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021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4-12256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潜江市金融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23年07月12日 15:14:50 文  号: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3年07月12日 15:14:50 名  称: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021号提案的答复

姚小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潜江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对推动潜江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入木三分、客观实在,我们完全赞同,对政协提案办理工作高度重视,召开会议专题部署,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办公室科室人员组成,同时协调市乡村振兴局、人行市支行、市银保监组做好配合落实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办公室牵头协调,相关责任单位分工合作的办理工作网络,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针对提案中提到的加强对乡村振兴金融赋能、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虾稻企业等的支持等建议,会同人行市支行、市银保监组充分发挥对银行、保险的指导作用,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调度,县域存贷款指标持续提升围绕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全年贷款新增100亿目标,将任务目标按月分解至各银行机构,按月调度督办,同时督导银行机构强化乡村振兴中长期信贷投入,加大乡村道路交通、物流通信、供水供电、教育卫生、清洁能源、人居环境改造等领域金融支持,助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截至6月末,全市银行机构存款余额1101.33亿元,比年初增加140.73亿元,增14.65%,完成年度工作目标100亿元的140.73%全年存款目标超额提前完成贷款余额600.00亿元,比年初增加91.30亿元,增17.95%,完成年度工作目标100亿元的91.30%,已实现年度工作目标双过半任务,存贷款增幅指标均位于全省第1,其中:涉农贷款余额374.79亿元,同比增加71.00亿元,同比23.37%;累计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含社员个人贷款)44174万元、730笔,现有贷款12707万元、180笔

(二)强化工作指导,坚持精准施策。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国银保监会湖北监管局关于印发湖北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鄂银保监发〔2022〕4号)文件精神,制定了《潜江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潜银保监发〔2022〕4号),以持续夯实“整村建档评级授信”服务乡村振兴基础工作为抓手,牢牢把握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关键点,努力探索潜江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乡村振兴路径,截至当前,已建立普惠金融服务工作站332个,选派“驻村客户经理”747人(含驻村工作队员及管村客户经理);开通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热线和主办行专线电话30部,发放“乡村振兴银行卡”23547张;农业保险深度达到0.34%,保险密度达到280.28元/人已建档评级村332个、农户14.51万户,授信59.31亿元,用信23.65亿元,整村建档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加强“普惠金融工作站”样板点打造截至目前,全市共打造出运粮湖管理区南湖办事处、积玉口镇古城村、浩口镇凡场村等12个“普惠金融工作站”样板点,样板点基本都达到了“十有”标准,并开始发挥工作站作用。

(三)强化对接,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一是召开银企对接活动。3月1日,我市召开2023年金融工作会议暨金融“早春行”银企对接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唐雷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20家企业与10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会上授信总额近107亿元,全年银行授信总额153.85亿元,力争全年银企合作授信履约率不低于90%。二是持续深化政银企合作。6月末,政银合作产品设立至今累计发放贷款26.76亿元、贷款户数6700户,贷款余额2.81亿元、贷款户数376户,其中:龙投贷设立至今累计发放贷款6.44亿元、贷款户数484户,贷款余额1.75亿元、贷款户数129户,着力为企业提供银行增信及风险补偿。与此同时,2023年人行市支行为域内法人机构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3.37亿元,为地方法人银行缓解了流动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的资金支持。

(四)强化重点,加大虾-稻产业支持力度。一是制定工作方案。我市制发《潜江市小龙虾产业链金融链长制工作方案》、《潜江小龙虾产业金融链长运行机制》等方案和制度性文件,严格执行链长制工作各项制度性文件,保证金融链长制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小龙虾产业链金融链长制”工作小组,由人行市支行行长任组长,人行市支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金融办、市银保监组等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市域内9家银行机构,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人行市支行货币信贷统计部。二是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全市银行机构积极探索金融与产业链相融合的新模式,简化贷款流程,提升农业产业链上金融服务效率,进一步加大龙头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力度,提高信贷支持力度和服务范围,当前已累计开发小龙虾产业链产品36个,其中农发行3个、工行3个、农行4个、中行5个、建行4个、邮储银行12个、湖北银行4个、农商行4个、村镇银行1个,如建行市分行强化农业产业链生态场景建设,通过核心企业以点带链,延伸支持全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截至当前,根据银行机构报送数据,全市银行机构小龙虾产业链贷款余额42.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12.95亿元,小龙虾产业金融服务覆盖面超过90%

(五)强化支持,加大企业上市服务力度。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1月,市政府出台《潜江市企业上市挂牌奖励实施办法》(潜政发〔2023〕3号),该办法对企业上市挂牌奖励资金力度进一步加大,对直接在国内A 股上市企业奖励提升到1000万元。按照奖励办法有关规定,2022年新增3家四板挂牌企业奖励资金60万元已按程序拨付兑现,累计兑现四板奖励资金1074万元。二是积极向上推荐优质企业。经择优筛选及向上推荐,湖北虾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新柳伍食品集团有限公司2家企业入选湖北省2022-2023年度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潜江市昌贵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虾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入选湖北省2021年度新增上市后备“银种子”企业名单,湖北小龙虾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潜网生态小龙虾产业园集团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入选湖北省2023-2025年度上市后备“银种子”企业名单,当前处于有效期省“金种子”企业8家、省“银种子”企业6家,四板挂牌企业累计55家,其中小龙虾产业链企业16家

(六)强化,持续巩固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一是强化宣传。6月13日,市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开展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宣传月活动的函》,从6月15日至7月15日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宣传月活动。市乡村振兴局统一制作政策宣传单21000份,由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通过入户粘贴宣传单、公开公示栏张贴、手机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加强宣传,确保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家喻户晓。二是以点带面强化新增贷款发放。根据3家主办行营业网点分布情况,以51个脱贫村为重点,由信贷员逐村逐户入户走访,开展评级授信,建立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摸底台账,以脱贫村为重点带动全市面上新增贷款发放,截至6月末,全市脱贫小额贷款余额949.98万元213户,余额户数占建档立卡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比重为1.01%;续贷金额1498.55万元,续贷户数361户;展期金额417.84万元,展期户数97户;2023年累放贷款金额502.84万元,累放户数110户。我市二季度每月逾期率和不良率连续为零,信贷风险管控有效。脱贫小额信贷零投诉

(七)强化创新,提升担保机构服务能力。一是指导支持汇桥担保以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为主,积极做好融资担保服务,截至6月末,市汇桥担保公司全年发生担保业务1.84亿元、50笔,在保企业2.95亿元、80家。1-5月开展新型政银担4321新增3635万元、16笔,在保企业7928万元、37家,其中:再担科创贷1笔、285万元。二是落实减费让利。市汇桥担保公司将担保费率降统一调减至1%以下,2023年以来综合平均担保费率为0.6%,共为企业降费让利57万元。三是开展创新。市汇桥担保创新推出针对市域内纺织服装客户的“纺织服装贷”、针对招商盘活闲置资产客户的“重组融资贷”、针对缓解“融资难”难题的单笔首担客户的“首贷担”产品、针对缓解“融资贵”难题的“创业贴息贷”产品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项金融服务产品,积极打造区域担保特色品牌

(八)规范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一是健全农业保险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机制,提请市政府调整潜江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潜江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潜江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试行)》《潜江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考核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为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二是推动“三农”保险增品扩面。2022年,我市“潜半夏”保险财政保费补助资金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地方特色农产品险种进一步增加,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包括水稻、小麦、棉花、小龙虾、蔬菜、大豆等,2022年度,全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3297.54万元,实际赔付8588.48万元。根据市政府批复同意的2023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方案,关于开展2023年度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通    知已下发至相关部门、保险承办机构及各区、镇、办事处。

(九)强化宣传,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一是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6月15日,2023年潜江市防范非法集资暨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宣传月活动在南门河游园广场举行,域内9家银行机构及8家保险机构共设置展台18个,通过置放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折页及宣传袋子的形式向过往群众积极宣讲非法集资的套路、如何防范非法集资行为、防范“征信修复”诈骗等金融风险防范知识,累计发放各类宣传产品1500余份,参与群众1000余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唐雷出席启动仪式并看望慰问宣教工作人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已发布在潜江市政府官网及潜江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上。二是全面摸排解债类非法集资风险隐患。组织各区、镇、街道结合金融风险隐患排查工作,联合派出所、市场监管、银行等单位,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形成整体作战的合力,利用线下排查、信件举报、电话投诉等多种手段,对从事所谓“债事服务”“债务化解”“解债咨询”等业务的企业、组织或个人进行全面摸排,对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或者有前科的人员,加强摸底排查,及时掌握辖区内金融风险形势,定期分析研判。截至目前,暂未发现相关问题线索

二、下步工作打算

持续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大力推进金融服务示范要坚持建站扩面与实质服务统筹推进,扩大“普惠金融工作站”规模,释放“普惠金融工作站”服务优势积极推进金融创新示范。鼓励各银行保险机构将金融创新项目和金融服务品牌在示范区内先行先试,深化抵押担保方式创新、信贷产品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创新,力争实现“一行一产品”“一站一特色”。持续推进整村授信全覆盖工作深度,提高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覆盖率,更加注重整村授信的实质性服务

(二)持续增加普惠信贷投放。小微金融服务方面,总体要实现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有余额贷款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三农”金融服务方面,要求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要做到应贷尽贷,在“量”的合理增长基础上,“质”要有效提升;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续贷、中长期贷款方面要持续加大投放力度。

(三)持续壮大资本市场“潜江”板块。是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加大新出台的《潜江市企业上市挂牌奖励实施办法》宣传力度,落实政策兑现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上市工作机制。二是加强上市后备资源辅导培育。根据全省企业上市五年倍增计划、“楚天行动”计划,有计划地做好我市规上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的筛选工作,建立重点支持股改企业名单,确保上市后备企业动态保持10家以上,对重点拟上市企业进展情况动态跟踪、及时协调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三是组织3-4次优质企业上市专题活动。邀请券商机构、保荐机构等来潜对拟上市企业进行培训,及时帮助解决企业上市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强化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完善。一是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主动对接,争取意向性引进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家证券公司,争取知名创业投资机构在潜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合作业务。二是支持担保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涉农企业等的担保增信力度,持续降低支小支农担保费率。全方位加强市汇桥公司与省再担保集团合作,积极开发专项担保产品,进一步做大总量规模,提升服务质效。三是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根据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布局,积极对接,吸引集聚金融要素,积极发展多元金融机构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2023712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