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T126号提案的回复
尊敬的刘时银、陈芝武委员:
你们提出的《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经我们认真研究后,现回复如下:
一、你们的这一提案对当前我市中等职业教育从办学规模、产教融合、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这些探究已经深入到职业教育的各领域。提案指出的问题符合一些职业学校的实际,提出的建议对解决职业学校存在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二、提案指出当前我市职业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此需要作一些情况说明。
一是关于职业教育规模不足的问题。我市现有潜江市职业教育中心、潜江市卫生学校、江汉油田职业技术学校、潜江技校等4所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1所江汉艺术职业学院附属中专部,全日制学历教学在校生4825人,开设各类专业22个。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位于潜江市新城区总占地面积507.69亩,总投资5.65亿元的新职教中心,已完成四栋学生宿舍楼主体结构施工、加工制造实训中心桩基施工、两栋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周转宿舍楼基础施工,即将启动原行政服务中心大楼改造装修。同时,我市职业学校还存在教育资源分散、教学规模偏小、专业布局不合理、实训资源短缺等问题。
二是关于专业设置与经济产业结构不匹配、产教融合深度不够、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2018年5月,我市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 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潜政发〔2018〕14号),在深化办学模式、推进产教融合、完善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18条具体实施意见。近年来,我市职业院校共与武汉市合发机械有限公司、潜江市诚可威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等49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签订了49份合作协议,其中江汉油田职业技术学校与武汉市合发机械有限公司,市卫生学校与乡镇卫生院,通过“订单班”培养模式,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针对性开设专业课程,学生毕业即就业。但是,我们在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融入度、校企合作深度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是关于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不足的问题。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们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去年,联合市人社局、市卫健委、江汉油田教育集团新招聘10名专业教师,缓解了专业教师的需求。组织34名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参加全国性教学研讨会、学术研讨会和国培省培。聘请28名高学历、理论功底扎实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各行各业优秀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不过,我们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低、专业教师缺乏、“双师型”教师占比不足、教师企业跟岗学习机会较少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提案对今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尽快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二是大力推进产教协同育人,三是打造高质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四是创建潜市技师学院,五是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这些建议我们将认真加以采纳。今后一个阶段,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职业教育工作:
一是加快资源整合,增强职业学校办学活力和服务能力。新的职教中心将于2021年建成,完成市域内职业教育资源整合,集中力量建成符合潜江产业发展的专业集群,建设全市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中心、产业孵化与技术服务中心等三个中心,实行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产业孵化和技术服务五位一体,可满足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5000人,年培训量6000人次办学需要,有效提升我市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
二是优化专业结构,形成有效优质供给的专业建设态势。结合我市“以金澳科技为龙头的新化工、以江汉油田为龙头的新能源、以长飞光纤为龙头的新材料、以虾稻产业为代表的特色产业”的四个千亿板块发展目标,对接产业链,切实推动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频共转,大力扶持职业学校发展现代农业、医药化工类与我市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推动专业设置向精细供给、有效供给和优质供给发展。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推行在企业中教学、在企业中学习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
三是注重培养引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采取多种方式,保障专业教师到企业开展生产实践和培训,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考察、调研和学习活动,提升“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素养。开展对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和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活动,发现问题,精准施策,提升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积极争取政策,引进我市急需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和技能名师。
四是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推进职业学校与我市行业企业合作。加大学校与本地企业的交流合作,鼓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育人计划,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长效机制。开展为本地企业定向培养行动。主动沟通本地企业,定期组织学生前往企业实地考察参观,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增强学生对本地企业的好感度和认可度,优先满足本地企业用工需要。积极申报“技能名师工作室”,实现高效、高质的人才供给。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您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2020年5月28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