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对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163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3-00962 主题分类: 教育 发布机构: 潜江市教育局 发文日期: 2022年12月30日 17:00:00 文  号: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30日 17:00:00 名  称: 对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163号提案的答复

代亮、罗全安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积极对接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提高培养质量,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与人才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优化专业设置,服务产业发展

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7所,其中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普通中等职业学校4所(市职业教育中心、市卫生学校、江汉油田职业技术学校、江汉艺术职业学院中职部),技校2所(油田高级技工学校、市技工学校)。高职学校共开设专业23个,学前教育、音乐表演为国家骨干专业。中职学校共开设专业28个,潜江市卫生学校母婴护理专业、江汉油田职业技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获批“1+X”证书试点。

市委、市政府正积极推进“4+1”的产业发展(化工、光电子信息、智能家居及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和农旅产业),重点紧盯石油化工产业和光电子信息产业,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壮链,实现产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链式发展。我们职业教育将紧扣“4+1”产业,加快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推进重点专业与主体产业全面对接,把产业最先进的元素融入职业教育中。比如,江汉艺术职业学院面向潜江本地特色产业增设新专业:适应文旅产业,在管理学院增设旅游管理专业,在表演艺术学院加挂江汉网红学院,增设网络直播与运营专业;适应会展产业,在管理学院增设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面向地方产业实际需要改造现有专业:适应家居行业,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下增设室内外装修设计方向;适应文创产业,在艺术设计专业下增设文创产品开发方向;适应服装行业,在设计学院加挂服装学院。

二、强化宣传引导,增进社会认可

近年来,我市中高职学校招生人数逐年回升,全日制在校生15513人,高职8778人,中职6735人,职业教育吸引力不断增强。我们学习贯彻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契机,持续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大力宣传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先进事迹与重要贡献。组织优秀高技能人才进学校、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让大众了解职业劳动的专业性和实际贡献、实际价值,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举办职业学校开放周、企业开放日、职教服务在身边、全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职业教育论坛、市民大讲堂等活动,充分展示职业教育成果,扩大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江汉艺术职业学院表演艺术学院还邀请“网络大V”潜江三江锅团队到学校做兼职教师,为网红学院代言。我市还将高技能人才纳入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选拔范围,开展“潜江匠才”评选,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三、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近年来,教育局联合经信局和地方政府深入行业企业,开展“产教对话”活动,先后到天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金华润化肥有限公司和湖北江汉利达石油物资装备有限公司等企业,面对面、点对点、寻求校企合作契合点,充分掌握企业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各职业院校正在持续跟进对接行业、企业,开展订单式、冠名班、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2021年3月20日,人民网湖北频道以“与主导产业对表,为服务发展育才”为题对全市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进行专题报道。

各职业院校与武汉市合发机械有限公司、潜江市诚可威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等49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每年有近 3000名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同时,各职业院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培训的优势,开展多元化社会技能培训,面向退役军人、企业在岗职工、城镇失业登记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贫困家庭子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群体开展应急救护、育婴师、保育员、西式面点、特种设备作业等26项职业技能培训,每年约10000人次。

四、整合职教资源,提升办学水平 

根据国家和省政府要求,每个县市要集中力量办好1所中职学校。我市新职教中心项目的新建工程10栋单体建筑中,风雨操场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新建6栋学生宿舍、1栋教师周转宿舍、1栋学生食堂、1栋加工制造实训中心处于装饰装修阶段,主体大楼正在改建中。建成后将完成市域内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形成符合潜江产业发展的专业集群,拥有全市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中心、产业孵化与技术服务中心等三个中心,实行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产业孵化和技术服务五位一体,可满足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5000人,年培训量6000人次办学需要,整体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正在与武汉的多所高校和全市头部企业商洽,开展合作办学,准备在潜江共同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共同参与职教办学、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使职业学校办学方向随着产业发展而“动”、顺应企业人才需求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同频共振,真正培养出“适销对路”的蓝领人才。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抓住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积极采纳您们的建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实现新发展、新突破、新跨越。

非常感谢您们对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心,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