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年城市防洪排涝工作情况汇报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0-111446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潜江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发文日期: 2020年05月21日 11:10:00 文  号: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0年05月21日 11:20:00 名  称: 2020年城市防洪排涝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局部强降水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一旦强降雨发生,内涝不可避免,我市极端天气灾害也呈现强度增加、频度增多、影响增大的趋势,为我们敲醒了警钟。因此,城管局党组高度重视,未雨绸缪,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涝,早安排、早部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一、园林城区排水设施现状

目前我市园林城区投入运行的排水管道总长度约为319公里,其中:雨污合流管道约259公里(包括社区、村居、居民区排水管51公里),占比81%;雨水管道约60公里,雨水收集的管道占比19%;市区共有检查井7480座、雨水栓6248座。

建成投入运行的排污排水泵站27座。其中24小时运行的污水提升泵站5座,排涝泵站15座、节制闸、橡皮坝7座。

二、园林城区易涝分布情况

目前,我市一旦遭受30-40毫米以上的降水,城区就会出现大面积积水现象,经统计,原有易涝点14处位于园林南路、喻王巷、环保巷、南浦路2处、老广播局、泰丰路、火车站、亚利纺织、章华中路、三江路、章华北路与殷台路口、锦绣路与湖滨路口、深河路;新增有4处位于园林北路、红梅路、紫光路、新师范,从2019年起我市采取了分年度治理,其中:正在改造和即将启动的有3个片区,位于火车站片区、城南片区、深河片区;已完成易涝点改造的有6处,位于南浦路1处(育才路-潜阳路)、泰丰路、章华北路与殷台路口、锦绣路与湖滨路口、中百仓储、杨市二支渠节制闸。

三、园林城区防洪排涝汛前准备情况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一是市城管局高度重视城市排渍防涝工作,专门成立了城市排涝指挥部,由市城管局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城管局其他领导及局属二级单位负责人为副指挥长,并抽调相关部门部分人员及市政局全体人员为成员的工作专班,专门负责城市排渍防涝的组织、指挥、协调、排涝等工作。二是制定了中心城区排涝预案,成立了路段排水组、疏通组、机械设备供应组、泵站排水组、后勤服务组专门应对暴雨排水。三是保证排涝人员数量,在我市一旦遭受到暴雨或特大暴雨时,城管局所属二级单位市政局、城管支队、园林局等多家单位为成员、约200多人组成的排涝工作专班,按预定的方案,路段到人,分片管理,所有排涝队员采取清掏堵塞的雨水栓、揭井盖排水、架设移动水泵等手段排除路面积水。四是加强雨势信息报送。由城管局办公室负责收集我市气象雨情信息,适时提供降雨量,并在城管局群中及时通知做好排涝准备,同时对排涝前中后期的工作及时向市领导汇报。五是落实工作经费,确保排渍防涝工作有序推进。

2.多措并举,加强防控。

1)加强城区主管网清疏力度,确保排水通畅。根据城区主要道路排水管网淤堵程度,分轻重缓急,抢在雨季来临前对城区主管网、雨水栓、雨水栓过管、窨井进行清疏,确保了排水管网排放通畅,使管网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排泄功能。截至目前,我局采取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对湖宾路、殷台路、马昌垸路、共建巷、建设街、东风路等11条道路街巷50余公里下水管网及部分箱涵进行了清疏,完成清疏雨水过管、雨水栓、井查井1450余处,更换井盖200余套。

2)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确保城市排水体系高效运行。一是加大排水体系的整改力度,针对城区雨水栓过小影响排泄速度,从2018年起对城区部分路段雨水栓进行逐步改造,将章华中路、步行街、江汉路等15条易积水路段雨水栓,更换成700×300口径的大雨水栓,其效果十分明显,有效地增大雨水的自排能力。今年根据不同的路段截至目前共改造雨水栓450余处,今后还将继续对深河路、章华中路、东城大道、红梅路、泰丰路等路段雨水栓进行改造。二是加大排水管网水毁抢修力度,确保排水体系安全运行,截至目前共完成城南河桥下溢流口抢修1处、百里长渠水毁及污水外溢各1处。三是加强排水泵站(闸坝)维护管理,对所有排水泵站设备及设施进行检测检修,同时为加强泵站日常管理,安排了值守人员,对泵站设施进行全天候的监管。确保了在雨季设备安全运行。期间,为加大北门片区雨水抽排能力,今年我局自筹资金对黄滩泵站机组进行了增容改造,增设75千瓦潜污泵1台。

3)未雨绸缪,提前抽空管网余水。实行“空腹疗法”,保证在雨前所有泵站人员均能第一时间赶到各自岗位,提前2小时开泵抽空管网内余水,增大管网蓄水能力,保持低水位、低库容运行。

4)增添城区防洪排涝设备设施。一是由政府出资先后购置城市防洪排涝车3辆、挂式移动排涝泵车2台,为城区易涝点快速处置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市防汛指挥部划拨防汛物资黄沙50方、编织袋1万条、防汛机械、车辆油料2.25万元。三是自筹资金增添铁笼罩、铁钩、油布等必备物资。

四、存在的问题

1.城区易涝点改造推进不顺畅

一是火车站易涝点改造新建的泵站和排水管网由水务部门负责,目前正在实施管道铺设阶段,由于涉及征地等民调问题,改造进展较为缓慢。二是深河片区顶管及渠道建设纳入到黑臭水体改造项目,由住建局负责与一五河一同进行招标,目前已挂网,但还未开标。城管局负责的泵站建设已完成了招投标工作。三是城南片区易涝点改造由城管局负责,目前进入准备挂网阶段。

2.有部分排水设施、泵站存在短板。一是东城大道(莫解渠至新师范段)由于建设之初存在民调问题至今有近100米雨水管道未连通。二是三江提升泵站由于输送污水的管网未同步配套建设,导致从建成至今无法运行。三是紫光路二支渠节制闸因住建部门在建桥施工中被毁坏,如不尽快恢复,一旦遭遇大雨红梅路、南浦路、紫光路将成为易涝重灾区。

3.体制机制不顺畅,设施管理运行经费得不到保障。近年来,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截止到201912月底,移交我负责日常管理维修的市政设施项目、数量及范围成倍增加,增幅均在150%以上。管理养护范围由原来的园林办事处扩展到泰丰办事处、杨市办事处、泽口办事处、周矶办事处辖区。但设施管理运行经费没有正常的增长机制,出现了只交事不给经费的现象,导致单位的经费缺口进一步增加。一是泵站管理人员经费不足,目前我局已接管运行有27座,正在移交接管的有3座,由于管理经费不足近30座泵日常运行管理人员仅24人,平均每座泵站不足一人。二是易涝点排涝人员及车辆油耗等无经费保障。目前我局现有城市防洪排移动涝车3辆、挂式移动排涝泵车2台,共组建5组移动排涝组,按5组运行1天约需资金1.75万元,按每年平均20天计算共约需资金35万元。

五、建议及下一步打算

建议:一加大城市防洪排涝资金的投入,确保城市防汛排涝工作顺利完成。二结合雨污分流和黑臭水体整治,由建设部门按照《排水总规》分年度逐一解决城市易涝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城市防渍排涝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城市防洪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城市防洪排涝工作责任制,针对重点区域、重点段面、重点部位,健全应急预案,上足人力,上足物质,切实加强防渍片区、排涝泵站等值守责任,确保安全度汛,万无一失。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