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100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4-28229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市文旅局 发文日期: 2024年06月14日 10:25:00 文  号: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4年06月14日 10:25:00 名  称: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100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郭代娟、丁艳红、许汝华、张燕、阮飞刚、谢华果、王陶、徐莉芬、马煜、刘波委员:

您的提案《关于聚焦文旅项目建设,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的建议》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工作理念,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正成为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支柱。目前,全市共计拥有国家4A级景区1处,国家3A级旅游景区3处,湖北省旅游名街、旅游休闲街区1处,全国非遗旅游小镇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国家水利风景区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处。星期8生态农业公园、高石碑烂漫桃林、熊农红色农垦小镇、沿河村月光码头等一批小而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势头迅猛,成为近郊游、休闲游的人气目的地。2023年潜江市共接待国内游客 614.91 万人次,同比增长 46.37%;实现旅游收入 43.26 亿元,同比增长 46.89%。潜江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向上、后劲十足的发展趋势,潜江逐渐成为新一代网红旅游打卡地。

一、厚植文化沃土,抓实项目打造

我市围绕荆楚文化、水乡生态文化、曹禺文化、龙虾文化等核心文化资源,先后投资数十亿元打造具有核心吸引力的文旅产品,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先后投资近20亿打造以曹禺戏剧文化为主体的曹禺文化旅游区(曹禺文化产业园),涵盖曹禺祖居、曹禺纪念馆、曹禺大剧院等景点。引进广东忠华集团投资16亿打造以龙虾为主题的潜江生态龙虾城。投资6亿元建设兴隆生态绿道,绿道环线全长54公里,沿线建设驿站、骑客公园、烂漫桃林等项目。投资近10亿元建设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投资近2亿元建设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晋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首批省级文化遗址公园。连接投资3亿元的紫月湖公园、投资10.5亿元的万达广场等重点休闲地、购物中心,我市投资5.2亿元打造的文旅新地标——市文化中心预计于今年8月竣工。投资近3亿元打造了红军街、拖船埠、革命英雄纪念馆等一批红色旅游景点已陆续开放。近期,我市按照全域联动抓旅游的工作要求,推动盘活奥特莱斯打造成“寻忆潜江”文旅招商项目,曹禺文化旅游区打造小龙虾乐园项目,高石碑镇打造兴隆文化旅游区项目(含旅游民宿),熊口镇打造农旅融合项目,汉宜高速打造交旅融合旅游区三期项目。市县河公园已顺利开园,潜江小龙虾博物馆已完成改造提升,潜江广华水杉公园正推动提档升级。为推动工业旅游发展,积极指导江汉油田、蜂之宝、潜半夏对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加快建设。

二、完善项目配套,赋能项目发展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龙虾城、曹禺文化旅游区、星期8生态农业公园、龙湾考古遗址公园、拖船埠红色旅游景区等热门景区设立游客服务中心,提供游客咨询接待服务。截止目前,我市完成(新、改建)旅游厕所17座,完成率170%。通过整合资源,全面提升城市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建成返湾湖湿地景观走廊、高石碑骑游观光道、熊口小龙虾经济带、龙湾章华台遗址旅游带等农村公路200余公里,带动沿线体育休闲、田园旅游、虾-稻产业发展。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打造水乡园林特色循环路网,打造500公里路、渠、树交相辉映的生态绿色路,植入游客休憩、休闲、旅游厕所等旅游功能,打造最美旅游公路,充分把农村公路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百里长渠(红梅路至紫月路)生态景观带,打造主客共享空间。建成了一批口袋公园、停车场、景观带等民生工程项目,城镇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龙湾镇、浩口镇、竹根滩镇小城镇建设,沿街立面改造焕然一新,形成乡村旅游新风格,希尔顿酒店、市民之家等一批高品质服务设施竣工运营,旅游专线的开通,观光的巴士运营,公交站、公交车融入旅游元素,公共服务正由点及线,由线拓面的全域铺开,进一步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

三、完善体制机制,注入发展活力

为加快推动旅游业发展,有效解决旅游投资运营等相关问题,我市成立农发集团旗下的市文旅集团。目前,市文旅集团正积极分步推进相关资产注入工作。其中龙展馆于2024年2月已正式移交,龙湾遗址、拖船埠、返湾湖资产或营运管理权划转移交方案已报市政府,正按时间节点逐步推进,市内其他旅游资源亦将逐步划转移交。市文旅集团将按照全域旅游理念,以提升“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为目标,积极谋划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兴隆生态旅游区等多个景区的基础设施及业态建设。为解决旅游项目资金筹措难题,我市推动多途径方法资金注入,加快推动旅游项目建设,通过债券、国企融资、民营资本、个体投入等多渠道方法,实现多样化参与旅游开发,解决旅游发展瓶颈问题。对涉旅游人员加强培训提素质,先后邀请高校教师、乡村旅游专家、旅游规划专家等多方面人才,为乡村涉旅人员开展培训学习,捋清发展思路,提高涉旅人员整体素质。为加快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已初步拟定了《潜江市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办法》(草拟稿),等市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

2024年613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