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084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4-12113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潜江市教育局 发文日期: 2023年07月18日 16:55:00 文  号: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3年07月18日 16:55:00 名  称: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084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次会议第084号提案的

答复

彭燕玲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建设的意见”的提案已收悉,我们认真梳理和反思我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开展的各项工作,认为您的分析准确客观,提出的建议合理可行。现答复如下: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做法

(一)健全工作体制机制。2021年我市成立了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组建心理健康专业指导团队,谈心谈话、督导、考评等制度常态化执行。

(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根据《潜江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南》,学校严格落实间周一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高中学校及部分镇中、镇小自主开展课程资源建设,开展专题研讨,编写了质量较好、适用性较强的系列校本教材,保障了课程实施水平。

(三)定期开展科学筛查工作。今年上半年,市局聘请专业心理筛查机构,在全市所有高中、初中范围内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全面评估,共计33,364人次参与测评。测评工具从心理症状、心理压力,心理韧性三个维度指标及亲子沟通情况对学生展开测评,并建立起学生电子心理健康跟踪档案,对重点关注学生建立了“一生一策”,实行动态跟踪。

(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针对我市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不足的问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各校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目前,我市共有持证心理健康教师158名,组织持证教师开展送培到校258次场,对2980名学生开展个辅和团辅。组织国家、省级、市级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培训参训教师456人次。

(五)丰富实践类课程设置。结合“双减”工作要求,鼓励学校布置阅读类、劳动实践类、体育锻炼类家庭作业。让学生有足够的动手锻炼与体育锻炼机会。学校积极探索开发劳动教育课程,在寓教于乐中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充分利用我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截止到目前,仅城区范围,我市已有近30,000学生参加了劳动实践教育活动。

(六)促进家校社形成育人合力。今年上学年,市教育局邀请心理健康专业教师,统一组织了2次线上家长培训,联合市妇联每周开展一次线上家庭教育讲座,依托全市家长学校,每学期开展2次线下家庭教育知识讲座,通过不同方式,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卫健部门通过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宣传折页、横幅等各类宣传载体,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引导公众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定期赴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2023年已开展进校园心理健康讲座5次。学校利用社区资源、劳动教育基地,积极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共计129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心理教师编制,增设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岗位,进一步充实我市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继教中心积极争取国培、省培等高端专业培训机会,为心理健康教师素养提升提供平台。组建专家团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送教下乡”“送培到校”活动。

(二)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应用。根据《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按照标准,结合实际,配齐配好各类设施设备,并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值班值岗,保证每周5小时的开放时间。做好学生心理辅导的预约、辅导过程和学生转介过程。加强心理辅导室的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专业场所作用,建立完善“一生一档”资料建设。

(三)加强学生育人方式拓展。与市卫健部门积极对接,加强医校合作,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心理健康进校园宣讲活动,对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提供技术指导,进一步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充分开展体教融合,坚持每天1小时大课间活动,开展丰富的学生团体性体育活动,让学生在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坚持布置特色多样的体育家庭作业,把体育锻炼从校内延伸至校外,拓宽体教融合育人场所。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程,依托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丰富校外课程实践活动,完善劳动教育家庭作业制度,将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庭劳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

(四)加强心理筛查结果运用。注意测评结果的保密性,防止结果泄露给学生带来次生心理压力,依托测评结果,推动建立和完善“一生一策”的心理成长档案,以及建立重点关注学生台账,将测评结果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督促做好后期关怀工作。

2023718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