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第001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1-56338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布机构: 市农业发展中心 发文日期: 2021年08月18日 15:39:31 文  号: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1年08月18日 15:39:31 名  称: 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第001号提案的答复

民盟界委员:

民盟界集体提出的关于加速推进我市半夏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半夏产业的关注和关心,对于您们提出的“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发展”、“严格野生种源保护,确保道地纯正”、“加强产学研合作,保证产量和品质”、“加快培育引进农业科技人才”等五个建议,对推进我市半夏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我中心党组高度重视该提案,专题研究部署办理工作,成立了办理工作专班,制定了建议办理工作方案,严格按照办理工作方案开展各项工作。综合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答复如下:

2021年上半年全市半夏种植面积9542.45亩,同比上年同期增2414亩,增33.87%,亩产233公斤(减39公斤),总产2223.49吨(增284.68吨),其中设施大棚面积1568亩,露地面积7974.45亩;从事半夏种植的农户2096户,合作社9个,企业3家;全市百亩连片基地10个,千亩连片基地3个。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半夏产业,今年3月,市委主要领导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了半夏基地,勉励半夏生产企业加快半夏纯种繁育,进一步打造潜半夏品牌,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速半夏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我市半夏产业列入全省中药材产业链建设。

市农业发展中心成立了半夏产业发展技术指导组,专门负责全市半夏生产技术服务,开展相关技术试验示范,及时研究解决半夏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技术难点问题,并多次组织技术指导组全体技术人员召开座谈会议,交流我市半夏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建立健全半夏生产技术服务体系。目前,已在竹根滩镇、周矶管理区、王场镇等地开展了五项试验,一是在周矶管理区和竹根滩镇进行了半夏品系对照试验;二是在周矶管理区和竹根滩镇进行不同肥料的使用试验;三是在竹根滩镇进行病虫害试验调查;四是在王场镇进行半夏种植模式试验;五是在竹根滩镇进行肥料梯度试验。

关于“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的建议。市政府早在2019年9月10日出台了《2019年潜半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大潜半夏产业发展政策和金融支持力度。2020年市财政列支半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支持半夏产业发展,对露地种植基地30亩(含30亩)以上、标准设施大棚基地40个(含40个)以上的生产主体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为露地种植300元/亩,标准设施大棚700元/个,共奖补露地面积2753亩,标准设施大棚1190个。同时,争取省级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半夏道地药园建设,推进半夏基地规模化,全面提升道地药材质量档次、绿色高质高效生产集成技术水平和产业效益。

关于“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发展”的建议。潜江市已拥有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潜半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周矶管理区建成省级潜半夏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我市有3家企业正在着手进行半夏加工厂房及加工流水线建设,其中湖北南章莆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在竹根滩镇流转土地40亩,已完成加工厂房建设并进行加工生产;质每(中国)有限公司在总口管理区建3500m2厂房,建设3条半夏饮片加工生产线,年产能力400吨,计划今年9月投产试运行。潜半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半夏加工厂房建设已完成土地调规及项目初步设计,计划建3万平方加工厂房,项目总投资8500万元,建年产2000吨半夏原料生产线及800吨中药饮片生产线。

关于“严格野生种源保护,确保道地纯正”的建议。我市半夏品质优良,每年有80%的半夏产品作为优良种子销往全国各地,特别是甘肃半夏生产种源主要是潜江半夏,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半夏良种繁育基地、供应基地有较好的基础。目前,半夏规模生产基地都在进行良种繁育,潜半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周矶管理区进行野生半夏资源品种的选育和良种繁育工作,湖北南章莆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在竹根滩镇进行“荆特1号”半夏纯种繁育工作,湖北君成佐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高石碑镇进行半夏良种生产工作等。

我市野生半夏资源丰富,初步统计野生半夏面积达5000余亩,主要分布在汉江河和东荆河流域(高石碑镇、竹根滩镇、王场镇、周矶管理区、周矶办事处、熊口镇、熊口管理区、老新镇等区镇处),每年采挖量在25万公斤左右。目前正在研究建立野生半夏资源保护区,强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

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建议。我市成立了半夏产业发展技术指导组,开展相关技术试验示范,及时研究解决半夏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技术难点问题。积极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开展密切合作,着力推进半夏良种繁育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计划用两年时间,实现种植技术风险可控,基本实现优选良种全覆盖。

关于“加快培育引进农业科技人才”的建议农业科技人才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农业科技工作的主要实践者和承担者。近几年,我市在农业方便引进了不少专业人才,但是由于受待遇及其他一些因素影响,人才不断流失。在农业科技人才引进上,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加快引进高新技术和人才,指导企业提升新工艺,开发半夏精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

“十四五”期间,我中心将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相关政策,大力支持以潜江半夏为代表的中药产业发展,实施道地药园示范园、半夏小镇等项目,创新潜江半夏种子繁育技术,发展半夏种植面积,创建国家级中药材原良种繁育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引导潜半夏、南漳莆等公司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做大做强潜江半夏产业。加强与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产学研合作。实施半夏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培养半夏产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半夏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

下一步,我中心继续围绕提案内容服务半夏生产主体,一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目前,我市成立了半夏产业发展技术指导组,正在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华农、省农科院开展密切合作,着力推进半夏良种繁育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二是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相关政策,大力支持以潜江半夏为代表的中药产业发展,实施道地药园示范园、半夏小镇等项目。将半夏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与项目进行整合,改善半夏基础设施条件。积极争取省“一县一品”政策支持,力争更多的项目在潜江实施。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半夏生产基地带动更多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参与半夏种植,以产业扶贫开发为重点,力争两年之内,在全市建成20个半夏产业扶贫示范带动基地,建成3个以上产业扶贫半夏加工工厂,吸纳更多贫困户就近就业,有效实现稳脱贫,快致富。三是立足本职工作,做好半夏产业的技术服务、指导与培训,保障半夏生产全程服务,提高半夏种植户的科技水平。邀请湖北中医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半夏专家来我市进行半夏产业培训。

2021年市农业农村局将认真贯彻“南红北绿”战略,认真组织实施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十百千万”工程。积极争取部省项目倾斜小龙虾和潜半夏产业。同时我局也将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加快引进高新技术和人才,指导企业提升新工艺,开发半夏精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通过2-3年努力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业化经营格局。

再次感谢您对半夏产业的关注和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关心和支持半夏产业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做大做强半夏产业,为乡村振兴谱新篇。

2021年8月18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