后为长飞光纤、晶瑞、北旭等光电子信息企业兑现政策奖励共计7000余万元。通过制订《潜江市关于更好服务市场主体推动经济稳健发展接续政策》,为光电子信息产业投放不低于2亿元的优惠利率专项贷款。二是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今年以来,我局积极组织我市光电子信息企业向省经信厅申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目前长飞光纤、中巨芯、和远电子特气三家光电子信息企业获得评审通过,将获得近2000万元的奖励资金,为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加大产业服务培育力度。一是申报各类产业集群。推动光电子信息新兴产业成功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潜江关键电子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潜江高新区光电子产业入选全省25个创新型产业集群。今年3月,我局组织高新区依托光电子信息产业申报2023年度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获批后将再争取申报全国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二是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主动做好服务对接,引导光电子信息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持续培育并成功推动普利技术、北旭、长飞光纤等三家企业荣获省级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长飞光纤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三是推动产业项目落地。2023年2月、5月分别启动了阿科力30000吨光学材料项目、诺亚含氟电子化学品项目,引进宁波中车时代800万只传感器项目已经市招委会通过,作为潜江深度配套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的生动实践,为我市光电子信息产业壮大了队伍,厚植了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五)加快创新型人才引进与平台建设。一是出台人才政策。出台《关于加强招才引智工作的若干意见》,设立3000万元人才引导基金,吸纳创新创业团队,推动形成多部门协同服务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机制,为科技人才落户、亲属安置、便利生活等提供最优保障。积极建设结构合理、动态更新、涵盖各行各业高端人才基础信息库,收录各类科技人才1441人。截至目前,集群引进各类高端人才450人,为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二是加强科技创新。探索实施“创新飞地”“人才飞地”模式,建立异地科技研究开发平台,加强与外地孵化器战略合作。支持武汉工程大学潜江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创建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晶瑞微电子与南京工业大学签订“研发及人才合作协议”,与苏州科技大学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禾轩科技与清华大学化工学院筹建研发平台等。为充分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长飞光纤潜江有限公司现已纳入我市就业训练中心实训基地,对符合条件人员开展新招员工岗前培训及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5期380人。先后多次组织全市多家光电子信息企业参加省内外高校招聘会。三是加大科研投入。优先支持“光芯屏端网”配套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今年计划组织256家以上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荐65家以上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建设潜江市科创中心,力争在7月份启动揭牌仪式,建成后将打造为“一区两平台”(即双创集聚区和校企合作平台、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和服务平台),为光电子信息产业开展科研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六)加强园区规范建设,优化产业生态。一是加快园区合格认定。为优化园区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营造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光电子产业集聚区,组织相关单位就潜江经济开发区、江汉盐化工业园开展了化工园区认定工作,并于今年4月份获得省经信厅认定公示。二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工业园区及周边生活配套区、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民生设施建设的投入。持续推进水、电、气等综合管廊建设,着力完善园区配套设施,截至目前已分三期建成了化工综合管廊,总长约7.8km;已建成的园区道路全长约10km;已建成的水、电、气等配套设施约15km。围绕园区企业配套道路、给水、排水、介质输送通道(管廊)、尾水处置、电力及场地平整等7个方面,实施园区东路北段市政工程、高新区化工综合管廊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潜江高新区电力设施提档升级项目、园区主供水管网建设工程、阿科力土方回填等新开工项目共计38个,总投资约10.14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园区形象及交通便捷性。扎实推进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园区化学品输送管廊等一批补短板配套项目,为光电子产品高端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三是开展信息化建设。启动潜江高新区智慧园区整体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该项目主要新建园区智能交通及智慧停车场管理系统,包含充电桩400个、智慧路灯1600个、交通管理电子设施、通信网络功能及后台机房扩容等,实现多杆合一,将5G设施、显示屏、交通指示牌、交管监控设备等全部集成在路灯杆上,减少能源消耗,大幅节省电力资源,提升公共照明管理水平;新建智慧节能远程智能化管理系统工程,搭建本地云控系统,覆盖园区核心区域;新建园区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综合管理平台,覆盖室外停车场、空旷区域监控、视频监控等园区核心区域。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批复办理、可研文本编制、设计招标等工作。正开展停车场、充电桩、智慧路灯、园区运维中心和园区云控系统摸底。项目建成后将提高园区智能化管理水平,为园区做大做强提供坚强保障。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万亿级“光芯屏端网”产业发展目标,坚持以产业协同为纽带,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推动“光芯屏端网”配套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同时,建立沟通协调交流机制,主动对接园区、企业及项目,定期梳理存在问题,统筹推进问题解决和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助力我市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光芯屏端网”配套产业基地。
感谢您对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3年7月6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