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32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2-30574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布机构: 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发文日期: 2022年05月18日 15:10:09 文  号: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2年05月18日 15:10:09 名  称: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32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修琪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潜江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潜江龙虾产业发展概况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创新和发展,潜江建成集选育繁育、生态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旅游、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电子商务、节会文化等于一体的虾稻完备产业链。2021年,潜江龙虾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600亿元。

截至目前,我市小龙虾养殖总面积达到90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达85万亩,潜江龙虾产量15万吨,建成了13个万亩和70个千亩集中连片虾稻共作连片基地,形成了布局合理、集中连片、产销功能齐全的潜江龙虾养殖新格局。2021年,大力推广虾稻共作标准模式、拓展模式、复合模式等虾稻共作升级模式。创新提出虾稻共作+虾稻连作复合模式,充分利用冬季空闲稻田,通过多养一季虾,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共推广13000亩,平均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形成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推进从“大养虾”向“养大虾”转型。

全市现有小龙虾加工企业33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年加工能力达35万吨,掌握了产品定价权,拥有行业话语权。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思路,高标准建设潜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重点建设50万吨潜江龙虾精深加工聚集区、40万吨冷链物流暨虾稻产品集散交易中心、龙虾辅料加工及虾稻精深加工聚集区,首批入园企业小龙虾产业控股集团、柳伍项目2022年4月中旬竣工投产。

我市现有小龙虾餐饮企业2500余家,开发出了一百多道小龙虾菜品。2020年受疫情影响,前期基本处于停业状态,4月初,全市餐饮业有序放开堂食,各餐饮企业营业额稳步恢复。在此过程中,楚虾王、虾皇等餐饮企业积极在线上拓展销售渠道,业务量同比大增。晓飞歌等小龙虾调味品生产企业线上线下齐发力,开发空白区域市场,全年营收实现翻番。探索“中央厨房+餐饮连锁”经营模式,打造“中央厨房”原辅料全国统一配给,目前已有虾皇小店·虾游记、潜江龙虾·潜三怪实现“中央厨房+餐饮连锁”模式运行。

在市场流通方面,拥有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专业交易中心,在潜江市各乡镇建设了12家功能齐全的交易分中心,实现“基地直采、产地直销、城乡直通”功能,切实解决偏远乡镇小龙虾交易难的问题。潜江龙虾还成功走进上海、山西、重庆等地,不断扩大小龙虾消费市场,潜江龙虾市场认可度空前高涨。2021年,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在“一节一会”开幕式上公布,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251.8亿元,连续三年位居中国龙虾区域公用品牌第一名。

二、提案中相关建议的回复

我们非常赞同你们提出的“加快小龙虾种养殖转型升级”、“推动加工仓储企业集聚、集中、集约发展”、“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等观点,潜江龙虾产业要在新形势下转型升级,实现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持之以恒做好这些工作。

(一)关于“加快小龙虾种养殖转型升级”建议的回复

做好养殖模式创新优化,以湖北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和湖北省院士专家科技服务农业产业发展“515”行动为契机,优化技术推广服务,提升健康养殖水平,大力开展虾稻共作标准模式生产,加大虾稻共作复合模式模式推广力度,加快推进从“大养虾”向“养大虾”转型。按照小龙虾市场销售规律,小龙虾个头越大价格越高,并且大规格小龙虾的价格受市场行情波动不是太大。2022年按照“宜养则养、宜种则种”的原则,已推广14000亩冬季空闲稻田推广“虾稻共作+虾稻连作”的复合模式,农民利用冬闲时节,养一季大规格商品虾,亩平可增收2000元以上。

(二)关于“推动加工仓储企业集聚、集中、集约发展”建议的回复

潜江市委、市政府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思路,着眼于加快推动潜江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规划打造的集研发、加工、仓储、电商、冷链物流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示范园区。一是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助力湖北小龙虾千亿产业。湖北莱克和湖北柳伍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首批入园,2022年4月已竣工投产。二是坚持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000吨小龙虾食品智能化生产线项目正在办理风险评估手续,拟于7月份正式入园。潜江市湖耕食品有限公司年产30000吨小龙虾食品智能化生产线项目正在办理入园前期手续,拟于6月底正式入园。潜江市昌贵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年加工10万吨小龙虾、淡水鱼食品智能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已通过市招委会审议,拟于近期提请市招委会审议。潜江交投集团年15吨冷链物流中心项目拟于近期提请市招委会审议,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虾酱、火锅底料等精深加工和产业链企业,产品包装企业,不断丰富园区加工业态。三是规划园区企业共享基础设施,促进园区企业共赢发展。规划涵盖办公设施、会议中心、展示平台、电商直播等功能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全方位满足入园企业的各类商务需求;规划以“邻里中心”模式建设的职工服务中心,配套社区卫生院、商超、口袋公园等公共设施,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功能于一体,为入园职工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关于“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建议的回复

潜江龙虾产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二十多年来,潜江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始终保持小龙虾产业领军地位。一是坚持自主科技攻关。市水产技术人员先后创新出“虾稻连作”、“虾稻共作”高效生态种养模式,不仅解决了我市小龙虾加工、餐饮企业原料供应问题,更为全国小龙虾千亿产业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保障。二是坚持协作创新。我市积极与中科院水生所、武汉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在小龙虾选育繁育、养殖、加工等方面持续开展技术攻关。三是坚持智能化改造。我市积极组织全市水产品加工企业申报湖北省渔业发展补助资金项目、提质增效项目和省级小龙虾产业链奖补资金项目,扶持全市小龙虾加工企业优化工艺,升级加工设备,提升企业生产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小龙虾加工产品及设备创新。四是坚持开拓电商市场。我市通过考察江苏连云港海头镇网红经济、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等地,开拓电商新业态视野,支持潜网集团建设电商综合大楼及虾谷360平台,号召本地自带流量的网红与小龙虾从业者相结合开展直播带货促销活动,湖北元为科技推出小龙虾线上交易“中国龙虾云”APP。支持龙展馆电商中心建设,引进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打造小龙虾数字产业基地。

(四)关于“加强小龙虾龙头领军企业培育”建议的回复

实践证明,企业多不多、龙头企业强不强,是一个产业是否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标志。在新一轮小龙虾产业发展中,我市继续强化龙头企业培育,通过湖北省小龙虾科技创新项目、小龙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省级小龙虾产业链奖补资金项目扶持全市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引领小龙虾产业链建设。我市按照《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施方案》要求,培育一批省级“金种子”“银种子”企业,目前全市已有莱克、柳伍两家企业符合要求并申报。湖北农业发展集团牵头与湖北莱克合作,注册成立湖北小龙虾产业控股集团,于3月26日正式揭牌。湖北新柳伍集团于4月25日正式与安井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布局分步上市。

(五)关于“厚植区域公用品牌和公共平台建设”建议的回复

一是通过节会开展宣传推广。我市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二届龙虾节和五届虾稻产业博览会;3月21日,2022年潜江龙虾开捕仪式在后湖管理区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成功举行。二是积极推介“潜江龙虾”品牌。我市严格落实《潜江虾-稻“走出去”实施方案》,发挥潜江模式、技术、人才、物流等各方面优势,积极组织全市小龙虾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武汉农博会等博览会展销会,借助国际国内重要活动宣传推介潜江龙虾品牌。三是培育“潜江龙虾”公共服务平台。我市依托“潜江虾-稻品牌信息服务平台”,推广应用“放心消费虾乡行”公众号,创建放心消费城市,加强行业自律。在授权的市场主体设置“一店一码”商家二维码,提供市场主体信息、公示查询、在线快速维权、商家信用承诺便民服务功能,方便消费者扫码获取信息和社会监督。

你们提出的五条建议是我们现在正在做,未来更需要持续不断开展的工作,这五条建议对潜江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将积极作为,履职尽责,为潜江龙虾产业的持续高质量稳定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感谢你们对龙虾产业的关注和建言献策。

2022年5月18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