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生态环境局 强引导、盯目标、建产业、促改革,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见成效
潜江市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同时,结合本地实际,狠抓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质量支撑。
一、强化政策引导,赋能产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落实2025年度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计划,积极指导6家纳入2025年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从源头查找清洁生产潜能、削减污染。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依据区域生态功能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要素,对化工产业进行科学布局,主动引导产业加快绿色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在编制环评报告时,均要求采取严格高效的废水、废气、固废、噪声处理措施,从项目建设初期严格把关,推动落实绿色低碳发展要求。
二、坚持目标导向,全力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战。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四大专项行动”,谋划实施治理项目160个、已完成81个,推进夏季秸秆禁烧,加强道路、建筑工地扬尘及餐饮油烟管控,强化颗粒物和臭氧防控。1-6月,我市优良天数比例91.2%,PM₂.₅平均浓度27.2μg/m3、较上年同期下降17.8%,未出现重污染天气。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大力推进洪湖流域四湖总干渠综合治理,持续开展工业园区和化工企业水污染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有序推进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113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已完成整治112个,76个总干渠、通顺河入河排污口已完成整治70个。1-6月,我市6个国考和9个省考地表水断面优良率分别为83.33%、88.89%,地表水劣Ⅴ类水体比例为0,较上年同期持平。三是打好净土保卫战。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累计70个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地块、5个腾退地块按要求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有效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统筹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今年上半年,新增完成21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2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1条国家清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全市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46.97%。
三、构建产业闭环,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印发《潜江市2025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累计完成25个“无废细胞”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无废城市”项目建设,目前全市共有“无废城市”建设项目12个,共覆盖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再生资源加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置、危险废物利用处置5方面。新建湖北兴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年处置利用10万吨光芯屏行业废弃电子化学品项目,与微电子材料产业园配套,对工业危险废物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打造绿色环保化工产业。
四、深化要素改革,积极推进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建设。一是积极落实碳排放交易。加快推进国家碳市场扩容,新增正豪华盛铝厂纳入国家碳市场,长飞气体潜江有限公司、孚诺林纳入湖北碳市场。目前我市共有16家企业纳入碳排放重点排污单位,其中国家碳市场4家,湖北省碳市场12家。督促我市重点控排企业按时完成碳排放核查与报告编制,指导企业依规按时履约,确保企业碳排放交易履约率达100%。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信贷。鼓励和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信贷的投放,确保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截至2025年3月末,全市绿色信贷余额110.4亿元,较年初净增5.11亿元,同比增速15.9%。三是持续深化排污权交易。上半年共指导28家企业开展排污权交易,截至6月30日,完成16家企业排污权交易工作,累计交易金额432.1462万元。做好环评审批、排污许可证核发同排污权交易的有效衔接,谋划启动新一轮全市排污单位富余排污权核定工作。
相关链接: