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022号提案的回复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0-137722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发文日期: 2020年08月26日 15:54:13 文  号: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0年08月26日 15:54:13 名  称: 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022号提案的回复

赵红委员:

九三学社届和您在政协潜江市第届委员会第次会议上提出的“深挖小龙虾副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世界甲壳素之都”提案已收悉,现予以回复。

首先,感谢九三学社届和您长期以来对市经信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九三学社届和您在提案中深挖小龙虾副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世界甲壳素之都的建议对我市大力提升潜江龙虾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局接办此案后,迅速成立办理专班,赴熊口镇、老新镇、高场办事处等地方和相关企业进行进一步的调研,了解小龙虾精深加工方面的情况。

一、我市小龙虾产业精深加工情况

我市共有龙虾加工企业13家,可生产整肢虾、虾仁、甲壳素及衍生品等10多个系列60多个产品,是全国唯一的淡水甲壳素精深加工基地。我市一方面依托科研院所加大了虾—稻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力度,另一方面还注重龙头企业培育和招强引优华山、莱克两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获全球ERC认证,产品可直接进入欧美超市。莱克公司还是“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位列全国水产品加工出口25强第13位,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由于小龙虾市场火爆,泰国正大、福建安井、湖北交投、周黑鸭、顺丰优选、传化物流等企业纷纷到我市抢滩登陆,投资虾—稻产业。周黑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潜设立全资子公司——潜江聚一虾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0亿元打造卤制小龙虾生产基地及调味品生产线项目;安井食品华中基地项目总投资6亿元,重点配合潜江发展战略开发小龙虾产品并打造鱼浆上下游产业链,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20亿元。谋划建设潜江虾—稻产业科技园,拟将其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龙虾精深加工中心。

产业发展一定要根据当地实际,走对路子。近年来,潜江市依托本地资源禀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着力打造虾-稻产业,实现了虾-稻特色产业与资源禀赋的完美对接融合,展现出了强大的产业生命力,已经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育、生态养殖、加工出口、健康餐饮、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节庆文化等于一体的完备产业链。2019年,“潜江龙虾”再次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潜江龙虾国家级品牌”,从潜江龙虾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到培育国家级品牌,既饱含省委省政府对潜江虾-稻产业发展的期待,更是潜江虾-稻产业发展到今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方向。

(一)加快实施小龙虾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一是为加快推进潜江聚一虾食品有限公司卤虾及调味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我局组建了工作专班,按照拟定项目推进时间表、任务清单,一月一调度,一月一跟踪,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支持华山水产技改扩规和甲壳素衍生功能性保健品的研发,新增6条小龙虾生产线项目已经完工,已正式投产;三是支持莱克水产技改扩规,抢占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产值100亿元。

(二)扎实推进小龙虾产业“中小企业”培育工程。一是积极推进柳伍水产5条调味虾生产线、宝龙水产年产3000吨小龙虾加工、昌贵水产加工2.5万吨淡水鱼项目建设,目前柳伍水产和宝龙水产项目已经投产,昌贵水产项目已竣工投产;二是积极培育和支持虾乡稻、心辉米业、巨金米业等企业成长壮大,扩大虾稻品牌市场占有率,实现虾稻年加工能力100万吨以上;三是在技改扩规资金、两化融合等政策资金上对虾-稻产业中小企业予以倾斜。

二、华山水产技术改造基本情况

2019年,华山水产年产2万吨调味小龙虾精加工技改扩规项目在本厂区新扩建10000㎡厂房一栋,新增7条小龙虾精深加工生产线及相关环保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生产性设备购置1305.8万元,环保处理设备63.8万元。

项目建设时间20188月—20194月建成,已投产。项目建成后,年产2万吨调味小龙虾的生产能力,新增产值4.5亿元,新增利税3000万,提供就业岗位800个,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

华山水产在武汉成立保健食品营销公司,完成产品营销策划,年底全面投放市场。研究开发壳寡糖泡腾片、虾青素面霜、面膜等产品的进程,并申报产品批文,在原有利用废弃虾壳提炼甲壳素,做保健食品原料的基础上又新建保健食品车间,加强甲壳素深加工研究投入。现在公司可以生产保健食品成品并注册了自有品牌,拿到了甲壳素保健食品批文2个。

三、甲壳素精深加工情况

废弃虾壳提炼出的壳聚糖、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在农业上可以促进种子发育,提高植物抗菌力,做地膜材料;在医药方面可用于制造降解缝合材料、人造皮肤、止血剂、抗凝血剂、伤口愈合促进剂;在日用化工上可用于制造洗发香波、头发调理剂、固发剂、牙膏添加剂等。目前日本、美国等国家此类产品已经批量进入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更为难得的是,塑料造成全球性“白色污染”,甲壳素作为理想的制膜材料,有望成为塑料的替代品。

通过回收虾、蟹等甲壳类()水产品的甲壳,可从中提取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重要多糖甲壳素。目前,我国几乎占据了这一新兴深加工产业的国际市场的大部分。

甲壳素纤维具有优异的生物医学功能,广泛应用于医用和婴幼儿服装。甲壳素纤维可生物降解,被称之为绿色纤维。

甲壳素纤维具有优良的吸湿保温性能,可以带给婴幼儿舒适、清爽的感觉。甲壳素纤维具有较好的可纺性,可加工成各类医用品。甲壳素纤维具有抑菌除臭功能,可用来制作内衣,袜子等。目前国内生产的甲壳素、壳聚糖纤维具有较好的可纺性。但与棉纤维相比,甲壳素纤维线密度偏大,强度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甲壳素纤维的成纱强度。在一般条件下用甲壳素纤维进行纯纺还有一定困难,通常采用甲壳素纤维与棉纤维或其他纤维混纺来改善其可纺性。甲壳素纤维由于吸湿性良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健康的重视与日俱增。而纺织品作为衣食住行之首,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甲壳素纺织品对人体的有很多保健功能。甲壳素的染色是研究的热点,甲壳素是自然界中带正电荷高分子,对染料有很强的吸附,可以通过染色增加甲壳素纺织品的附加值。甲壳素是自然界中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带正电荷的动物纤维素,对甲壳素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对其在纺织方面的应用进行探索分析,我国的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利用这些甲壳,是现代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潜江市是全国唯一的淡水甲壳素精深加工基地。龙虾可食部分不到30%,虾头和虾壳被抛弃,但其中蕴含着大量甲壳素。甲壳素是自然界中少见的带正电荷阳离子基因的可食性动物纤维,被称为“人体第六生命要素”,在食品、化工、医药、农业、材料、环保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潜江自1997年起就开始研究甲壳素的加工和销售,特别是2007年开始打造“世界甲壳素之都”。目前甲壳素龙头企业华山水产年处理10万吨废弃虾壳,年生产甲壳素4000吨,氨基葡萄糖盐酸盐、高密度壳聚糖、壳寡糖等高附加值产品3500吨,年产值达20亿元。2015,获得“健字号”批号,投资1.2亿元的甲壳素保健品车间正式竣工投产,年产保健食品50亿粒,增加产值30亿元。

2020年,我局拟与上海交通科技大学继续对接,对甲壳素的精深加工研究项目进一步对接,力争促成项目落地。

四、下阶段工作打算

我局将深入研究产业发展规律,深耕细作小龙虾产业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引领小龙虾产业高端发展、品牌发展,着力将潜江龙虾培育成国家级品牌,真正把小龙虾产业打造成千亿集群产业。主要做好“三篇文章”。

(一)做好品牌营销文章。潜江龙虾要打造成为国家级品牌,首先就是要提升潜江龙虾品牌在我国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一是塑造品牌印象。产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和规模,需要打破地域界限,在更多的范围内实现自我突破。我市将实施产业“走出去”战略,通过品牌联盟、战略合作、共建共享等方式,以更加包容开放的胸怀,鼓励市域内小龙虾养殖大户、加工企业、餐饮企业到外地建设虾稻共作基地、加工基地、开办分店等方式,着力推动潜江龙虾品牌和标准向市外延伸,实现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更大范围、更多企业共建共享共用,提升潜江龙虾在全国的品牌印象。二是讲好品牌故事。品牌故事是产业品牌的重要载体。潜江龙虾作为19年磨一剑的特色产业,在长期发展中,无论是从养殖、加工还是餐饮等方面,积累了很多历史的、人文的甚至是城市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这是潜江龙虾独特的文化印记。我们将深度挖掘潜江龙虾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实施“五个一”工程,即一部广告片、一部动漫片、一部剧本、一部影视剧、一首歌工程,让潜江龙虾更加多元、立体的展现潜江人民的创造精神,讲好潜江龙虾品牌故事,同时也讲好潜江城市故事。三是传播品牌理念。我市始终坚持“养虾先养水、好水养好虾”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全域水体连通工程,引入汉江水,虾-稻种养基地全部实现“清水灌田”,推动了虾-稻产业与保护环境完美结合。可以说,“绿色、生态、健康”是潜江龙虾内在的品牌理念。今后,我市着力挖掘产业发展的生态价值,以产业生态发展倒逼环境改善,以环境改善保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做好双轮驱动文章。潜江虾-稻产业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潜江稻虾即潜江龙虾,二是潜江虾稻。我们将坚持潜江稻虾、潜江虾稻双轮驱动,更大限度释放潜江虾-稻品牌效应,实现虾、到平衡发展,力争虾稻共作亩平效益达到1万元以上。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一方面,做强潜江龙虾,更大限度提升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目前,潜江龙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了较好的品牌价值。要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除了上述讲到的做好品牌营销文章之外,更重要的是继续加快“六大中心”高效运营步伐,增强潜江龙虾的吸附能力和行业话语权,从而获得更高的品牌价值。同时,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加强龙虾种苗、投入品、医药用品、保健食品、生物功能材料等种养品种研发、农产品品质提升及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研发力度,最大限度挖掘小龙虾精深加工这个“大金矿”。特别是,依托华山、莱克等13家小龙虾本土企业,加强与湖北省交投、泰国正大集团、福建安井食品、周黑鸭等知名企业合作,瞄准目标人群打造细分市场拳头产品,构建潜江龙虾产品梯次。

(三)全力打造世界甲壳素之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施行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亦是乡村振兴战略施行的重要抓手之一,也将是未来四年的重点,“五区一园四平台”的“一园”。这是打造现代农业示范的载体、现代农业技术装备集成的载体、新主体“双创”的载体、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载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载体。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潜江享有“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的美誉,小龙虾产业发展成就斐然。如何从传统增长方式转换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是潜江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体现,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众多事实和成绩表明,潜江担得起这份重任,把中国甲壳素之都建设的担子挑起来、发展好。用5-10年的时间,建起一个产值超过200亿元的甲壳素深加工产业集群,力争把潜江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的甲壳素之都”。

对于深挖小龙虾副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世界甲壳素之都的进展工作,我局将会同各相关单位进一步加强协调督办,推动后续工作加快推进到位。

此回复若有不足之处,请谅解。同时,希望继续关注我市小龙虾产业的发展,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将积极配合,竭诚为我市小龙虾产业发展献计出力促进我市小龙虾产业加快发展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